寨卡病毒病概述_第1页
寨卡病毒病概述_第2页
寨卡病毒病概述_第3页
寨卡病毒病概述_第4页
寨卡病毒病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 纲 寨卡病毒病简介 寨卡病毒病原学 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寨卡病毒病风险评估 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防范寨卡病毒病简介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Zika,乌干达语,“杂草”的意思 1947年,科学家在位于乌干达首都 60公里外的寨卡丛林中进行黄热病 的研究,在丛林中捕捉恒河猴,研 究人员从其中一只出现发热症状的 猴体内分离到一种新的病毒,将其 命名为Zika病毒。寨卡病毒病简介 1948年,科学家从乌干达的非洲伊蚊体内也分离到了寨卡病毒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寨卡病毒寨卡病毒病原学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同属的

2、病毒:登革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等 呈球形,直径约为40-70nm,有包膜 单股正链RNA病毒寨卡病毒病原学 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灭活* *注:参考黄病毒属病毒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传染源(可能)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蚊媒传播是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人

3、与人之间的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性传播:男性患者感染其女性性伴血液传播:已有报道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目前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 寨卡病毒病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疫情高峰多出现在夏秋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1968年,尼日利亚发现了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此后该病毒逐渐扩散。 至2007年,被证实的人类感染病例仅14例,主要在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岛国中发生。寨卡

4、病毒病疫情概况 2007年,西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仅有1.1万人口的雅浦岛,就有185例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的症状,其中49例被实验室证实为寨卡病毒感染,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寨卡病毒人类感染暴发事件。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20072013年,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几个太平洋国家常有一些旅行者散发病例,但没有大流行的疫情。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2013年至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了寨卡病毒的爆发流行,估计当地11%的居民被感染,从此,寨卡病毒开始在非洲和亚洲以外的多国流行,造成多起人类感染流行的疫情。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2015年初,寨卡病毒开始登陆美洲大陆,疫情主

5、要发生在中、南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等国都发生了疫情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寨卡病毒主要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传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自2007年起至2016年4月21日,已有59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寨卡病毒病的传播流行,广泛分布于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除蚊叮咬传播外,尚有8个国家出现人传人的证据。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病毒的地理分布正在逐渐扩大,世界卫生组织把寨卡病毒的传播描写为“爆炸性传播”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我国内地疫情概况 2016年2月9日,我国江西省确诊内地首例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 此后,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等地陆续有输入性病例报告寨卡病毒病疫情概况 由于寨卡病毒的

6、传播正在蔓延,流行地区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改变,我国有关部门将更新旅行建议,请密切关注。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目前尚无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治疗原则休息补液对症 症状持续

7、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寨卡病毒病防范 个人防范尽量避免前往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或推迟旅行计划,尤其是孕妇或有怀孕计划的女性如必须前往疫区,请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穿长袖衣裤、使用蚊虫驱避剂、蚊帐、蚊香等寨卡病毒病防范 个人防范入境时如出现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关节痛等相关症状,请主动告知机场/港口检疫人员回国后14天内,如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建议从流行地区归国的人员,特别是孕妇及其伴侣应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寨卡病毒病防范 医疗机构防范开展医务人员诊疗知识培训,提高疾病诊断与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病例隔离治疗,做好病例住院期间防蚊、医院及其周边环境灭蚊工作协助开展寨卡病毒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采样寨卡病毒病可防可控不可怕 临床症状温和,属于自限性疾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罕见 传播途径易于控制,最主要防控措施是防蚊灭蚊 我国目前仅有输入性病例,未出现本地传播什么是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寨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