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第二学期镇江市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原创)_第1页
2014-2015第二学期镇江市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原创)_第2页
2014-2015第二学期镇江市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原创)_第3页
2014-2015第二学期镇江市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原创)_第4页
2014-2015第二学期镇江市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6分)(一)积累(共18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每个0.5分)(1)面面相qù( ) (2)翩跹( )起舞 (3)问鼎苍qióng( )(4)断垣( )颓壁 (5)烟波浩hàn( ) (6)叱咤( )风云2默写。(9分) (1) ,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2)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3)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4)居高声自远,_。 (虞世南蝉) (5)征蓬出汉

2、塞, 。 (王维使至塞上) (6)万里赴戎机,_。 (木兰诗) (7)_,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8)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9) ,花落黄陵庙里啼。 (郑谷鹧鸪) 3.名著阅读。阅读西游记中两个选段,回答问题。(6分)次早,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又请公主新妆重整,出殿谢唐僧四众。谢毕,唐僧辞王西去。那国王那里肯放,大设佳宴,一连吃了五六日,着实好了呆子,尽力放开肚量受用。国王见他们拜佛心重,苦留不住,遂取金银二百锭,宝贝各一盘奉谢,师徒们一毫不受。教摆銮驾,请老师父登辇,差官远送,那后妃并臣民人等俱各叩谢不尽。(1)选段中这个国家的国王为什

3、么对唐僧师徒“叩谢不尽”?(2分) 镇元大仙又教把大锅抬出来。行者笑道:“八戒,造化!抬出锅来,想是煮饭我们吃哩。”八戒道:“也罢了,让我们吃些饭儿,做个饱死的鬼也好看。”众仙果抬出一口大锅支在阶下。大仙叫架起干柴,发起烈火,教:“把清油熬上一锅,烧得滚了,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扎”。 (2)选段中孙悟空因为闯了什么祸,镇元大仙气得要把他下油锅?后来,为什么镇元大仙又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4分) (二)运用(共8分)4.下面是某班同学向社会提出倡议的一段文字,划线部分都有毛病,请将修改方法写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社会各界和广大

4、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人人从植一棵树、种一株草做起,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勇做绿色卫士,敢于制止破坏绿化的行为,敢于同破坏社会治安的行为作斗争。让我们用汗水灌绿树,共建美好家园。(1)文中四句划线的句子,其中一句应该全部删去,这一句是: (填序号)(2)第 句语序不当,调整方法是: (3)第 句成分残缺,应在 后增补 (4)第 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5.请用简洁的语言给下列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昨天,我市第27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梦溪广场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科普志愿者向市民送上了科普咨询宣传服务。 此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

5、是“生态低碳 科普惠民”,活动得到江科大、镇江高专科普志愿者的热心支持。活动现场举办了“科普扫一扫”有奖知识问答、“垃圾分类”讲解咨询、闲置物品爱心交换等活动,参加活动的科普志愿者和市民纷纷为“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承诺签名。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材料一】成语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 【材料二】 “一鼓作气”出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 “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有关

6、,“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有关;“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有关,“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有关;“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有关,“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有关。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共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问题。(4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所展现的场面。(2分) 8.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

7、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

8、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注释】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踞:趴。盬():吸饮。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1)以为神( ) (2)稍出近之 ( )(3)益习其声( ) (4)蜘蛛引丝疾上( )10.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2分)例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A. 蛇复昂首待之 B. 久之,蛇将行矣 C. 踞蛇之首 D. 蔽林间窥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2)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12.甲文刻画了老虎的形象,乙文刻画了蜘蛛的形象,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这两个

9、形象的共同点。(4分) (三)阅读下面的一篇说明文,完成1316题。(10分) 蜘蛛全世界的蜘蛛有三万五千余种,常见的种类有圆蜘蛛、珠腹蛛、拉土蛛、蝇虎、壁线、漏斗网蛛等。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拉丁美洲的捕鸟蜘蛛,它织的网结实,能载得住重达300克的小鸟。1945年在巴西采集到了一只雌性袋蜘蛛,它的体长23.68厘米,重将近85克,外形好像一只大螃蟹,是至今世界上最重的蜘蛛。危地马拉北部有一种叫做“居中塔马利维”的蜘蛛,全身白色,能吐出非常坚韧的彩色蛛丝,织成的网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当地居民常用来当窗帘。1935年在墨西哥捕到一只成年雌性袋蜘蛛,当时估计它的年龄为12岁,后来又在实验室养了16年,

10、总年龄为28岁,称得上是长寿的蜘蛛。织网是蜘蛛的本能,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进行,科学家曾把蜘蛛带到宇宙空间去,观察它在失重状态下能否织网,结果蜘蛛第一次失败了,但不久适当了失重状态,把网织成了。蜘蛛在仿生学上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人们正在研究蜘蛛的“液压腿”,并据此研制了一种“步行机”。蜘蛛几乎是个“瞎子”,但一旦昆虫触动蛛网,它依靠腿上极灵敏的振动传感器,就能立刻扑过去捉住食物。科学工作者将蜘蛛的腿进行解剖,发现腿里没有肌肉。蜘蛛的这项本领,是依靠腿里的一种不寻常的液体来实现的。当腿中充满“血液”时,原来的软腿就会变硬,腿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液压传动机构,蜘蛛就能快速行动和跳跃。于是人们模仿蜘蛛的“

11、液压腿”,研制了一种“步行机”,以期能为瘫痪病人服务。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1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蜘蛛的?(3分) 15举例说明文章第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4分) 16.本文第段中加点词“几乎”可以删去吗?为什么?(2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20题。(16分)一个馒头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回家,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那是深秋的一天,天空中下着细雨。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门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12、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母亲冒着细雨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

13、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措,竟还怀

14、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胳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

15、角抖了半晌,却终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蒙蒙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掉的那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有两条小溪、三道山梁和二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17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18文章第段划线句描写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9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1)(母亲)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