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旨意(转)_第1页
浅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旨意(转)_第2页
浅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旨意(转)_第3页
浅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旨意(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提要:无题诗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想象丰富,善于用象征和暗示手法,每以爱情相思为题,抒写作者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无题诗大多写得深曲隐晦、旨意隐秘,千百年来解说纷纭,莫衷一是。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旨意隐秘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以其独具特色的美仑美奂的诗歌,登上了整个晚唐诗歌创作的艺术最高峰。其诗作继承了杜甫七律诗锤炼瑾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以及李贺诗歌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其诗作善于用艳丽精致的艺术形式表达怅惘落莫的情绪,诗中贯穿着作者时世、身世的悲感,充满了迷

2、茫与悲凉的体验,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的美,在艺术上具有明显的“细美幽约、朦胧含蓄”的特色,成为感伤唯美文学的典型,也是正因为如此,李商隐的诗歌才会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成为我国诗歌百花园中一株芳馨别具的奇葩。李商隐最为后人所传诵的当推他的无题诗。其无题诗多用七律写成,想象丰富,工于比兴,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手法,语言典雅,色泽浓丽,感情真挚,格调缠绵而凄凉。这些诗歌每以爱情相思为题材,抒写作者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无题诗是唐诗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代表了李商隐诗歌艺术上的的最高成就。无题诗中抒写的悲剧性的爱情相思,是与诗人个人身世和时代命运息息相通的,它表现了作者在政治生活

3、上的希望、追求以及失意的苦闷和悲愤。无题诗中有身世感慨之作,但多数篇章托意是在若有若无之间,难以一一指实,表达固结不解的深怨遥情,意境惝恍迷离,大有些难言之隐。例如无题(相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本诗通篇以女子情怀口吻、精神意态,抒写难堪的离恨,终生不渝的追忆以及重见无期的哀伤,道出执着的爱情和透骨的相思,绵邈深沉,惊心动魄。尤其是颔联以“春蚕”、“蜡炬”设喻,不用典故,妙造自然。上句以“丝”和“思”谐音,谓相思之情如丝之长,如茧之缚,缠绵着,生死不渝。下句以蜡泪喻人的离恨,亦以比

4、别泪。将九死其犹未悔的痴情苦恋,表达得如此的形象,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缠绵,如此的深痛,真正堪称爱情的绝唱。惘惘情怀,无可消释,只有死亡,才能把彻骨的相思抹掉。含思委婉而感情热烈,以新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因此传为名句,为后人常常所引用。篇末以蓬山万重,青鸟探看的惆怅和期望作结,绝望和希望交织,也十分深刻、感人。伤别复伤春,明知别后会合无望,仍痴心不改、生死不渝,这种执着于苦恋的怨旷之情,已近于爱情绝唱了。这道诗正体现出李商隐善于描绘复杂的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领,他并不注重爱情事件的交待与勾勒,抒发的是一种纯粹的情致,并着意渲

5、染有助于抒发这种凄美情致的特殊氛围,创造出迷离深隐的朦胧之美。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写得较为深曲隐晦,旨意隐秘,与当今的“朦胧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千百年来解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后人往往或以“细案行年、曲探心迹”之法,或以自己的生活、情感经历分别作出各自的注解,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无题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例如无题(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那亘古的悲哀,似乎是无法言诠的情意,用象征的手法阐示出来,寄兴深远,寓意空灵。在这超妙的诗境中所蕴含的美,是象明珠暧玉那样使人久玩不已

6、的,它曾经感动过无数的读者。但这首诗具体写的是什么?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梁启超也曾说:“锦瑟等诗讲什么,根本不明白”,“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在历史上,笺释这首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令狐青衣说。刘攽中山诗话:“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令狐家之青衣也。”他把这看作一首爱情诗。一是咏瑟说。缃素杂记:“山谷道人读至此,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苏轼把这看成一首描写音乐的诗。

7、一是悼亡说。朱鹤龄玉谿生诗笺注:“义山房中曲: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此诗寓意略同,是以锦瑟起兴,非专赋锦瑟也。”他以为是悼念亡妻王氏之作。一是自伤身世说。何焯义门书记:“此篇乃自伤之辞,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至于现代人,说法就更多了。为何一首诗会有如此多的说法呢?这就是含蓄模糊产生了岐义性、多义性。由于人们好奇心的驱使,总想去探测出一个究竟来,然而它又是那么高深莫测,无论如何也探测不到底,正如越是难猜的谜,人们越是起劲去猜一样。这首诗难解的关键就在中间四句是用饱含感情和心绪色彩的历史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情,这些意象具体说的什么,都带有很大的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的色彩,从而形成一种抽象的、暗示性的

8、象征性结构,对读者起着一种引而不发的启示作用。“庄生晓梦迷蝴蝶”这组意象有憧憬向往,也有虚幻失落;“望帝春心托杜鹃”有执着追求,也有失败痛苦;“沧海月明珠有泪”有理想光华,也有遗弃哭泣;“蓝田日暧玉生烟”有信念操守,也有成灰哀惋。于是,持爱情说者就把这四句看作爱情的曲折过程,即:对所爱的热情向往执着追求失恋痛苦心灰意懒;持咏瑟说者就把这四句看作乐音的几种艺术境界,即:奇幻激烈哭泣心冷;持自伤说者就把这四句看作人生旅途,即: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总之,这首诗正如叶燮所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

9、,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这真是一篇锦瑟解人难!究其因,是诗中所咏是作者当时已“惘然”的情事,属于别人无法知晓,今人更无从考证的个人情感,是诗人在经过人生沧桑后,“思华年”时藏于内心深处的惘然无端的情绪记忆,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是一种可以体验感受,但空灵缥缈的意境,难以落实。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逢衰世,晚唐社会的混乱,政局走向的逐渐崩溃,文人创作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用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体现一种带着浓郁伤感情绪的美。李商隐的诗歌,

10、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已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象,善于表现细微的感受和个人心绪,诗篇精工典丽、富于联想和暗示情味,正是时代诗风的代表。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也与其特殊的、复杂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他出生于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自称为宗室之后,但前几代人都只做过低级的地方官吏,再加之少年丧父,家境日益艰困,以致“宗绪衰微,簪缨殆歇”(祭处士房叔父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归之亲人生穷困,闻见所无”(祭裴氏姊文)。在这严峻的生活环境中,他勤奋读书,志在猎取功名,重新振兴家道。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作巡官,开始了他一生飘蓬般的“薄宦”生涯。原指望可以一展远大的志向

11、和卓越的才华,谁曾望卷入复杂尖锐的党争之中,成为无辜的牺牲品,郁郁不得志,或“十年京师寒且饿”,或天涯漂泊,加之中年丧妻,忧时忧国的感情和个人不幸身世结合起来,于是诗中便有了怀才不遇的文人苦闷忧伤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造就了李商隐,造就了李商隐的诗歌。其诗歌,尤其是其无题诗是诗人心灵的象征,每每“因事寄情,寓物成命”(上令狐相公状二),以咏物来寄寓作者的情怀,是作者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后人拼命争论的“一家之言”只不过是各人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以及知识积累的千差万别,以致于“横看成岭侧成峰”罢了,甚至还有可能是“诗人未必言”的呢。也正是因为无题诗有这种“朦胧”、“神秘”的美,那么,读者又“何必不可言”呢?只不过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各自去见仁见智,去感悟李商隐无题诗中所表达出的“迷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