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如今,我们看到那文化的灯塔正在建起,也看到它陷 于流沙之中;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有着勃勃生机,也有着失范 之虞。在新闻纸上,我们划下这灯塔增高的标尺线。我们记录 在每一年的文化各领域中点选由来的原创作品,向她们致 敬,以供人们来年参照,以及超越。中国文化的未来意味着 平庸的广度,还是光荣的深度 ?不是我们的时代在问历史, 而是历史在问我们的时代。”写在首度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上的文字上、中、下三大本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可谓是一部浩 浩荡荡的皇皇大作。和许多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一样, 该书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含义讲起,以华夏为切入点, 带领我们俯察中国古代文化之大,品类之

2、盛。诉述上虽平淡 如水,甚乏生动引人之处,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涵盖面之广, 却无人能及。两位作者在有生之年能完成这样的巨著,实属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研究做由了巨大的贡献。倘若如张 荫权一样,空有一腔才华却无完整著述立身, 实在可惜可叹没有任何一本著作能够完全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 面面,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以时间为线,着重摘选曲了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点、面,加以浓墨 重彩的叙说。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采用了现实的微观视角, 基本上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客观性得到了由始至终的体 现。从中华文化的起源到中国古代的地理、建筑、文化、农 业、货币制度、度量衡制度等等,中国古代文化史从文化思想

3、到制度礼法,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 该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普及中国古代文化最浅显易懂的教 科书。特别是对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和兵器的介绍,更是在其 他古代文化书籍上少见的内容。通过该书,读者对于中国古 代文化的认识虽然做不到深入,但基本可以达到全面。仅凭 这一点,该书的就已经成就斐然了。手捧沉甸甸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心中的沉重却无法用重量来计算。因为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在今天的中国已然 成为了文化化石,它们除了成为铅字之外,已无任何的实际 价值,这一点虽为历史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但 也着实可悲。事隔两个月,当我举笔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 我才发现,中国瑰丽的古代文化,只是偶然的闪进

4、我的视线 里,跟着又消失了。只是略有一个身影留在我的记忆里。就 那么一瞬间,我看见她在铁锈般的残骸中仍留有俊美的痕 迹。面对着残缺的书皮,泛黄僵硬的书页,我扪心自问,如 果没有外部压力的作用,我会否主动接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著述,答案是否定的。面对璀璨绚丽的古文化遗产,我早就没有了夜郎自大的傲慢情绪,反倒是感到两道可怕的寒气 在胸中交错,像两把利剑互撞,像骷髅底下交叉的骨头 原本埋藏于心底的悲哀和自责,霎时间笼罩了我整个身体, 脑海里一片死寂,让人窒息。看看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到了人人哀其不兴的地 步。然而,近几年发生的另一种现象却好像与之不符,那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走红。据报道,

5、2004年纽约市政府把中国农历新年纳入法定公 共假日。2005年1月24日至28日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披 上了象征吉祥与喜庆的“中国红”,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 到来。而在此之前,埃菲尔铁塔从未因为一个外国的节日而 改变灯光的颜色。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电视讲话,向中国 人民祝贺农历新年快乐。美国总统布什携夫人劳拉向华人致 以最美好的节日祝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 尼西亚等各国政要先后向华侨表达了新春的祝福。菲律宾总 统阿罗约更是穿上大红旗袍,宣布中国的春节为全国的“工 作假日"。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标准来评价中国传统 文化的现状呢?有一种判断方法目前被学术界普遍推崇,那

6、就是评判一 种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莫个民族或社团 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 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 活中做生的重大选择 ;(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 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更具体地 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 失,那这个文化就由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 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 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很明显,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具有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鲜有继承

7、人了。由 于计划生育的成功开展,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家庭规模的转型 期,以往的大家庭的集体居住已经越来越少了。中国传统文 化所蕴育的思想非但不能影响人们的选择,反而诸如同性 恋、未婚同居、姐弟恋、老夫少妻等“社会时尚”是对传统 文化思想的极大挑衅和公然违抗。虽然语文课的存在,使得 古诗词的学习依然在继续,但是却早已沦为了应试教育的牺 牲品,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 一类的破碎 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之中,以“戏说”的方式闪现在历史 小说之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严峻形式可见一斑。2005 年5月从我们的友好邻邦一一韩国传来了一个令全 体国人震惊的消息: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 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如果韩国申报成功,真不知道我 们该有多么尴尬!端午节被他国“申遗”也许不是一件坏 事,因为比流失更可怕的是无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与无视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深刻命题,端午节之争凸显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奄奄一息。放眼全球,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