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_第1页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_第2页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_第3页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_第4页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任何电信号都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初相的正弦波迭加而成的。1822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在研究热传导理论时提出并证明了将周期函数展开为正弦 级数的原理。奠定了傅里叶级数的理论基础、 揭示了周期信号的本质,即任何周 期信号(正弦信号除外)都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不同频率、 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叠加而成的,就像物质都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一样。周期信号的基本单元信号 是正弦谐波信号。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周期方波信号进行分解,验证周期信号可以展开成正弦无穷级数的基 本原理,了解周期方波信号的组成原理。2、测量各次谐波的频率与幅度,分析方波信号的频谱。3、观察基波与不同谐波合成时

2、的变化规律。4、通过方波信号合成的实验,了解数字通信中利用窄带通信系统传输数字信号 (方波信号)的本质原理。二、实验原理1、一般周期信号的正弦傅里叶级数按照傅里叶级数原理,任何周期信号在满足狄利克雷条件时都可以展开成如 式2-3-1所示的无穷级数aAf(t)=一十£ anCOs(nCt)十£ bnSin(nCt)= 十2 An cos(nCt 十鸳)(2-4-1) 2 n ±n 12nT其中A cos(nGt +Q)称为周期信号的n谐波分量,n次谐波的频率为周期信号频率的n倍,每一次的谐波的幅度随谐波次数的增加依次递减。当n = 0时的谐波分量为a0 (直流分量)

3、。当n=1时的谐波分量为Acospt+匕)(一次谐波或基 2波分量直流分量)。2、一般周期信号的有限次谐波合成及其方均误差按照傅里叶级数的基本原理可知,周期信号的无穷级数展开中,各次谐波的 频率按照基波信号的频率的整数倍依次递增, 幅度值确随做谐波次数的增加依次 递减,趋近于零。因此,从信号能量分布的角度来讲,周期信号的能量主要分布 在频率较低的有限次谐波分量上。 此原理在通信技术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是通信 技术的理论基础。周期信号可以用其有限次谐波的合成来近似表示,当合成的谐波次数越多 时,近似程度越高,可以用方均误差来定义这种近似程度, 设傅里叶级数前有限 项(N项)和为(2-4-2 )c

4、a。N rxSN(t)= anCOsn'Jt bnSinn'Jt 2用SN(t)近似表示f(t)所引起的误差函数为Bn (t) = f(t)-SN (t)(2-4-3)1 T方均误差可以定义为En = &N=下L Wdt(2-4-4 )通常,随着合成的谐波次数的增加,方均误差逐渐减小,可见合成波形与原波形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小。通常有限次谐波的合成波形如图5-15所示图5-15方波信号有限次谐波合成波形图一个波峰时,表示合成谐波为一次谐波;两个波峰时,表示有至少两次谐波 参与合成;三个波峰时,表示至少有三次谐波参与合成。3、周期方波信号的傅里叶正弦级数若方波信号如图5-16

5、所示:图5-16周期方波信号因为方波信号正好是奇谐对称信号。因此其傅里叶正弦级数为:411f(t)=sin(tsin3Esinn.", n = 1,3,5,3n若方波信号如图5-17所示:(2-4-5)图5-17周期方波信号则信号变为偶函数,但仍为奇谐对称信号。因此其傅里叶正弦级数为:.4111f(t) =cos' 】t cos3'】tcos5' 4cos7't, n= 1,3,5二357(2-4-6)4、周期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过程原理框图图5-18方波信号分解与合成实验过程原理框图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过程如图 5-18所示,实验开始前,先打

6、开信号 发生器电路,同时利用示波器与频率计辅助观察,通过占空比调节将输出方波信 号的占空比为50%同时将信号频率调节为BPF1的中心频率(实际中一般为50 或100Hz),将幅度调节到合适大小(例如峰峰值大小为8V、10V或者12V大小)。输出方波信号经过各带通滤波器滤波后即可得到各次谐波分量,通过示波器与频率计即可观察到。最后讲各次谐波分量相加即可得到由有限次谐波分量合成 的近似方波信号。三、实验仪器或实验条件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频率计模块、方波信号分解模块(滤波器模块)以及 方波信号合成模块(加法器模块)。另外需要配套至少20M双踪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

7、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1、对已知方波信号进行滤波分解,得到各次谐波分量,对各次谐波分量进行测量与观察,掌握其频率与幅度的变化规律,加深对傅立叶级数分解以及方波 信号频谱规律的理解;2、将傅里叶级数的基波与各次谐波进行合成,例如基波 +1次谐波、基波+1 次谐波+2次谐波、基波+1次谐波+2次谐波+3次谐波、观察基波与不同谐波 合成时的变化规律,了解各次谐波近似合成方波信号的规律。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对方波信号的分解过程须按照表 5-8做好各波形及其参数记录表5-8分解前后各波形特征参数记录表波形幅度(V)频率(Hz)波形图方波信号一次谐波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四次谐波五次谐波2、对波形合成须按照表5

8、-9做好各次不同谐波合成后波形的波形变化记录表5-9不同谐波合成后的波形记录表谐波成分峰-峰值(V)合成波形图一次谐波一、二次谐波一、二、三次谐波一、二、三、四次谐 波一、二、三、四、五 次谐波六、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性与安全性;2、注意细心观察实验现象,找出理论结论与实际实验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存在差 异的原因;3、理论联系实际,弄清楚信号带宽与系统带宽的关系,思考数字通信系统中传 输数字信号的本质?七、思考题1、在方波信号的分解中用到了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必须满足什 么条件?为什么必须满足这些条件?2、分解过程中,按照傅立叶级数理论结论,偶次谐波是不存在的,可是利用示波器观察实验电路中的偶次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