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优秀导学案_第1页
童年的水墨画优秀导学案_第2页
童年的水墨画优秀导学案_第3页
童年的水墨画优秀导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年的水墨画【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几个画面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快乐的心情。过程与方法1 .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2 .根据诗歌描绘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3 .抓住诗歌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儿童可爱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的天真快乐的 心境。【学习重点】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2 .朗读课文,背

2、诵溪边,积累好词佳句。【学习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展示的三个场景,理解课文内容。2,从学习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体会儿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播放歌曲童年)童年如诗,充满了奇思妙想;童年如画,溢满了五彩斑斓;童年如 歌,萦绕着欢快悠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儿童诗,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三幅美妙的图画。 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打开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去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幸福快乐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 .默读生字。重点学习生字中的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和后鼻音“腾、浪”。2 .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

3、词。3 .检查学习情况,学写生字。(1)轻声读出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竿、蘑、菇、葫”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 “墨”字时,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腾、碎、爽、溅”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学习“拨、浪”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字谜示例:黑土地,上下立,变成水,能写字。(谜底:墨)对比识字示例:竿(竹竿)一干(干净)一杆(笔杆)拨(拨动)一拔(拔牙)一泼(活泼)浪(波浪)一狼(狼皮)一狠(凶狠)(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练习。书写注意:“墨”上下略窄,中间四点底略宽,末横比其他几横稍长一点。“腾”左窄右宽,右边两横写短,撇捺不宜伸展,盖住下面的“马”。“爽”整个字结构宜紧凑

4、,横宜写短,中间竖撇和捺伸展;四个撇点要分布匀称。“浪”左窄右宽,三点水写在田宇格左边中间,“良”写在竖中线靠左一点处。易错提示:“染”左上是三点水,不要写成两点水;右上是“九”,不要把竖弯钩写成竖弯。“竿”的部首是竹字头,不要写成了草字头。“拨”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发”;末笔是点,不要丢掉。“蘑”是草字头,不要写成竹字头;下面是“磨”,不要把广字头写成了厂字头。“菇”是草字头,不要写成竹字头;下面是“姑”,不要写成“如”。(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带竹字头的字:竿(竹竿)一笋(春笋)一管(水管)一篮(摇篮)一筷(筷子)一笛(笛 声)一竽(滥竽充数)带草字头的字:的(的产)一蘑(蘑菇)一苗

5、(禾苗)一莓(草莓)一茅(茅屋)一产(产 苇)一英(英雄)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1)全文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2)你从这几个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四、小结,效果强化童年的水墨画由三首小诗组成,虽然不是图画,但字里行间却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充满了童真童趣。你喜欢作者描绘的这三幅图画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词语练习。水墨染绿钓竿扑腾打碎拨开浪花的产清清爽爽 蘑菇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这首儿童诗是由哪几个场景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看 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三个场景的。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点1 .仔细阅读溪边,回答问

6、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大意。(2)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品读“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一句(4)怎样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一句?2 .仔细阅读江上,回答问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大意(2)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品读“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一句(4) “是哪个水的产一下钻入水中”中的“水葫产”指什么?(5)怎样理解“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3.仔细阅读林中,回答问题(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表现的画面内容(2)第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3)第二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4)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你知道这“一声欢叫”是谁发出的吗?为什么?(6)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发出欢叫吗?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