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移动模架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移动模架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移动模架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移动模架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 适用范围22 施工准备23 施工工艺23.1混凝土的配料和拌制33.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43.3梁体混凝土养护53.4箱梁混凝土的检验与评定54 人员、设备的配置情况64.1人员配置64.2设备配置6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7 环保措施91 适用范围 珠三角城际新白广XBZH-1标五工区移动模架现浇梁简支梁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2 施工准备 2.1混凝土配制拌合之前,应对所有机械设备、工具、使用材料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混凝土的拌制和浇筑正常连续进行。 2.2开盘前应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调整配料系统,并做好记录。2.3混凝土开盘前,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及预应力管道的检

2、查签证手续完备齐全,管道位置、安装情况符合要求,管道完好,加固牢固,各种预埋件位置、数量准确,如没有签证手续不允许开盘。 2.4混凝土开盘前,认真进行劳动力组织,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施工应急措施。 3 施工工艺 混凝土采用输送泵输送入模,采用全断面分层错开从梁一端向另一端推进的方法浇筑。箱梁混凝土浇筑分四批前后平行作业。第一批浇筑腹板混凝土,浇筑高度约至1/3腹板处,当其浇筑8m左右后,第二批混凝土从天窗输入补平底板混凝土,当底板浇筑长度达6m后,开始第三批浇筑腹板,当腹板浇筑长度达4m左右后开始第四批浇筑顶板及翼板,就这样保持四批浇筑相隔有2m左右间距的平行作业。 3.1混凝土的配

3、料和拌制 3.1.1在正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进行试配时,按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拌合用水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进行试验。根据原材料料源情况和梁型特点对配合比进行选配。要求胶凝材料总量不超过500kg/m3、坍落度45min损失不大于10%、坍落度控制在1420cm(保证泵送)、含气量控制在3-4%,对其泌水率、强度、弹性模量、耐久性进行试验。同时进行混凝土或对应砂浆的抗裂性能对比试验,从中优选出抗裂性能优越的配合比。 3.1.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初步选定后,按耐久性的要求对选定配合比制作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耐腐蚀性、体积稳定性、徐变值、抗碱-骨料反应性等

4、的试件,按桥梁所处环境进行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浸蚀环境、辐射环境的检验。 3.1.3混凝土拌合物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粗、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禁止拌合物出机后加水。 3.1.4混凝土在拌合时,应按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量。水、水泥、外加剂的用量应准确到±1%,粗细骨料的用量应准确到±2% (均以质量计) 。混凝土拌合物中不得掺用加气剂和各种氯盐。混凝土每盘的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也不宜大于180s。 3.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3.2.1混凝土应随拌随用,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混凝

5、土运输灌车运送,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输送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应泵送1:2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应收集处理,不得灌注在梁体内,也不得随意喷洒污染环境。 3.2.2箱梁梁体混凝土采取快速连续灌筑,一次成型的方式。灌注时间不超过6h,炎热天气避开中午、下午的高温时间,尽量选择在低温或傍晚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控制在1030。模板温度宜在535。3.2.3底、腹板交接处的混凝土用输送泵经腹板输送到位,浇筑高度应在腹板倒角以上腹板1/3高度处,底板上的混凝土以自

6、然流出为主,部分不能到位的,开动腹板模板上的附着式振捣器或在腹板内插入振捣棒,使混凝土由腹板流出;两边腹板的混凝土振捣以插入式为主,附之以侧模附着式振动器。3.2.4底板混凝土由内模顶开窗孔输送,内模顶每距4m开一个直径30cm的天窗孔,底板中部的混凝土经天窗孔输送至底板后,人工铲平摊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振捣密实后,人工用木尺根据底板厚度刮平。内模顶板的天窗孔当完成该段的底板混凝土浇筑后,用原模封住。3.2.5腹板混凝土由输送泵直接输入,插入式振动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混凝土两边对称浇筑,防止内模偏移。3.2.6顶板及翼板混凝土用输送泵输送,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后,用木尺根据在

7、顶板中心及挡砟墙两边左右50cm内应设置的标高桩赶压抹平。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应作第二次赶压抹平,表面用木模搓平搓毛。3.3梁体混凝土养护 现浇箱梁采用自然养护,梁体表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宜,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度。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14d。 3.4箱梁混凝土的检验与评定 3.4.1梁体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从底板、腹板及顶板分别取样,随机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试件,混凝土灌注的试件按规范要求制作。分别试验后作为拆模、一期张拉、二期张拉的依据。 3.4.2混凝土强度评定,执

8、行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标准的规定。 3.4.3施工完成后,观察实体混凝土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非外力裂缝。按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检验评定要求由工区组织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由技术负责人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评定,并填写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表,然后监理工程师对自检结果进行审核,签认。4 人员、设备的配置情况 4.1人员配置人员配置必须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各道工序的工作性能及工种特性来进行,混凝土施工人员配置具体见下表:序号工种单位数量1混凝土工人122捣固工人103司机(吊车、泵车、罐车)人94技术管理及指挥人员人44.2设备配置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具体见下表:序号设备

9、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插入式振捣器50套62插入式振捣器30套43附着式振捣器FZN70套204提浆整平机套15汽车泵或地泵台36混凝土运输车台6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原材料需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5.2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A含量不大于8%,其余性能符合GB175的规定级,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5.3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其中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5%。粗骨料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0.5%。 5.4严格控制混凝土中CL-含量,防止CL-

10、对混凝土结构的浸蚀,其中高效减水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混凝土拌和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5.5加强捣固。特别是在箱梁现浇施工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动棒为主,附着式振动器相结合进行,不漏振、不过振,防止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空洞、蜂窝麻面,保证混凝土密实。 5.6加强混凝土养护,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纹及干缩裂纹。 5.7严格保证保护层厚度及完好性,采用满足强度要求的垫块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8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模板接缝处嵌塞橡胶条;内模模段间接缝采用搭接方式,保证模板接缝严密。内模拼装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

11、;及时清除各种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保证混凝土外观平整、光洁、不漏浆。 (2)混凝土的捣固划分责任区,由专人分层捣固,做到不漏捣,不过捣,杜绝蜂窝、麻面、砂溜、气泡现象的发生。 (3)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制,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泵送入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严格控制拆模强度和拆模时的温差,优化施工工艺,防止混凝土表面掉棱、掉角和因温度应力产生的龟裂或裂纹。 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施工中的作业人员,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其他人员也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6.2浇筑砼前,搭设作业平台、栏杆及上下扶梯;在已安装的钢筋上不得行走。 6.3使用

12、砼振捣器时,须检查振捣器的外壳接地装臵及胶皮线情况;电线的端部与振捣器的连接情况;振捣器的搬移地点及在间断工作时电源开关关闭情况,检查合格方准使用。 6.4安全网保持完好,使用宽度不小于3m,长度不小于6m,网眼不大于100mm的维纶、锦纶、尼龙等材料编织的标准安全网。每块网能承受不小于1600N的冲击荷载。 6.5高空作业时使用统一规定的信号、旗语、手势、哨等与地面联系。6.6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强风、浓雾恶劣气候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强风暴雨后,对高处作业设施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7 环保措施 7.1为了防止粗细骨料、水泥、掺和料等的扬尘污染环境,应对以上原材料采取遮盖、密闭的措施;7.2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搅拌设备、输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