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直流电路_第1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2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3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4页
复杂直流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杂直流电路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经电路中任何一节点的电流的( ) A. 代数和等于零B. 矢量和等于零C. 代数和大于零D. 矢量和大于零2.电路中,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点电流之和应( ) 由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都不对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A. I=U/R B. IR =0C. u=0D. I=0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任何时刻任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 ) A. 代数和等于零B. 矢量和等于零C. 代数和大于零D. 矢量和大于零5.叠加原理是分析( ) 的一个重要原理。A. 简单电路B. 复杂电路C.

2、线性电路D. 非线性电路6.在图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A. 3B. 4C. 5D. 67.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 A. 交流电路B. 直流电路C. 线性电路D. 三种都适用8.在图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 A. I1>I2B. I1<I2C. I1=I2D. 不能确定9.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研究电路( ) 之间关系的A. 电压与电流B. 电压与电阻C. 电压、电流、电阻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10.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可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加定理( ) A. 可以用B. 不可以用C. 有条件地使用D. 以上都不对11.在图中,R1阻值减

3、小时,则:( ) A. 电压源E产生的电功率将减小B. 电压源E产生的电功率将增大C. 电压源E消耗的电功率将减小D. 电压源E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大1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研究电路( ) 之间关系的A. 电压与电流B. 通过节点的各电流C. 电压、电流、电阻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13.判断图所示(a )(b )(c)(d)电路中等效的电路为( ) A. (a)和(b )B. (a)和(c)C. (c)和(d)D. (b)和(c)1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 A. -2A B. 0A C. 2A D. 1A15.图示电路中电流I为( ) A. 5V B. -15V C. -5V D. 15

4、A16.图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读数10A,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 ) 正确A. I1=10A,U=-6V B. I1=-10A,U=6VC. I1=10A,U=12V D. I1=-10A,U=12V17.图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RP2的滑动端向右移动时,电流I1、I2的变化趋势是( ) A. I1减小、I2增大B. I1增大、I2减小C. I1不变、I2减小D. I1减小、I2增大18.图中的电流I为( ) A. -1A B. 1A C. 2A D. 3A19.图4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

5、功率为( ) A. 0A,2W B. 1A,2W C. 1A,4W D. 0A,0W20.图3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 A. 1A,2W B. 2A,4W C. 2A,2W D. 0A,0W21.如图所示电路中U为( ) A. 30V B. -10V C. -40V D. 15V2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 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23.某电路图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 有三个回路B. 有四个回路C. 该电路有4个节点D. 该电路有2个节点24.计算复杂电路的基本定律是欧姆定律和( ) 定律A. 节点

6、电流B. 回路电压C. 楞次D. 基尔霍夫2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小,它的端电压( ) A. 不变B. 越高C. 越低D. 不能确定2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I1=0.8mA,I2=1.2mA,R=50k,则电压U为( ) A. 20V B. -20V C. 50V D. -50V27.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每个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电源内阻不计,每个电阻均为R,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 A. 0B. E C. 2E D. 4E2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 ) A. 节点B. 封闭面C. 闭合回路D. 节点和封闭面29.在图中,I=( ) AA. 4B. 2C. 0D. -230.电路如图所示

7、,E=( ) VA. -40B. 40C. 20D. 031.下图中,所示电流I1、I2分别是( ) A. I1=1A,I2=2A B. I1=2A,I2=1A C. I1=I2=-1A D. I1=I2=3A32.电路如图(a)所示,将其等效为电流源,如图(b)所示,则其参数为( ) A. IS=6A,R0=2B. IS=9A,R0=8C. IS=-9A,R0=4D. IS=-6A,R0=233.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应( ) A. 电压源作短路处理B. 电压源作开路处理C. 电流源作短路处理D. 用等效电源代替34.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

8、 A. 电压源B. 电流源C. 受控源D. 恒流源35.电路如图所示,I=( ) AA. -3B. 3C. 5D. -536.设定的I3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I3的电流应为( ) A. 8AB. -8AC. 2AD. -2A3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 A. -3V B. 5A C. 2A D. 3A38.已知:当IS=0时,I=1A,则当IS=2A时,I为( ) A. 0B. 2A C. 4/3A D. 7/3A39.利用叠加定理解复杂电路时,在考虑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应( ) A. 所有电源断路,电路的所有电阻值不变B. 所有电源短路,电路的所有电阻值不变C. 应为电流源断

9、路,电压源短路,电路内所有电阻值不变D. 应为电流源短路,电压源断路,电路内所有电阻值不变40.复杂电路指的是( ) A. 多回路电阻B. 可用串、并联简化的电路C. 无法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多回路电路D. 含有多个电源的电路41.如图所示,电阻2中的电流I的值是( ) A. 0A B. 2A C. 3A D. -2A42.节点的定义是( ) 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A. 一条B. 两条L C. 三条D. 以上都可以43.下列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B.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叫回路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表达式为I=0。D. 基尔霍夫

10、第一定律表达式为V=0。44.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依据是( ) A. 欧姆定律B. 全电流定律C. 法拉第定律D. 电荷守恒定律45.已知:I1=1A,U2=2V 则US为( ) A. 7V B. 5V C. (R+1)V D. -7V46.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 ) 电路进行计算的A. 单电源B. 较大C. 较小D. 任意47.N中含独立源及电阻,当R=0时,I=3A,当R=2时,I=1.5A,则R=1时,I为( ) A. 1.5A B. 3A C. 0.75A D. 2A48.已知:I=5A,若IS改为27A,则I为( ) A. 1.26A B. 5A C. 7.5

11、A D. 15A49.RL获得最大功率时,RL为( ) A. 7B. 12C. 4D. 350.所谓复杂直流电路就是( ) A. 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B. 有两个电源组成的电路C. 有两个电源以上并不能用串并联电阻知识化成单回路的电路D. 由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回路5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 ) A.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无关B. 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也有关C.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有关D. 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也无关52.图示电路中2电阻吸收的功率P等于( ) A. 4W B. 8W C. 0W D. 2W53.已知某节点A,流入该节点电流为10A,则

12、流出该节点电流为( ) 。A. 0B. 5A C. 10A D. -10A54.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 A. 3,4B. 4,3C. 2,5D. 4,75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直流电路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6.题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 A. 0A B. 1A C. 2A D. 4A57.在图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 A. 2B. 3C. 4D. 158.电流所流过的闭合回路称为( ) A. 电流B. 电路C. 电源D. 负载59.图示电路中P点电位为( ) A. 5V B

13、.4V C .3V D .2V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电路节点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B.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扩展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C.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任意闭合路径D. I=0式中各电流的正负号与事先任意假定的各支路电流方向无关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谓支路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连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B. 所谓节点就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C. 所谓回路就是任意的闭合电路D. 所谓节点就是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62.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U供出的功率为( ) A. 6W B. 12W C. 30W D. 063.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若

14、电路有3条支路,2个节点,则要列出( ) 个独立方程A. 1B. 2C. 3D. 以上都可以64.图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U2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65.把图1所示的电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A. US =1V,R =0.5B. US =1V,R =0.5C. US =4V,R =266.图示电路中,电流I为( ) A. -3V B. 5A C. 2A67.图2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RP2的滑动端向右移动时,电流I1、I2的变化趋势是( ) A. I1减小,I2增大B. I1增大,I2减小C. I1不变,I2减小68.

15、电路如题图所示,如果已测得负载RL二端的电压UL=5V,则可以判断出开关S1、S2的状态是( ) A. S1断开,S2闭合B. S1闭合,S2断开C. S1、S2均闭合D. S1、S2均断开69.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应( ) A. 理想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开路处理B. 理想电压源作开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短路处理C. 理想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短路处理D. 理想电压源作开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开路处理70.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 在对外部电路有等效关系D. 在对内部电路有等效关系71.电流源

16、的特点是( ) A .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小B .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大C. 交流电阻大,直流电阻大D. 交流电阻小,直流电阻小72.叠加原理适用于( ) 电路A. 直流线性B. 交流线性C. 非线性D. 任何线性73.题图所示电路,R 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 ) A. U1不变B. U2增大C. U3增大D. U2减小74.题图所示电路,按图(a)接法R 消耗的功率为20W,按图(b)接法,R消耗的功率为80W,则图(c)接法中,R 消耗的功率为( ) A. 20W B. 80W C. 100W D. 180W75.题图所示电路中,当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表读数是3V;而当6V电源单独作

17、用时,电压表读数是2V;若将6V 电压源换成12V 的电压源,并与2A 电流源共同作用,则电压表读数是( ) A. 7V B. 1V C. 5V D. -1V76.图示电路中电压等于( ) A. 4V B. -4V C. 6V D. -6V77.对外电路来说,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来替代,这是( ) A. 戴维南定理B. 叠加原理C. 基尔霍夫定律D. 支路电流法78.图示电路中电流I=( ) A. -2A B. 2A C. 8A D. -8A79.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为08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8、应用于( ) A. 支路B. 节点C. 回路D. 支路81.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它的电流恒定B. 它的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增大而增大C. 通过它的电流与外电路无关D. 它的端电压不随外电路的改变而改变82.应用叠加定理时,错误的描述是( ) A. 叠加定理只能应用于线性电路,不能应用于非线性电路B. 叠加定理只能适用于电压和电流的叠加,而不适用于功率的叠加C. 叠加定理只能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而不适用于线性交流电路D. 叠加定理可以将复杂线性电路转化为单电源电路进行计算83.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方程时,其中I的符号( ) A. 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B. 流出节点的电流为

19、正C. 与实际电流方向一致取正D. 只有在正方向选定时,电流才有正负值之分84.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为10A,当外接10负载时,负载电流为( ) A。A. 5B. 10C. 20D. 1585.题图所示,4mA恒流源的功率是( ) A. 输出4mW B. 吸收100mW C. 吸收4mW D. 输出100mW86.电路中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作用应为零,即理想电压源用( ) 代替,理想电源用( ) 代替A. 开路、短路线B. 短路线、短路线C. 开路、开路D. 短路线、开路87.电路如题图所示,如果已测得负载RL二端的电压UL=5V,则可以判断出开关S1、S2

20、的状态是( ) A. S1断开,S2闭合B. S1闭合,S2断开C. S1、S2均闭合D. S1、S2均断开88.在题图所示二端网络中,电压U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 ) A. U =10-5I B. U =10+5I C. U =5I-10D. U =-5I-1089.在题图所示电路中,当电流源产生的功率为20W时,Rw的值为( ) A. 0B. 2.5C. 7.5D. 590.在题图所示电路中,I为( ) A. -1A B. 1A C. 2A D. 5A91.在题图所示电路中,当理想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2A,那么当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共同作用时,I应为( ) A. 1A B. 1A C.

21、 2A D. 3A92.叠加原理只适用于( ) A. 非线性电路B. 直流电路C. 交流电路D. 线性电路93.电路如图所示,a、b两端可等效为( ) A. Uab=1V B. Uab=2V C. Uab=3V D. Is=1A94.如图所示的有源二端线性网络接上1负载时的输出功率与接上4负载时相同,那么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参数Rs应为( ) A. 4B. 2.5C. 2D. 195.电路如图a所示,将其等效为电流源如图b所示,则其参数为( ) A. Is=6A,R0=2B. Is=9A,R0=8C. Is=-9A,R0=4D. Is=-6A,R0=296.将图中的二端网络替换为电压模型,

22、则等效参数US、RS为( ) A. -4V、2B. 4V、0.5C. 4V 、2D. -4V、0.597.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D. 无电流,有功率损耗98.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对内电路而言是( ) A. 可以等效B. 不等效C. 当电路为线性时等效D. 当电路为非线性时等效99.戴维南定理只适用于( ) A. 外部为非线性电路B. 外部为线性电路C. 内部为线性含源电路D. 内部电路为非线性含源电路100.电路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A. 2A B. 1.5A C. 1A D. 0.5

23、A101.叠加定理适用于计算( ) A. 线性电路电压、电流B. 非线性电路电压、电流C. 线性电路电流、电压、功率D. 非线性电路电流、电压、功率102.在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为( ) A. 0V B. 2V C. 4V D. 6V10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阻压降的代数和( ) 电动势的代数和A. 等于B. 大于C. 小于D. 大于等于104.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有源二端网络的目的是( ) A. 求电压B. 求电流C. 求电动势D. 用等效电源代替二端网络105.下列A. B. C. D四个图中,与图E等效的时( ) 106.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 有等

24、效变换关系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 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D. 无法判定107.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不能等效变换的B.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内部是不等效的C.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外部是不等效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8.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中,其内阻与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正确连接关系是( ) A. 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B. 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C. 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D. 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109.两种电源模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25、. 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是可以等效变换的B. 理相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是不可以等效变换的C. 电压源与电流源相互变换时,US与IS方向应一至D. 电流源向电压源变换时,内阻大小不变,连接方式由并联变为串联,且USISR0110.关于戴维宁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戴维宁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B. 戴维宁定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不适用于线性电路C. 戴维宁定理既适用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D. 戴维宁定理适用任何电路111.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化简为一个电压源,求内阻是将有源二端内所有恒压源( ) A. 短路B. 并联C. 串联D. 开路112.在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26、列节点电流方程式时,若解出的电流为负,则表示( ) A.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无关B.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同C.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反D. 实际方向就是假定电流的方向11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直流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的电流( ) A. 矢量和等于零B. 代数和等于零C. 矢量和大于零D. 代数和大于零114.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表明( ) A. 流过任何处的电流为零B. 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为零C. 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 流过任一回路的电流为零115.支路电流法是以( ) 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律和电压定律分别列出所需要的方程组A. 各元件上电压B. 各支

27、路电流C. 各元件电流D. 各回路中电流116.应用叠加定理时,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代替其他电流源用( ) A. 开路B. 短路C. 电阻D. 导线117.I=0只适用于( ) A. 节点B. 复杂电路的节点C. 闭合曲面D. 节点和闭合曲面118.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 ) A. 弥尔曼定理B. 戴维南定理C. 叠加定理D. 都不对119.关于电源间变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之间不能变换B. 电流源与电压源之间不能变换C. 电源间的变换对外电路是等效的D. 电源间的变换对内电路是不等效的120.电压源可以看成是( ) A. 理想电压源与内阻的串联B.

28、理想电压源与内阻的并联C. 理想电流源与内阻的串联D. 理想电流源与内阻的并121.将如图所示的二端网络等效替换为电压源模型,则等效参数US、RS为( ) A. -2V、2B. 2V、2C. 4V、4D. -4V.4122.一电流源内阻为2,当把它等效变换成10V的电压源时,电流源电流是( ) A. 5A B. 2A C. 10A D. 2.5A123.下列关于叠加定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一个线性电路时,任一支路中所通过的电流都可以看成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分别在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B. 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为0C. 其它电源不作用指的是:理想电压源

29、的开路,理想电流源的短路D. 电路中所有的电阻,包括电源的内阻均保持不变124.电路如图所示,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为( ) 。A. 8V、7.33B. 12V、10C. 10V、2D. 6V、7125.一有源二端网络测得的短路电流是4A,若把它等效为一个电源,电源的内阻是2.5,则电动势为( ) A. 10V B. 5V C. 1V D. 2V126.所示电路中,若电阻从2变到10,则电流I(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确定127.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不能叠加的是( ) A. 电压B. 电流C. 功率D. 无法判定128.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V,短路电流为5A,若两

30、端点间接一3电阻,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为( ) A. 5A. 10V B. 3.3A. 10V C. 2A. 10V D. 2A. 6V129.下图所示电路中,当1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伏特表的读数为3V;而当5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伏特表的读数为1V;若将5V电压源换成20V的电压源,1A电流源改为-2A,两者共同作用,则伏特表的读数为( ) A. 4V B. 2V C. 11V D. -2V130.下列A. B. C. D四个图中,与图E等效的是( ) (指对外电路等效)二、判断题(每题分,计分)13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变换( ) 132.欲使电路中的独立电流源不起作用

31、,则该电流源应被断路线替代。( ) 133.电源等效变换仅对电源内部等效( ) 134.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 135.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对电流、电压、功率均可计算( ) 136.戴维南定理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 137.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 138.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的独立回路方程的个数等于电路的网孔数( ) 13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各段上电压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 140.任意假定支路电流方向都会带来计算错误( ) 14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 142.基尔霍

32、夫回路电压定律公式中的正负号,只与回路绕行方向有关,而与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方向无关( ) 143.电路中某一支路两端电压为零时,则该支路电流也一定为零。( ) 144.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对于n个节点的电路,由KCL可列n个独立方程。( ) 145.电路中任意的封闭路径都是回路。( ) 14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际上就是KVL的一种体现。( ) 147.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148.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一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 149.所谓复杂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个数较多,因此元件个数较少的电路可称为简单电路( ) 150.基尔霍夫电压定

33、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 151.基尔霍夫定律是指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 ) 152.凡能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化简的电路都是简单电路( ) 153.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若电路有a个节点,则用节点电流定律可列a1个方程式( ) 15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也适用于闭合曲面,而且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 155.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n1个节点方程。( ) 156.基尔霍夫定律只适应于线性电路( ) 157.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 158.每

34、一条支路中的元件,仅是一只电阻或一个电源( ) 159.基尔霍夫定律只适用于直流电路( ) 160.电路中任一回路都可以称为网孔( ) 161.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 162.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 163.基尔霍夫定律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不适用( ) 164.电路中任一网孔都是回路。( ) 165.电路中,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点电流之和应等于由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 166.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 167.所谓的简单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阻个数较少的电路。( ) 168.在任何闭回路中

35、,各段电压的和为零( ) 169.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 170.直流电路中某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 ) 17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各段上电压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 172.在应用叠加定理分析时,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而其他独立电源为零,即其他电压源短路( ) 173.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的等效关系只是对外电路成立( ) 174.对外电路来说,一个有源两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替代( ) 175.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 176.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UOC为10V,短路电流ISC为5

36、A,则其戴维南等效参数US=10V、RS=2,该网络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0W。( ) 177.戴维南定律仅适用于有源二端线性网络,但若只是外电路中含有非线性元件,该定律仍可得到应用。( ) 178.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 179.凡是具有两个引出端的部分电路,无论其内部结构如何都可称为二端网络。( ) 180.内阻为零的电源为理想电源( ) 181.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能等效变换( ) 182.电压源与电流源变换时,对内外电路均等效。( ) 183.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是对内电路不等效,对外电路等效( ) 184.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是对内电路等效,

37、对外电路不等效( ) 185.电流源的内阻越大,其输出电流就越稳定,带负载能力便越强( ) 186.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前后的内阻值相等,故这两个内阻是同一元件( ) 187.电路中每一个流过同一电流的分支叫做支路( ) 188.理想电流源提供的电流与所接负载无关,其二端的电压与负载有关( ) 189.由理想电压源与电阻RS串联构成的实际电压源模型中,若电阻RS越大,则该模型的开路电压就越小( ) 190.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均可直接利用叠加定理进行计算( ) 191.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前后,电源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等效的( ) 192.在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时,网络内

38、电源的内阻可以不考虑( ) 193.电压源的内阻越小,其输出电压受负载的影响就越小,带负载能力便越强( ) 194.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 ) 195.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负载而变化的( ) 196.理想电压源的内阻定义为无穷大,理想电流源的内阻定义为零( ) 197.叠加定理适用于任意电路( ) 198.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只对外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不等效( ) 199.几个相同的电压源同极性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 200.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 201.叠加原理只能用于计算线性电路的功率计算( ) 202.叠加原理只

39、能用来计算电路的电压电流,不能用来计算电路的功率( ) 203.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可以互相等效变换。这种变换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电源的内部是不等效的( ) 204.我们把那种不能用串并联方法进行简化的电路称为“复杂电路”( ) 205.电流源的内阻为无限大,它外接电阻越大,则端电压越大( ) 206.用一个恒定的电动势E与内阻r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电压源( ) 207.在复杂电路中,各支路中元器件是串联的,流过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 ) 208.理想的电压源和理想的电流源是不能进行等效变换( ) 209.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 210.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

40、等效互换( ) 211.可以把1.5V和6V的两个电池相串联后作为7.5V电源使用( ) 212.理想电流源的电流随着其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 213.戴维宁定理实质是将复杂的电路问题简单化处理( ) 214.叠加原理适用于任何电路的运算( ) 215.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和一个电阻串联来等效代替( ) 216.一个电压源并联一个电阻的形式可等效为一个电流源串联一个电阻( ) 217.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是不等效的( ) 218.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 219.戴维南定理适合于求

41、解复杂直流电路各支路电流的情况( ) 220.欲使电路中的独立电流源不起作用,则该电流源应被短路线替代。( ) 221.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都可以应用叠加定理( ) 222.线性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都可以叠加( ) 22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对外部电路而言,它等效于理想电流源( ) 224.在任一瞬时,一个结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 225.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 226.一个实际的电源,既可以用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理想电流源并联内阻的形式表示,且二者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 227.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各段上电压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 228.戴维南定理适用于任何一个二端网络( ) 229.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阻串联来等效代替( ) 230.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相同( ) 231.一个实际电源,就其对外电路的作用而言,既可用一个电压源等效,又可用一个电流源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