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_一、基础(28分)1、古诗文默写:(10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相信吧,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默写全诗竹里馆_ _, 。 ,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no su ( ),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2)这是荒园,rén jì hn zhì( ),所以不相宜。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

2、233;n shng dng fèi( ) (4)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hu p( )种满了蒲公英。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D

3、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5、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写某人性格的话。(80字之内)(4分) A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B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二、阅读(42分)(一)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710题。(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4、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世隶耕( ) 借旁近与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译文: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 9. 写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 秀才观之有能称前时之闻10. 本文按照 顺序,

5、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从道理上来讲是因为他 (4分)(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段,回答1114题。(8分)不必说_的菜畦,_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肥胖的黄蜂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6、,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1原句将画横线处填写完整。(3分)12本文段整理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_、_、_、_四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2分)13.根据下列要求,分别摘录这段文字中的一个例句。(2分) 写视觉的:                  

7、0;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8、60;                      比喻句:                             &#

9、160; 14、简要列举“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的事物。(1分)                                             

10、;              (三)课外阅读。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13分)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

11、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

12、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

13、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5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分)16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3分)17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分)18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详写,略写)。请从括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19“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14、#160;                                                (四)名著阅读(8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

15、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咋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20.以上语段出自名著 ,文中加点的“我”是 ,“她”是 。 21.请对以上其中一位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选 ,分析: 三、作文。(50分) 科技在飞速发展,过去人类的许多幻想,今天都一一变成了现实。试想20年后我们的生活。以“我在二0××年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忆叙文,不少于500字。 

16、 四、 附加题。(10分)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选自庄子天运)【注释】东施:越国的丑女。西施:越国的美女。病心:心口疼。颦:皱眉。里:乡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_(2分) (2)挈妻子而毒之走去:_(2分)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译文:_3、阅读上文,请针对东施失败的原因,给东施提点建议。(3分)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A 2.D 3.B 4.B5.B6、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

17、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要求:用比喻,句子连贯顺畅,紧扣主题)(每空2分)7、略二、阅读(75分)(一)8、略9、碧绿、光滑、紫红、长吟、伏、直窜(每处1分)10、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 局部(每问2分)11、遇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有无限的趣味(5分,前问4分,后问1分)12、色彩、形状、声音、动态(每处1分) (二)13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唐宋14. 属于曾经 邻居 从此 渐渐 有人 认为有利可图认为奇特通“攀”,牵,引 常人(每小题0.5分)15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余闻之也/久16.D17. 时间 仲永生五年诗作才能显露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每处1分)18.略(三)19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