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网络图力与运动受力分析重力与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力与运动专题复习说课公式及推论直线运动追击问题V线速度V圆周运动角速度 W向心加速度an k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正交分解法处理动力学问题超重与失重平衡条件破坏瞬间的重力加速度圆周运动行星、卫星问题、双星问题本专题的核心是牛顿定律的应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去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专题概述本专题复习三
2、个模块的内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受力平衡在近几年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中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2013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 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 .其中,平抛运动、追及问题、 实际运动 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3、2. 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二、专题讲解本专题分为四讲,分别为 1.受力分析;2.直线运动;3、匀变速曲线运动;4. 变加速曲线运动。1. 受力分析解题方法总结归纳讲解(共 2课时)受力分析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本专题内容常与其他知识综合命题,主要弹簧弹力、摩擦力、
4、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复习时要加强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训练。对摩擦力一定要搞清楚产生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的基础,应熟练掌握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明确力的各种分解方法;能运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分析单个物体或连接体以及带电体和通电导体,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1)共点力平衡问题 (2课时) 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常常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使解题简洁明快。 平衡力的处理方法:静态平衡题型:力的三角形法;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动态平衡题型:图解分析法;假设法;解析法。(2)重要结论 二力平衡时,二力等大、反向、共线。 物体受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
5、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 或延长线 ) 必 交于一点,且三力必共面,这三个力构成顺向的闭合三角形。 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必与其他力 的合 力等大、反向、共线。2. 直线运动解题方法总结归纳讲解 (共 2 课时)(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方法 充分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解题。遇见相遇问题,要注意速度相 等 这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以及用位移关系建立等式求解。 速度一时间关系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分析物体的运动时常利用 v-t 图象帮助分析物体的运动情 况。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问题,实质是在电场中处理力
6、学问题,其分析方法与力学中相同。首先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一致,其运动类型有电场中的加速运动和交变电场内的往复运动。磷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情况一般较为复杂,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力学问题 , 同样遵 循力和运动的各条基本规律。(2) 重要结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 Vt2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7内的位移之差 M为恒量,且 x = a2遂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 7 内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 : S2 : S3 : .: s“=l : 3 :
7、5 : - : (2/7-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r : t 2: t 3: - : A=l:(V2-1) : (V3-V2)::(VA-VAT).3. 匀变速曲线运动解题方法总结归纳讲解 (共 2 课时 ) 从“运动和力”角度复习物体做曲线运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涉及物体做直 线或 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关系、平抛运动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Cl)运动和合成与分解(1课时) 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思维流程:(欲知)曲线运动规律一(只需)研究两直线运动规律一(得知)曲线运动 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应注意:深刻挖掘曲线运动的实际效果,才能明确曲线运动
8、应分解为哪两个方向上的 运动,这是处理曲线运动的出发点;进行等效合成时,需要寻找两分运动的 等时性,这是处理曲线运动问题的切入点。(2) 带电粒子的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的处理(1课时) 运动学的观点,采取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两个方向分别进行研究,即采用分解的方法,分解位移还是分解速度要视 体情况而定。 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具有等时性。功能观点,对带电体进行分析,先分析运动形式,然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选 式计算。若选用动能定理,要分清有多少个力做功,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同时 明确初末状态及及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若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则需分清带电体在运动过程中共有多少种能量参与变 哪些能量是增加哪些
9、能量是减少。表达形式有两种:a.初状态和末状态的能即E , " =E末;b. 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必然引起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减少, E增= E减。(3)重要结论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与加速度的方 致。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其末速度方向平方向的夹角山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e的正切值的 2倍,即=2ta nO。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 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直线时间联系具/、用公还要化,量相等,艮| 向一与水tan 6通过4. 变加速曲线运动解题方法问结归纳讲解(共 3课时)(1)
10、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 (1课时)确定轨道平面、轨道半径和向心力的表达形式。两条线索:值 果的误么,物理规律G = mg (g为t处的重力加速度)r对天体表面的物体 mo,在忽略自转时,GA- = mog中的R为天体的半径R 在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进行天体运动的相关计算时,涉及的数 通常较大,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应多采用合成推导,减少中间计算以减小计算结 差。仔细阅读,明确题意,提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这当然要看题目要我们做什 求哪些物理量,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建立模型,然后分析过程,看哪些 适用,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重要结论八 Mm G r = mg四、电子版教案(一)受力分析【学习目标
11、】知识与技能1. 受力分析的概念2. 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些经典的例题精讲,让学生多练,养成良好的受力分析和作图的习惯, 并能正确的规范的画出受力分析图,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受力分析这一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重点难点】如何对物体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避免“漏力”和“添力”),养成作图辅助 答题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如何理解“力”C1)力的定义一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说明:“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能没有物体而有力,也不能只有一 个物体。“相互作用”是指成对
12、出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2)力的性质 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它力作用无关。(3)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4)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5) 、力的作用
13、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6) 、力的单位:牛顿二、受力分析1、 概念:把指定物体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 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说明:(1)、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指定物体(2) 、特定的物理环境力、热、电磁、光、原子物理学。指定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受力是不一样的。(3) 、画出受力图 受力图有受力示意图和力的图示,一般只需画受力示意图。如何画:要准确规范的把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的三要素描述出来。2、如何分析? 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3、受力分析的步骤(1) 、定一研究对象(2) 、看一所处物理环境(3) 、找一一从重力开始顺时针一周有几种性质力(重
14、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已知外力)(4) 、查一有无"丢三落四"、“画蛇添足”(5) 、改一 “多删少补”三、练习:画出所述物体的受力分析图。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 A随扶梯斜向上运动的人静止于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的物块处于石拱桥正中央的对称楔形石块.W沿斜面向上的ab在光滑导轨上向右运动的金属棒(二)直线运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道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知道它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 .3. 要注意物理图象与物理图景
15、的对应关系。4.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二)过程与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会构建物理模型,再现物理情景,掌握位移和路程、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及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意通过复习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已有知识的有力的重的重组,这样才能让复习达到预期效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复习中所采用 关复习方法如:对比、分类、归纳、总结更是提高学生整合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运动能 要途径。教学过程】1. 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做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2)参考系:在描述
16、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 动,观察结果会有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 动。(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在物体做平动时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可将物体视为质点。(4)位移: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它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线段长度。直线运动时路程(5)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位移、路程的联系与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物体做单方向 才等于位移的大小。(6)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17、时间At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即v = As/At(7)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 - 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 速度。(8)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速率是标量。(9)速度变化量 v = vt v。: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矢量,Av可以与Vo同方向、反方向。当与 V。同方向时,速度增大;当与Vo反方向时,速度减小,当与 Vo不共线时改变速度方向(10)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 -?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a = = V V ° ,加速度是矢量,当a与v同方向时,v增大;当它a与v&
18、 t反方向时,v减小;当a与v垂直时,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1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12)时刻和时间: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与时刻对应的是瞬时速度、位置、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长度,在时间轴上是一线段。与时间对应的是平均速度、位移、冲量、功等过程量。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这种运动叫变速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 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论基本公式v t= v o + a ts = v Qt + at22推论 V t - V 0=2 a sv=y改(只适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中s、v、a均为矢量,计算时常指定正方向,初速度不为零时,一般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般取加速度方向为正。自由落体: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Vo=O a=g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有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也成立。2.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由纸带得到的结论如图22所示,A B C、D E.为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
20、的点,点间距分别为Sj S2 S3S S5,打出相邻两点所用时间为 T, VA= (S1+S2)/2TVB=(S2+S3) /2T(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a= (S2-S1) /.T2 = (S3-S2)/T 2 = (S3-SD /2T/3T2 (依次相邻的相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S5-S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设T为时间单位)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 : V2 : V 3 :. Vn=l : 2 : 3 :.nI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Si: S2: S3:.Sn= 12: 22: 32:.2 n第1个T内
21、、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Si: Sn: Sm:Sn=1 : 3 : 5 :(2n-1) 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1:1 2: 13:tn=1 : ( V2 _1 ) : ( V3_V2 ).(-n -yin1 )3.运动学图像匀速直线运动2(1)位移一时间图象(St)如图210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卜13 表示速度和位移同方向,初始位移为零。 表示速度和位移同方向,初始位移为 S。.oKX/_ 表示速度和位移反方向,初始位移为Si。 表示位移保持S。不变(静止)C2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2-11所示,因为S=vt,所以时刻的 位移可以 用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匀变速直
22、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12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其中 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表示初速度为v。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表示初速度为v i的匀减速直线运动。tt- 12 时间内的位移为t轴上下两部分面积之差。4.练习CD一矿井深4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 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问: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C2)火车甲以速率vi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车 s处有火车乙正以速率橇 Cv1 >V2)向同方 向匀速运动,为使甲、乙两车不相碰,司机立即使甲车做匀减速运动,则甲车的加速
23、度 a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即 aviVK的关系式)(3)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 M上,到轨道的距离 MN为d =10m如图2-25所示,转台匀速转动, 使激光器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o光束转动的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 车上。如果再经过八七二?" 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 度为多少?(三)匀变速曲线运动I【教学目标】去 11. 知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2. 会对运动进行分解和合成。图2-253. 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
24、计算位移和速度。4. 会计算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过程】一、曲线运动1.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2. 曲线运动的特点CD运动学特征: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运动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也即速度矢量时刻改变,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不为零。C2) 动力学特征: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3. 曲线运动的轨迹与合外力方向的确定C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的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 轨迹,可判断出合 外力的大致方向。若合外力
25、为变力,则为变加速运动;若合外 力为恒力,则为匀变速运动;若合 外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则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2)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 度的方向,不改变其大小。、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CD等时性:各分运动经历的时间与合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动的影响。二者共线时为匀速度方向在一条直(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运C3) 等效性:各分运动的
26、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2. 合运动的轨迹与分运动性质的关系CD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C2)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变速运动,当 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C3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变速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线上,是直线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 直线上,是曲线运动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与分解,遵循平与正方向相反的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就是运动状态量即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 行四边形定则。C1) 运动的合成 如果分运动都在同一直线上,则可选取正方向,与
27、正方向相同的量取正, 量取负,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如果分运动互成角度,运动合成时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C2) 运动的分解 确定合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 根据合速度产生的实际运动效果确定分速度的方向。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C3) 确定分运动方向的方法根据合运动分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这几个运动叫分 运动叫合运动。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同时参与的几个运动(运 动效果)是分运动,因此,合成、分 解时,合运动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运 动是平行四边形的邻边。艮 L 实际运动一合运动一平 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运 动效果一分运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合速度V =+
28、Vy2合位移大小:s=Ax+ V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各分运动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因此,停下其中的一个分运动,这时物体的运动就表现为另一个分运动。由此,可先判断实际运动产生的效果,停下其中一个效果,这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就为另一个分运动的方向。总之:在确定哪个运动是合运动,哪个运动是分运动时,要明白的一点是:实际轨迹上的运动永远是合运动。三、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基本规律 速度:Vv = Vo , V y = gt方向:tan 9 =* H,2位移 x=Vot y=Agt方向:tan a = a=-a ? t x 2v。时间由y= ?g/2得f=(由下落的高度y决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
29、动的一切规律在竖直方向上都成 四、圆周运动1. 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孤长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周圆运动。2.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线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孤长 S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的 线速度,即V=S/t。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线速度方向是时刻在变化的,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角速度,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9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即 ?=9/to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来 说,角速 度是恒定不变的,角速度的单位是 rad/so周期T和频率7V = -
30、= 2jifrcor3.的关系: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T4. 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其动力学效果在于产生向心加速度,即只改 变线速度方向,不会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其向心力应由其户“ =maA = m = mco r m r = 4 初 r所受合外力提供。尸T-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的功等于 粒子动能的增量。(1) 在匀强电场中 W = qEd = Uq = ? mvj -§ mvA ?若 Vo=O则 W = qEd = Uq = v;(2) 在非匀强电场中W = Uq = -A mvf -
31、 : mvy带电1. 粒子的偏转角问题(1)已知带电粒子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带电粒子质量为刀,带电荷量为0,以初速度0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偏转电场,偏转电压为U1,若粒子飞出电场时偏转角为。,则tan9=m式中Vv=at二qU I四=°0结论:初动能一定时tan。与g成正比,电荷量相同时tan。与动能成反比已知加速电压U0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经过同一加速电压Uo加速后,有qL0=Amvl?由式得:tan 6?=张匕结论:粒子的偏转角与粒子的 g、秫无关,仅取决于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即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在电场中的偏转角 度总是相同的2,
32、粒子的偏转量问题严込鹉爲(4作粒子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设交于。点,。点与OOOO¥二血 TV"结论: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就像是从极板间的;处沿直线射出(2)若不同的带电粒子是从静止经同一加速电压Uo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的,则由 和得:尸笠%?结论:粒子的偏转角和偏转距离与粒子的心无关,仅取决于加速电场和 偏转电 场,即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 们在电场中 的偏转角度和偏转距离总是相同的五、练习1. 如图所示,长斜面 0A的倾角为0,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从顶点 O O以速度 *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在飞行过 程中离斜面的最大距离s是多少?2. 如图所不,在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有匀强电场,一带电粒了(重力不计)以y速度V。垂直电场线射入电场,经过时间匕穿越电场,粒了的动能由EK增加到a32EK.若这个带电粒了以速度垂直进入该电场,经过时间t2穿越电场,乙2-求:Q (1)带电粒了两次穿越电场的时间之比 m以二'(2)带电粒了第二次穿岀电场时的动能3. 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从尹轴上a点射入第一象限内,为了使这个粒子能经过x轴上定点人,可在第一象限的某区域内加一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已知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E,电场 区域沿x方向的 宽度为s, Oa=L, O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元旦小孩的主持词(8篇)
- 2022年自助餐厅圣诞节方案范文
- 环境友好型厂房建设方案
- 供水管网老旧设施更换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 书籍封面的制作与设计
- 汛期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资源环境审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电视新闻节目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分析工具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健身房运营总体策划方案
- 销售基础编码规则模板
- 水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2023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试题
- 快递员(初级)理论培训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中西医执业医师《第二单元》模拟试题卷一(精选)
- 二年级看图写话讲评
- 审计业务约定书
- 酒店OTA宾客服务操作流程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LY/T 2692-2016榉树育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