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整合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确立、改革、开展、完善的过程。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局部,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制度。从夏商开场,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商周时期,主要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制日益削弱,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产生、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开展过程。历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

2、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了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在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趋于完备,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系周王的统治。先秦时期的政治是典型的贵族政治,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血缘亲疏的关系之上。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春秋时期,在生产力开展的推动下,随着诸侯争霸的不断开展,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崩溃。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专制,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那么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

3、,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这样,这一制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根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1.秦朝以来君主专制制度的开展演变秦朝以来君主专制制度的开展演变(1)秦朝创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秦朝创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建立起一套以建立起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较完备的中枢权力机构。皇权为中心的较完备的中枢权力机构。(2)汉武帝时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汉武帝时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中朝中朝,在宫廷之内对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形成并逐渐完善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形成并逐渐完

4、善,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实际上分散了相权。(4)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宋朝设置中书门下,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作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相权。为副宰相分散相权。(5)明朝废除丞相明朝废除丞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设置内阁作为皇帝处理设置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国政的助理机构。(6)清朝设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清朝设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是是专制皇

5、权高度开展的重要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开展的重要标志。2.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以以明清时期为界明清时期为界,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上风。上风。(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稳固和开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稳固和开展,有利于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展大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展大规模的经济建立和生产活动规模的经济

6、建立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在统一的社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融合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开展。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开展。(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容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容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成为阻碍历史开展的因素开展的因素;在思想方面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出现了“万马齐喑的万马齐喑的局面局面;在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试题回放话题归纳1.(2021课标全国课标全国)武那么天时期武那么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

7、名称分别改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时机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时机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试题回放话题归纳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武那么天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从材料来看,武那么天增加了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的数

8、量,这实际上降低了原来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武那么天,她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加强自身的统治,并非为官员提供晋升的时机,故B项错误;武那么天增加宰相数量的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题干只反映出宰相数量的变化,或者说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强化,故D项错误。答案:C试题回放话题归纳2.(2021课标全国课标全国)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试题回放话题归纳解析:此题考察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从表中数据可

9、看出两宋时期出身于“无官职记录(即平民)家庭的宰相数量所占比重最大,且从北宋到南宋人数增加,说明宋代科举制促使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加速,故B项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出身于高、中级官员家庭的宰相数量在减少,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在减弱,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宰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题干中表格数据的变化是宋代科举制开展的结果,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功能在增强,故D项错误。答案:B试题回放话题归纳3.(2021课标全国课标全国)?史记史记?汉书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

10、参皇帝亲自参与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试题回放话题归纳解析: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是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C项正确。官修史书与私家史书可谓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B项错误;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D项错误。答案:C试题回放

11、话题归纳4.(2021课标全国课标全国)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试题回放话题归纳解析:此题考察明代的政治特征。从材料信息看,明代由制止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其目的在于使宦官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能更好地为皇权效劳,同时使宦官对内阁等外廷机构也形成一定的制约,这说明明代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应选A项。宦官参政有利于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且决策权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排除B、C、D三项。答案:A试题回放话题归纳本单元考察的主要内容有:(1)宗法分封制的内涵与外延,如2021年课标全国卷考察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2)汉代政治是考察的侧重点之一,如2021年课标全国卷考察汉代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3)史学常识2021年也重出“江湖。(4)辩证对待内阁与皇权的关系,明清内阁的出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