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D- 二聚体和抗凝血 酶芋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芋AT芋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 系。方法: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7d抽取AECOP患者静脉血并测定 其血浆DD AT芋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拟;并将AECOP分为改善组A组和未改善或恶化组B组,比拟2组治疗后7dDD AT芋水 平的变化。结果:38例AECOPI患者入院时 DD0.54 1.20丨mg/L高 于对照组0.20 0.11 丨mg/L ; AT芋77.92 依 12.61低于 对照组89.80依6.95% ; A组治疗后7dDD降至0.

2、500.40丨mg/L ; AT芋升为87.69依8.34%而B组治疗后DD升 至1.702.56mg/L, AT 芋降为71.38 依 10.44% B 组治疗后DD较A组升高,A芋较A组降低均P0.05。AECOP的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2007年COPD诊治 指南 4 确定。排除合并气胸、胸腔积液、左心衰、肺栓塞、其他血 栓栓塞性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近期有外伤、手术 史及使用影响凝血和纤溶药物者。AECOP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 平喘、祛痰、吸氧、支持等常规治疗。根据治疗后 7d 的肺功能、血 气结果、临床病症及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改善组 A组和未改善 或恶化组B

3、组,A组为肺功能或血气改善,临床病症及影像学表现 好转、稳定; B 组为肺功能或血气无改善或恶化,临床病症及影像学 表现未改善,需机械通气或死亡。 A 组 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 年龄5987岁,平均76依7岁;B组13例,男9例,女4例, 年龄 6987岁,平均 77依6岁。 2组年龄 t =0.385及性别构 成字 2=0.5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2 检测方法1凝血指标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后 7d 分别抽取 AECOPD患者肘正中静脉血2mL枸橼酸钠抗凝剂抗凝,使用NycoCardReader 域仪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血浆 DD血浆DD正常值为00.3mg/L

4、; AT芋 活性和凝血四项测定使用法国 STAGO全自动血凝仪,AT芋活性测定 采用发色底物法,AT芋活性正常值为85%130% 2肺功能测定使 用德国JAEGERS司Master ScreenPFT肺功能仪,血气分析使用丹 radiometer 公 司 ABL520 血 气分析 仪 。 3 血 常 规测 定使 用 BECKMANCONLTE细胞分析仪。4肝肾功能测定使用日本 TBA1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 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依标准差曾依泽表示,比拟采用 t 检验; 偏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即 酝匝 表示,比

5、拟 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拟采用字 2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2 结果2.1 AECOPD患者A、B组一般资料比拟 本组AECOP均为重度患者,86.8%33/38的患者合并域型呼吸衰竭,其中A组肺功能分级芋级 12例,郁级13例;合并呼吸衰竭23例。B组肺功能分级芋级5例, 郁级 8 例;合并呼吸衰竭 10 例。 2 组肺功能分级和呼吸衰竭合并情 况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 2 分别为 0.734 、 0.315 ,均 P0.05。2.2入院时AECOPDI和对照组血浆 DD AT芋比拟入院时AECOPD 组血浆DD高于对照组,AT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孕约园援园员,见表 1

6、。表1入院时APCOP组和对照组血浆DD AT芋比拟觹觹孕约园援园员2.3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D AT芋比拟A组治疗后DD降低,AT芋升高;B组治疗后DD升高,AT芋降低;治疗后2组DD AT芋 比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O.01,见表2。表2 AECOPDA治疗前后血浆 DD AT芋比拟觹孕约园援园 5,觹觹孕约园援园 12.4血浆DD AT芋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AECOPD患者血浆DD与AT 芋呈负相关r=-0.503 , t=3.492,P0.05。3 讨论DD在所有引起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激活的情况下均可产生。DD的水平可以早期测到, 其水平升高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7、血栓性疾病 严重脓毒症 妊娠 肝脏疾病 外科手术 创伤及实体肿瘤 等。DD是实体肿瘤患者淋巴血管侵犯的重要临床标志5。在排除DIC或血栓性疾病时,DD升高可能提示微循环血栓或细胞外纤维蛋白重 塑。本研究中AECOPI患者血浆DD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 AECOPI患 者存在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紊乱。在严重的炎症过程中, AT 水 平由于消耗 合成破坏以及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产生弹性酶的降解而 明显减少。 AT 也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通过直接与中性粒细胞及 其他白细胞连接,导致细胞因子和化学受体表达减少。 AT 芋是机体 抗凝系统的主要指标。本文 AECOP患者AT芋降低,并与DD呈负相 关,说明

8、AECOP还存在抗凝酶的消耗,AT芋可能参与COP凝血紊 乱过程。AECOP期DD升高、AT芋降低,可能与感染、酸中毒、高碳 酸血症、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相关。感染是 AECOPDS常见的原因。病原微生物通过直接侵害及其毒素和缺氧的 作用, 引起机体微血管损伤, 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 可直接 或间接激活凝血及干扰机体的抗凝和纤溶系统,导致凝血机制失常。 研究显示炎症主要通过激活组织因子途径, 同时抑制 3 个主要的抗凝 途径:蛋白C系统、抗凝血酶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激活凝血系统 6 。AECOPDi者伴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可以引起血管 内皮细胞损害和功能紊乱,

9、 大量炎性介质释放, 使凝血系统激活; 低 血氧还可以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多, 血液黏滞度增加; 酸中毒使红细胞 变形能力减低; 慢性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 右心功能不全及 多脏器功能紊乱,其中肝肾功能损害使多种凝血因子生成和去除受 损,左心功能不全使肺循环淤血、 血流缓慢, 胃肠功能紊乱使毒素吸 收,这些因素均可以参与和加重凝血紊乱的过程。本研究AECOP病情改善组治疗后血浆DD AT芋趋向正常,可能与感染控制、体内各 种炎症介质释放减少、 内环境稳定及脏器功能恢复有关。 恶化组治疗 后血浆DD仍持续升高,可能与感染失控、内环境进一步紊乱、脓毒 症等有关凝血紊乱的因素未得到控制及不断有微

10、血栓形成有关, 且微血栓形成又进一步促进疾病的进展。综上,血浆DD和AT芋水平及变化可作为监测AECOP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指标,与AECOP预后相 关。关于AECOP患者DDAT芋改变的内在机制,以及确定给予AECOPD 患者抗凝治疗的指征和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Sin DD, Man SF. Why ar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pul 鄄 monarydiseaseat increasedrisk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Thepo 鄄 tential role of systemic inflammati

11、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鄄 monarydiseaseJ. Circulation 袁 2003,107(11):1514-1519.2 Querol-RibellesJM, TeniasJM, GrauE, et al. PlasmaD-dimerlev 鄄 elscorrelate wi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J.Chest, 2004,126(4):1087-1092.3 Shorr AF, TrottaRF, AlkinsSA,et al.D-dimerassaypredictsmor 鄄 talityincriticallyill patientswithout 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orvenousthromboembolicdiseaseJ.IntensiveCareMed,1999, 25(2):207-210.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诊治指南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 :8-17.5 Taguchi O, GabazzaEC, Yasui H, etal.6Prognosticsignificanceof levelsin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