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交叉段落施工的监控量测方案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三条隧道,在应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监测量控方案工作原理、方法及内容等。关键词:隧道,上跨,监控,量测1 交叉段落的概况寨头隧道与向莆铁路三条隧道交叉,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城峰隧道,交叉段落为:左线ZK37+362ZK37+451,长89米,右线YK37+408YK37+482,长74米。左线与三条铁路交叉点桩号分别为:ZK37+362(距铁路隧道拱顶26m)、ZK37+417(距铁路隧道拱顶23.4m)、ZK37+451(距铁路隧道拱顶26m);右洞交叉点桩号分别为:YK37+408(距
2、铁路隧道拱顶22.2m)、YK37+450(距铁路隧道拱顶19.1m)、YK37+482(距铁路隧道拱顶21.6m),最小高差19.1米。寨头隧道右洞与城峰2#隧道交叉段落最小净距为19.1m,寨头隧道已开挖一定的深度,设计交叉段落隧道长度约100m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以确保向莆铁路城峰隧道不受爆破震动的不利影响。1.1工程地质情况该段围岩主要为III级、IV级和V级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情况为:(1)该隧址区地围岩为风化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较坚硬岩。(2)根据施工图中地质说明,呈镶嵌破裂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地下水可能多呈淋雨状、点滴状,侧壁基本稳定,拱顶无支护时
3、易产生塌方、掉块。1.2交叉段的开挖爆破方案针对寨头隧道与向莆铁路城峰隧道相交叉最近仅19.1m的状况,设计交叉段落隧道长度约100m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以尽量减小爆破震动对铁路隧道的影响,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确保向莆铁路城峰隧道不受爆破震动的不利影响。2、 监测及评估内容与方法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本项目的监测及评估内容及采取的方法如下:(1)寨头隧道穿越段施工前,通过现场调查初步,确认穿越段向莆铁路城峰隧道的结构健康状况(即是否有既有病害);(2)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初步分析施工爆破方案对向莆铁路城峰隧道的影响程度;(3)穿越段施工期间,对向莆铁路城峰隧道进行
4、监控量测,监测内容包括: 爆破震动监测; 表面应变监测; 变形监测,包括拱顶下沉、收敛变形、墙基沉降;(4)施工结束后,进行现场调查,施工前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确认有无新增隧道病害。3、隧道病害的调查方案铁路隧道病害指衬砌混凝土由于物理或化学等原因引起的衬砌混凝土开裂、漏水、腐蚀、疏松、表面脱落或掉块等现象。向莆铁路城峰隧道为刚完成主体结构的建设期铁路隧道。病害调查主要针对以下两点:(1)既有裂缝;(2)表面渗漏水;4、爆破对隧道影响分析工况寨头隧道与向莆铁路三条隧道交叉,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城峰隧道,根据交叉位置,寨头隧道在上跨过程中,穿越III级、IV级、V级围岩段,需分析这三个围岩段的爆破
5、参数对城峰1#、2#、3#隧道的影响。(1)城峰1#隧道,3种工况(分别为寨头隧道III级、IV级、V级围岩段爆破对其影响);(2)城峰2#隧道,3种工况(分别为寨头隧道III级、IV级、V级围岩段爆破对其影响);(3)城峰3#隧道,3种工况(分别为寨头隧道III级、IV级、V级围岩段爆破对其影响)。共计9种工况。5、隧道监测方案本项目监测具体监测项目及要求见下表。监测项目表编号项目名称仪器设备或方法要求及目的1爆破震动监测爆破震动记录仪实施过程中,只监测影响最大的隧道(距离寨头放炮位置最近),达到以下目的:(1)最大震动断面发生的位置和方向监测;(2)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观测;(3)爆破地震效
6、应跟踪监测。2周边收敛量测高精度全站仪根据位移、收敛状况、断面变形状态等判断周边围岩体及衬砌的稳定性。3拱顶下沉量测高精度全站仪监视隧道拱顶下沉,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衬砌的稳定性。4墙基沉降观测高精度全站仪在左右墙基对称布置沉降观测点,根据下沉位移量判定隧道左右侧是否存在横向不均匀沉降。5二衬应变量测混凝土表面应变计了解隧道二衬应变状态,判断二衬混凝土受张拉状况。5.1 爆破震动监测方案(一)监测仪器及系统原理传统爆破测试工作量大、测试方式较落后、现场布线困难、数据处理较复杂。本项目采用3台爆破震动记录仪(其中1台备用),可同时监测2个点的爆破震动信号,每个点布置3个速度传感器,其
7、中垂直速度传感器1个,水平速度传感器2个。采用四川拓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BOX-20016震动信号自记仪。仪器需具有对地震波、机械震动和各种冲击信号进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输出、显示打印、数据存储的便携式仪器的功能。当传感器把爆破的地震波速度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记录到仪器中的存储器里,测试完成后由数据线传送到计算上,由计算机对信号进行计算处理,最后以报告的形式输出到打印机或者存储到硬盘。爆破震动监测系统流程见下图所示。爆破震动监测系统流程(二)测点布置方案爆破震动监测点布设图寨头隧道与向莆铁路三条隧道交叉,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城峰隧道,根据交叉位置,向莆铁路城峰各隧
8、道受爆破影响相对较大的具体里程为:(1)城峰1#隧道,DK490+220.19DK490+265.34,实施过程中,只监测影响最大的隧道(距离寨头放炮位置最近),拟布设6个变形监测断面;(2)城峰2#隧道,FDK490+198.2FDK490+233.9,实施过程中,只监测影响最大的隧道(距离寨头放炮位置最近),拟布设6个变形监测断面;(3)城峰3#隧道,YDK490+380.95YDK490+417.5,实施过程中,只监测影响最大的隧道(距离寨头放炮位置最近),拟布设6个变形监测断面;合计布设18个变形监测断面。5.2 变形监测(一)周边收敛量测(1)量测内容隧道周边收敛量测,是量测隧道内壁
9、相对位移的变化。(2)量测方法在监测断面拱顶和边墙量测,布置三个测点,考虑到现场的可操作性,用高精度全站仪(要求误差小于0.5mm)读取每两点坐标,计算测点连线方向的相对位移。(3)测试仪器高精度全站仪、反射片等。(二)拱顶下沉量测(1)量测内容拱顶下沉量测对隧道拱顶测点的沉降位移值进行量测,是相对于假定不动点的位移。(2)量测方法在每个量测断面的拱顶中心埋设一个挂钩,然后在挂钩上缠绕胶布,再在胶布上粘贴全站仪反射贴片,用全站仪读取数据。(3)测试仪器(三)墙基沉降观测(1)量测内容、量测方法:在左右墙基对称布置沉降观测点,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监测,根据下沉位移量判定隧道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2
10、)量测仪器全站仪、反射片等。(四)测点布设及监测断面间距测点详细布置图如下图所示。注:由于铁路隧道最不利变形点在边墙中部,采用收敛计量测不具备可操作性,故变形监测统一采用高精度全站仪监测。变形测点布设图寨头隧道与向莆铁路三条隧道交叉,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城峰隧道,根据交叉位置,向莆铁路城峰隧道变形测点布置具体里程为:(1)城峰1#隧道,DK490+210DK490+270,每10米布设一个断面,共布设7个变形监测断面;(2)城峰2#隧道,FDK490+190FDK490+240,每10米布设一个断面,共布设6个变形监测断面;(3)城峰3#隧道,YDK490+370YDK490+420,每10米
11、布设一个断面,共布设6个变形监测断面;合计布设19个变形监测断面。5.3 衬砌表面应变监测方案(1)量测内容二衬应变量测对二衬混凝土应变的量测,判断二衬混凝土受张拉状况。(2)量测方法在监测断面的拱顶及两侧安装三个混凝土应变计,采集数据,量测混凝土应变随时间的变化。(3)量测仪器混凝土应变计、频率计等。(4)测点布设及监测断面间距测点详细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应变测点布设图寨头隧道与向莆铁路三条隧道交叉,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城峰隧道,根据交叉位置,向莆铁路城峰隧道应变监测点布置具体里程为:(1)城峰1#隧道,DK490+210DK490+270,每20米布设一个断面,共布设4个衬砌表面应变监测断面
12、;(2)城峰2#隧道,FDK490+190FDK490+240,每20米布设一个断面,共布设3个衬砌表面应变监测断面;(3)城峰3#隧道,YDK490+370YDK490+420,每20米布设一个断面,共布设3个衬砌表面应变监测断面;合计布设10个衬砌表面应变监测断面。其中单线隧道布置3个表面应变测点,复线隧道布置5个表面应变测点。6.预警及反馈机制由于隧道工程地质变化复杂,应通过实测成果进行反馈,实时指导施工。调整调整施工方案分析评估是爆破开挖是否超过规定限值:(1)允许震速(2)累计变形量(3)混凝土应变值现场实测是向莆铁路隧道有无新增裂缝否无结束现场监测反馈流程图具体控制指标如下:(1)
13、对爆破实施风险管理,当振速达到6cm/s时实行预警,达到8cm/s时实行报警,达到10cm/s时应及时调整爆破方案。(2)当变形日变化量超过1mm/d,累计变形量超过2mm进行预警。(3)当混凝土表面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承载力的80%时,进行预警,达到100%进行报警。(4)向莆铁路隧道衬砌出现新增裂缝,直接报警。7结束语寨头隧道上跨向莆铁路城峰隧道,寨头隧道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施工,并在穿越段施工期间,对向莆铁路城峰隧道制定并进行了爆破震动、表面应变、拱顶下沉、收敛变形、墙基沉降等一系列周密且合理的监测量控。通过量测,及时对寨头隧道穿越向蒲铁路隧道的区段提供了预报,为我单位及时调整开挖爆破及支护参数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有效的确保向了莆铁路城峰隧道不受爆破震动的危害,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提高社会效益。目前,寨头隧道已成功穿越向蒲铁路三条隧道,并未对向蒲铁路城峰隧道造成任何爆破震动的危害。施工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诊所合作协议书合同
- 环保宣传活动赞助合同(2篇)
- 银行卡委托代收协议书
- 软件开发进度报告
- 《短信指令系统》课件
- 《服装材料知识介绍》课件
- 房地产销售入职合同
- 班子自查自纠报告
- 《高血压与心脏病》课件
- 心里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400题)
-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 中国故事英文版后羿射日英文二篇
- 汽车吊装t梁施工方案(终)
- 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 GB/T 19066.1-2003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分类
- 常见的圆柱截切体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蒋公的面子剧本》
- 《工厂供电》第六版习习题解答(不全)
- 国内常见模具钢牌号对照表
- 解聘证明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