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_第1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_第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_第3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_第4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93名贫困大学生,2985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的SCL-90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且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担任班干部等因素在SCL-90各项因子的得分也存在差异。另外,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贫困大学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障碍越严重。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ntal Health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2、Social Support/Hou Chao, Yan Shujun,Sun MingAbstract The SCL-90and the social support quantitative form are adopted in this paper to mak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393impoverishment college students and2985non-impoverishment student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L-90 scores of impoverishment colleg

3、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impoverishment students. Differences also exist among the scores of the factors like gender,urban or rural,only child or not,serving as a class leader or not,etc.Moreover,as to the social support,the scores of impoverishment college students

4、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n-impoverishment students.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there is a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impoverishment college students and social support. The lower the social support level is,the more serious the mental health obstacle is

5、.Key Words poor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social support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6510,Qingdao,Shandong,China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的总体数量和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经济上的不平衡和心理上的自卑等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成长。贫困生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6、并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学方法,深入、系统地考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文采取随机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青岛、泰安、济南三地,选取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共3378人(其中,男1662人,女1716人;文科1851人,理科1527人;大一1917人,大二854人,大三607人,以每月家庭提供生活费低于200元为贫困生,约占13%;高于200元为非贫困生,约占77%。1.2方法SCL-90量表专门用来

7、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十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状况。在评分规则方面,SCL-90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评分为15分,其中,1分表示没有该情况;2分表示在频度和强度上较强;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较重;5分为严重。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障碍越严重。该量表测量被试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共有十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本文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2结果2.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

8、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九个因子得分分别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1。2.2各类群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从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四个维度,对贫困大学生的SCL-90得分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四个维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总体来看贫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10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9、-7894(201101-166-03 166 表2各类群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因子F1(M±SDF2(M±SDF3(M±SDF4(M±SDF5(M±SDF6(M±SDF7(M±SDF8(M±SDF9(M±SD性别男女t1.20±0.441.29±0.36-2.30*1.51±0.651.73±0.56-3.64*1.52±0.581.70±0.56-3.17*1.36±0.581.58±0.56-3.90*1.34

10、7;0.511.43±0.46-2.80*1.35±0.611.43±0.46-1.561.22±0.471.39±0.42-3.59*1.30±0.541.40±0.44-2.04*1.32±0.521.45±0.44-2.58*城乡城市农村t1.24±0.391.31±0.42-1.301.62±0.591.79±0.72-2.09*1.62±0.571.67±0.65-0.641.48±0.581.57±0.58-1.1

11、01.40±0.481.49±0.47-1.301.37±0.511.58±0.62-2.82*1.32±0.461.32±0.39-0.091.34±0.481.44±0.56-1.351.39±0.461.42±0.58-0.46独生是否t1.34±0.641.24±0.331.951.71±0.781.63±0.570.961.64±0.761.63±0.540.111.50±0.711.49±0.550.07

12、1.49±0.661.41±0.441.281.37±0.481.34±0.62.74*1.32±0.421.45±0.730.181.56±0.751.34±0.431.651.48±0.741.38±0.411.41班干是否t1.22±0.331.27±0.431.291.49±0.531.73±0.633.95*1.51±0.421.69±0.643.01*1.39±0.471.55±0.622.81*1.34

13、±0.41.46±0.512.55*1.35±0.461.43±0.571.531.25±0.371.36±0.492.57*1.28±0.371.41±0.542.68*1.35±0.351.43±0.541.58注:F1躯体化、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F4抑郁症状、F5焦虑症状、F6敌对情绪、F7恐怖症状、F8偏执症状、F9精神病性困女大学生的SCL-90得分均高于贫困男大学生。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得分女生普遍高于男生。城乡贫困

1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得分。其中,强迫症状、敌对情绪得分,城市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独生、非独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独生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来自非独生的贫困大学生得分。其中敌对情绪得分差异显著。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不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得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得分差异显著。2.3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的比较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得分分别作独立样

15、本t检验,结果(如表3发现,贫困大学生3分析与讨论3.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比非贫困生严重,尤其在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等方面,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和自尊的过强心理矛盾性,使其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2。贫困生渴望得到群体的接纳,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这种矛盾心理容易引起他们情绪、情感出现强烈的波动,并引发同他人的冲突,给人难以相处的感觉。贫困生的家庭负担都很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

16、状态,与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不能调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贫困生产生持久的抑郁、焦虑体验,损害了他们的正常活动,甚至导致其滋生心理疾病。对不同群体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贫困167 多愁善感有关,家庭贫困对女生自尊心的冲击更大,对其造成的精神压力也更大;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于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偏远农牧区贫困生来说精神压力更大,使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3;独生子女的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多于非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在生活中比较娇惯、自我,其应对困难和

17、挫折的压力相对较差,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担任学生干部和不担任学生千部的心理状况也存在着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要少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干部承担着联络老师和同学的纽带功能,在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等方面都明显多于非学生干部,出现心理问题时也更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发现,从而获得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因此,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3.2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贫困生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这说明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状况远不如非贫困生的支持状况好。这个调查结果与宋尚贵4

18、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贫困生一般会有家庭经济基础差、家庭有着不可逆转的变故、遭受自然灾害、父母下岗等情况的存在,这些客观状况造成了贫困生来自于家庭的客观支持远不如非贫困生,经济的贫困引起心理上的自卑,他们自我封闭、敏感多疑、沉默寡言,也就造成了其朋友少、同学关系淡漠、来自于他人的安慰关心较少等状况。另外,他们自身对社会支持的感受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从而导致贫困生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较低的情况出现。3.3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贫困生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SCL-90各个因子存在负相关,表明贫困生总的社会支持状况越差,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上述结果说

19、明社会支持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严重影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5是一致的。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付策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会是普通人的两倍6。贫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方面的匮乏,使他们面对应激事件时变得束手无策,从而导致其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要改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提高对他们的社会支持手段。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带来的伤害。社会支持的积极效果不仅表现在有助于对压力事件的调节上,而且还可以促进个体从已经确诊的疾病中康复并减少患者死亡的危险。社会支持的资源价值在于其促进个体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从而有助于适应和解决困难。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的各种困难比一般同学多,他们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有助于大学生对压力环境做出积极的评价和应对,这种积极的反应反过来也可能有助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取后续的社会支持,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维护心理健康7。由此可见,社会支持水平的高低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并应当积极在提高社会支持方面对贫困生采取措施,从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