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葛洪神仙思想的哲学根基探源 葛洪神仙思想的哲学根基探源葛洪神仙思想的哲学根基探源 摘要作为著名的高道,葛洪思想丰富,著述颇众,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系统而详尽地分析了葛洪的神仙思想,认为其思想有着完整的体系和深刻的哲学根基,不赞成认为其神仙思想肤浅的立论。 关键词 葛洪 葛洪神仙思想的哲学根基探源 摘要作为著名的高道,葛洪思想丰富,著述颇众,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系统而详尽地分析了葛洪的神仙思想,认为其思想有着完整的体系和深刻的哲学根基,
2、不赞成认为其神仙思想肤浅的立论。 关键词 葛洪;神仙思想;哲学 中图分类号B2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07)010115一04 葛洪(283-363年),东晋道教思想家,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自号抱朴子。在道教由民间向上层的发展过程中,葛洪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使其在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学界有的是从古代化学这个角度来评价葛洪的,认为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化学家,为我国化学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的是从儒道互补的角度人手来研究他的思想,有的是从俗文学的角度来厘清他在中国俗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的是从其丰富的美学思想来切入的由于葛洪思想非常丰富,因此,
3、多角度、多方位地来研究他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来认识、了解这个著名的高道。笔者试从他思想体系中的神仙思想来谈起,来深入挖掘其神仙思想中所蕴涵的哲学意蕴。 一、神仙思想的论述 神仙思想在葛洪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抱朴子一书中有专章论仙来论述其神仙思想。神仙思想是葛洪整个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他的关于“金丹”、“仙药”、“明本”、“登涉”、“勤求”、“嘉遁”、“逸民”等都是围绕着神仙可期的思想而展开的。道教贵在重生,以能够成为永恒长生的神仙作为思想核心,这对民众的吸引力以及整个宗教体系的完善,都是非常重要的。葛洪认识到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因此,在论仙一篇中,他一一驳斥了来自道教
4、外界的质疑,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神仙确实是存在的。 (一)“万殊之类,不可以一概断之”1 有生就有死,有始必有终,这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并接受下来。葛洪却从现实世界中大量的特例入手,认为有生未必一定死,有始也可以无终。他说: 夫言始者必有终者多矣,混而齐之,非通理矣;谓夏必长,而荠菱枯焉;谓冬必凋,而竹柏茂焉;谓始必终,而天地无穷焉;谓生必死,而龟鹤长存焉;盛阳宜署,而夏天未必无凉日也;极阴宜寒,而严冬未必无暂温也;百川东注,而有北流之浩浩;坤道至静,或震动而崩驰;水主纯冷,而有温谷之汤泉;火体宜炽,而有萧丘之寒焰;重类应沉,而南海有浮石之山;轻物当浮,而牲柯有沉羽之流2。 在大量的实际例子支持下,葛
5、洪认为,对待世上的万事万物,不应一概而论,而是应该看到事物除了具有一般性以外,还具有特殊性。因而,具有特殊性的神仙,是应该存在的,不容质疑的。 (二)“知有之何所索乎,而怪于未尝知也”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且囿于耳、目、鼻、舌等物质器官,因此,人所知、所得就更为有限了。葛洪明确指出,依赖这种有限感官所取得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所谓以指测海,指极而云水尽者也;蜉蝣校巨鳌,白及料大椿,岂能所及哉?”所以,“乃知天下之事,不可尽知。”3但可以通过书籍、史料的记载来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刘向博学,则究微极妙,经深涉远,思理,则清澄真伪,研核有无,其所撰列仙传,仙人七十有余,诚无其事,妄造何为乎?邃古之
6、事,何可亲见,皆赖记籍传闻于往耳。列仙传炳然,其必有矣。”4同时葛洪自己还亲自撰写了神仙传,大力宣扬神仙确实存在的思想。他从广成子、彭祖写起,例举了魏伯阳、李八伯、墨子、阴长生、茅君、张道陵、淮南王、孙登、容成公、葛玄、左慈、河上公、尹轨等不同时期的“神仙”,凡八十四位5。葛洪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论证神仙的实际存在,但其立论点显然有些站不住脚。不管是第一种割裂一般与特殊关系的论证方法本身存在问题,还是第二种方法的以虚构之事来实际对待,这里涉及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史笔与曲笔的关系,都易遭人诟病,落人以口实,认为葛洪的神仙思想是肤浅而不能自圆其说的。但把葛洪的神仙思想放到他整个的思想体系中来分析,可以
7、看到,葛洪的神仙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他所论述的“玄”、“道”、“一”等本体论的范畴。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梢为无焉。以言乎迩, 葛洪神仙思想的哲学根基探源(2) 按仙经以为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气,自然所秉,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识,则心好其事,必遭明师而得其法,不然则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人之吉凶,制在结胎受气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其值圣宿则圣,值贤宿则贤,值文宿则文,值武宿则武,值贵宿则贵,值富宿则富,值贱宿则贱,值贫宿则贫,值寿宿则寿,值仙宿则仙。又有神仙圣人之宿,有治世
8、圣人之宿,有兼二圣之宿,有贵而不富之宿,有富而不贵之宿,有兼富贵之宿,有先富后贫之宿,有先贵后贱之宿,有兼贫贱之宿,有富贵不终之宿,有忠孝之宿,有凶恶之宿,如此不可具载。其校略如此,为人生本有定命14。 在“命定论”基础上,葛洪明确提出要仙、圣分开: 夫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圣人受命,不值长生之道,但自欲除残去贼,夷险平暴,制礼作乐,著法垂教,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匡将危之主,扶亡徵之国。刊诗书,撰河洛,著经诰,和雅颂,训童蒙。应聘诸国,突无凝烟,席不遐暖。其事则鞅掌罔极,穷年无已,亦焉得闭聪掩明,内视反听,呼吸道引,长斋久洁,入室炼形,登山采药,数息思神,断谷清肠哉?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
9、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便可得之,不待多才也。有入俗之高真,乃为道者之重类也。且夫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黄帝先治世而后登山,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15。 在这里,葛洪不仅明确区分了仙、圣的不同,同时还为仙者争得了一席之地,大大提高了修仙者在社会上的地位。 从其思想体系去分析,葛洪所谓“命定论”的思想是建构在他的“玄”、“道”、“一”化生万物的思想基础之上的。“玄”、“道”、“一”产生“气”,“气”包含阴气和阳气,阴气、阳气氤氲变化产生万事万物,人也是如此。因此,人生来就含有阴气和阳气,阴气主杀,表现为不好的思想和行为;阳气主生,
10、表现为好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说,每个人心中善、恶思想都是并存的,正如太平经所说:“万物皆半好半坏”。正是由于人“半好半坏”,因此,成仙的“命定论”思想也就仅仅只能成为一种前提条件,还需要一些必要条件的配合,修仙成真才能成为可能。因此,神仙可期之法,就是按照最高范畴“玄”、“道”、“一”的自然特性,由阴、阳二气返还到那混沌初开的气,进而达到与“玄”、“道”、“一”合一的地步,实现返璞归真。 三、修仙途径的指明 神仙被证明存在,而且有着哲学根基作为神仙思想的理论支柱,葛洪接着就给欲修仙者指明了这样的途径: (一)心性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物无染 “夫人所以死者,诸欲所损也”,要想长生,就要做到“常
11、无心于众烦,而未始与物杂也”16。去除各种利欲的诱惑,尤其是来自感官的刺激:“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17在这里,明显可以看出葛洪继承了老子、庄子的“涤除玄览”、“心斋”、“坐忘”等思想,要求以虚静无物的心,来体悟“玄道”:“人能淡漠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端,则不请福而福来,不禳祸而祸去矣。何者,命在其中,不系于外,道存乎此,无俟 葛洪神仙思想的哲学根基探源(3)父母所生身体,不得私自
12、损毁,不然是为大不孝。如果通过修仙一途,使得自己身体永远长存,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父母来说,不是更大的孝吗?不是比一般的儒生更尽到了孝吗?因此,修仙一事,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符合当时社会的规范和要求的,儒道殊途却在“孝”上走到了一起。 综上所述,葛洪的神仙思想体系表现如下:“玄”、“道”、“一”产生“气”,“气”又分为阴气和阳气,秉不同的“气”而生的人有不同的命运,要改变命运、永远长生,可以通过心性修炼、服食金丹以及力行善事等途径来实现。因此,葛洪的神仙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根基,非一般的牵强之言,而是他整个宗教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234葛洪抱朴子·论仙M上海:
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5,7,8 5葛洪神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1619葛洪抱朴子·畅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3,3 718葛洪抱朴子·道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2,6263 8葛洪抱朴子·明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 9葛洪抱朴子·地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42 10戢斗勇葛洪的“玄”“道”与“一”不是一回事J江西社会科学,1984,(5) 11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50352(“玄道合一”的宗教哲学) 12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M成都: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购物平台商家加盟服务条款合同
- 行政管理考试知识概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灌溉用水高效利用与管理的节能技术报告
- 公共关系中的舆论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创新理念试题及答案
- 市政学在政策制定中的试题及答案
- 水电工程测量技术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考试真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在企业文化中的导入研究试题及答案
- 工程管理中的法务支持与合规实例试题及答案
- 铍箔及铍合金箔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女小学生关于月经的课件
- 2024年中考地理专项复习: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应急广播终端安装施工规范
- 以“蛋白质”为主线的单元境脉设计与教学重构
- 墙面木饰面施工方案
- 案例3 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 奇恒之腑课件
- 《(近)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
- 中建室外景观园林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