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本六上(“伐无道诛暴秦”)同步测试_第1页
鲁教版本六上(“伐无道诛暴秦”)同步测试_第2页
鲁教版本六上(“伐无道诛暴秦”)同步测试_第3页
鲁教版本六上(“伐无道诛暴秦”)同步测试_第4页
鲁教版本六上(“伐无道诛暴秦”)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1(1)繁重的 ;(2)沉重的 ;(3)严酷的 ;(4) 的暴政。1(1)徭役(2)赋税(3)刑法(4)秦二世2(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这次起义的时间是 年;地点是 ;领导人物是 。(3)不久,起义军攻占了 县。陈胜自立为王,建立 政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4)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 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 精神,鼓舞了 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 残暴的统治。2(1)大泽乡起义(2)公元前209 大泽乡 陈胜、吴广 (3)陈 张楚(4)第一 首创 后世 反抗3(1) 年,项羽以少胜多,在 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 率兵直逼咸阳。秦

2、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2) 年, 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西汉。3(1)公元前207 巨鹿 刘邦 (2)公元前202 刘邦 长安例1在历史课上,小文发言说:陈胜、吴广之所以起义,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守途中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才揭竿而起的。如果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解答此题,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秦末农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途中遇雨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答案:题中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1)秦始是滥用民力广建宫殿陵墓。(2)繁重的赋

3、税、摇役和兵役。(3)严酷的刑法,如族诛和连坐。(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以上几点表明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途中遇雨而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因此,如果陈胜、吴广在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也必定会爆发,只不过是时间迟早问题。1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B)A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的残暴C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D那是外来品例2秦亡后项羽、刘邦争夺政权的战争,自汉元年(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前202年),历时共四年余,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对于楚汉战争的性质,有的同学认为“它是陈胜吴广农民战争的继续”;有的同学认为

4、“它是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的斗争”。请谈谈你的看法。点拨:判断战争性质的主要标准,要看双方发动战争的目的及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答案:楚汉战争爆发前秦王朝已经被推翻,项羽和刘邦已经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因此,它已不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从发动战争的目的来看,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皇位而战,所以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 B )A陈胜具有远大的理想 B陈胜等人的反抗精神C王侯将相之间的矛盾 D陈胜想进入统治阶层例3分阅读下面材料,讨论研究后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话是陈胜讲的,含义是什么?。(2)材料反映了陈胜怎样的思想,对当时和以后产生

5、了什么影响?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翻译理解能力。译后概括出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对当时和以后的具体作用即可。答案:(1)材料的意思是壮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2)反映了陈胜冲破旧有观念,认为王侯将相不是天生贵族,普通农民也可称王称帝,领导起义,建立政权的大无畏精神,为历代农民起义树立了榜样。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点,为以后的“布衣将相”局面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3关于秦末农民战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 灭秦以后,他们

6、建立了新兴的西汉王朝A B C D练习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A繁重的摇役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1A2为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望,陈胜在哪里建立张楚政权( )A咸阳B蕲县C陈D大泽乡2C3(2006年,湖北黄冈)秦未及其农民战争时期发生的两个成语故事是( )指鹿为马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 草船借箭A B C D3A点拨:来源于赵高,他指鹿为马。来源于巨鹿之战的战术。4(2006年,湖北襄樊)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D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4A5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

7、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严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C赋税摇役沉重D失去民心5D6(2006年,山东模拟)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6B 7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9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 D公元前202年7B8试从背景、目的、性质和作用等方面比较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战争的不同之处。8秦的暴政激化了案未阶级矛盾,引发陈胜、吴广为推翻秦王朝而进行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秦灭亡以后,新的统治秩序尚未确立,刘邦和项羽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为争做帝王而进行楚汉战争,结果刘邦取胜,建立了西汉王朝。9阅读下列材料

8、: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 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殊”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是否有联系?9点拨: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泰的暴政的表现。材料三中的口号最陈胜、吴广起义的重要标志。材料、材料二是材料三的原因。答案:(1)反映了秦朝赋税、逐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2)陈胜,

9、为了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3)有联系,正是由于秦的统治残酷,激起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10(探究题)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亲自到鸿门谢罪,表示服从。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从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2)查阅史记·项羽本纪,看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10(1)鸿门宴。项庄舞剑,

10、意在沛公。(2)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秋毫不犯、不拘小节、沐猴而冠、暗渡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11(创新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池城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

11、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 (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思考并回答:(1)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从项羽的失败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11点拨:材料反映了项羽、刘邦有不同的心理,导致了两人用人方面的差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从对比中,可总结出一些取得成功的因素。答案:(1)骄傲自大、妒贤嫉能、不善于用人、失去民心等。(2)从谦受益,满把损的角度来谈即可。12认真观察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渔阳、巨鹿、咸阳、陈、大泽乡,各发生了什么事件?(2)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何意义?12(1)图中渔阳是900多穷苦农民被征发成守长城的地点;巨鹿是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地点;咸阳是秦的都城;陈是陈胜称王建政权的地方;大泽乡是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地方。(2)图中箭头表示的是陈胜在陈建立政权,派主力向咸阳进军,直到咸阳附近,而被秦镇压。(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