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梁集中学2015年度高三复习梯级演练·强技提能36【双基题组】1.(2013·合肥模拟)为了减轻大气污染,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即2NO(g)+2CO(g)2CO2(g)+N2(g)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CO的转化率C.使用高效催化剂,提高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D.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2.(2014·南昌模拟)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
2、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B.C.D.3.某温度下,反应2A(g)B(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A)/c(B)=b,下列叙述正
3、确的是()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B.若a=b,则B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b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a>b4.(2013·莱芜模拟)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I-(aq)(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aq)H<0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4、)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高考题组】1.(2013·安徽高考)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MgO(s)+CO2(g)+SO2(g)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xyA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C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D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CO的转化率2.(2012·重庆高考)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
5、)H1<0x(g)+3y(g)2z(g)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3.(2012·江苏高考)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
6、的是()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 2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4.(2013·海南高考节选)(3)CuBr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Br2(s)2CuB
7、r(s)+Br2(g)H=+105.4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将过量CuBr2于487 K下加热分解,平衡时p(Br2)为4.66×103Pa。如反应体系的体积不变,提高反应温度,则p(Br2)将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如反应温度不变,将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一倍,则p(Br2)的变化范围为_。5.(2013·新课标全国卷节选)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H1=-90.1 kJ
8、·mol-1;()CO2(g)+3H2(g)=CH3OH(g)+H2O(g)H2=-49.0 kJ·mol-1;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H3=-41.1 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4=-24.5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2)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_。(3)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
9、n-Al-O和Al2O3),压强为5.0 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真题拓展】1.(2013·大纲版全国卷)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2.(双选)(2013·上海高考)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产物B
10、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1 mol 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3.(2011·北京高考)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 min末,CH3COCH3的>1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
11、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14.(2011·山东高考节选)(1)已知NO2(g)+SO2(g)SO3(g)+NO(g)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
12、>”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答案解析【双基题组】1.【解析】选A。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即意味着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正确。B项,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的转化率降低,错误。C项,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错误。D项,随着反应向右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将减小,错误。2.【解析】选D。C(s)+H2O(g)CO(g)+H2(g),当增加碳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移动,不对;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不对;如果同时改变其他条件,平衡不一定向气体体积
13、减小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平衡可能发生移动,错误。【误区警示】(1)不要将平衡的移动和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速率发生变化,平衡不一定移动;但平衡移动了,则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2)不要将平衡的移动和浓度的变化混同起来。例如:不要以为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浓度一定减少,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等。(3)不要将平衡的移动和反应物转化率的提高混同起来。不要以为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就一定提高。3.【解析】选B。A项中增加B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a,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b<a,C错误;若保持温度
14、、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则a<b,D错误。4.【解析】选B。温度越高,c()越低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A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时I2的转化率更高,故B项错误。C项,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c()未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此时不是平衡状态,反应应继续向右进行,所以v(正)>v(逆),C项正确。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加固训练】(2014·济宁模拟)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2H2(g)CH3OH(g),其
15、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甲醇物质的量n(CH3OH)-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300时,0t1min内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为mol·L-1·min-1D.A点的反应体系从300升高到500,达到平衡时减小【解析】选C。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达到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故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错误;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为n1mol,甲醇的浓度是n1mol
16、÷2 L=mol·L-1,故v(CH3OH)= mol·L-1·min-1,C正确;A点的反应体系从300升高到500,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大,故达到平衡时增大,D不正确,答案选C。【高考题组】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该反应的特点: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且有固体参加与生成。【解析】选A。该反应为正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而容积不变,所以密度增大,A正确;增加CO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增大,CO的转化率会减小,故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会减小,B错误;
17、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错误;因MgSO4为固体,增加其量,对平衡没有影响,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2.【解析】选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给体系减压,扩大体积,各物质浓度减小,且第2个反应逆向移动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导致第1个反应逆向移动,使c的浓度减小,所以A错误;等压时,通入z气体,相当于扩大体积,第二个反应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放热,温度升高,B项正确;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对反应体系无影响,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项正确;等容时通入z气体,反应平衡左移,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大,D项正确。3.【解析】选C。A项,前50 s,v(PCl3)=0.001 6 mol·L-
18、1·s-1(注意体积),A项错误;B项,250 s后,化学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1 mol·L-1,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吸热,H>0,B项错误;原条件下平衡时,c(PCl5)=0.4 mol·L-1,c(PCl3)=c(Cl2)=0.1 mol·L-1,所以K=0.025,当加入1.0 mol PCl5、0.2 mol PCl3、0.20 mol Cl2后,Qc=0.020,K>Qc,平衡正移,C项正确;D项相当于在题干所给条件下,用2
19、.0 mol PCl5进行实验,相对于1.0 mol PCl5平衡将向生成PCl5的方向移动,所以PCl3转化率将大于80%,D项错误。4.【解析】(3)CuBr2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使n(Br2)增大,同时由于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所以p(Br2)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当温度不变反应体系体积增加一倍时,p(Br2)变为原来的一半,但由于增大体积时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n(Br2)增大,所以p(Br2)大于原来的一半,由于CuBr2是固体,所以改变体积后压强小于或等于原来的压强。答案:(3)增大2.33×103Pa<p(Br2)4.66×103P
20、a5.【解析】(1)二甲醚合成反应()消耗甲醇,使甲醇合成反应()平衡右移,CO的转化率增大。二甲醚合成反应()生成的水,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消耗部分CO。(2)()×2+()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4H2(g)=CH3OCH3(g)+H2O(g),所以其H=-90.1×2+(-24.5)kJ·mol-1=-204.7 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4H2(g)=CH3OCH3(g)+H2O(g) H=-204.7 kJ·mol-1;也可以用()×2+()×2+()求。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
21、少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右移,反应物转化率增加,产物产率增加;增大压强,使反应物浓度增加,则反应速率增大。(3)根据图像,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主要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答案:(1)二甲醚合成反应()消耗甲醇,使甲醇合成反应()平衡右移,CO的转化率增大;二甲醚合成反应()生成的水,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消耗部分CO(2)2CO(g)+4H2(g)=CH3OCH3(g)+H2O(g)H=-204.7 kJ·mol-1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右移,反应物转化率增加,产物产率增加。增大压强使反应物浓度增加,则反应速率增大(3)反应放热,
22、温度升高,平衡左移【真题拓展】1.【解析】选D。该反应气态物质反应前后总物质的量不变,减小体积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产率不变,B项错误;增大X物质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2.【解析】选B、C。因A为固体,不受压强影响,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g)恢复到原平衡时的浓度,与B的状态无关,A错误;根据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平衡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A和C的物质的量相等,B正确;恒容条件下,加入B,若B是气体,则平衡逆向移动,若B是固体或液体,则平衡不发生移动,C正确;若开始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1 mol C,由于B和C不能完全转化,因此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D错误。3.【解析】选D。由图像可知,a曲线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比b曲线多,b曲线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快,温度高,A错误;不论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20对应的反应速率大于0,故<1,B错误;升高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由图像可知达到平衡时从a曲线到b曲线,CH3COCH3转化分数降低,即升高温度,平衡左移,降低平衡转化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窗帘店合作合同协议
- 清洁服务类合同协议
- 湖南集体劳动合同协议
- 窗帘订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渣场承包租赁合同协议
- 火锅店铺转让合同协议
- 精密仪器售后合同协议
- 消防装饰公司合同协议
- 消防水管出售合同协议
- 窗口商铺出租合同协议
- 2025年江西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含答案
- 课题申报书:“四新”建设背景下教育创新与课程数字化实践研究
- 年加工2万吨再生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公司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4篇)
- 2025年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50篇
- 【MOOC】外国教育史-河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