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液联用三黄胶囊对腹部术后肠粘连形成的影响_第1页
双黄连注射液联用三黄胶囊对腹部术后肠粘连形成的影响_第2页
双黄连注射液联用三黄胶囊对腹部术后肠粘连形成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黄连注射液联用三黄胶囊对腹部术后肠粘连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和三黄胶囊的抗炎、促进肠蠕动作用及对肠粘连形成的影响。方法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三黄胶囊或两者联用对山莨菪碱所致小鼠肠蠕动减慢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模型、大鼠肉芽肿模型及大鼠肠粘连模型的作用。结果 三黄胶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可显著促进小鼠小肠蠕动(P<0.05 );而双黄连注射液对小肠蠕动无明显影响。双黄连高剂量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对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作用(P<0.05);三黄胶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三黄胶囊及双黄连组与模型组比较,

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三黄胶囊加双黄连组抑制大鼠肠粘连作用最明显(P<0.05 );三黄胶囊单独应用也有一定作用,而双黄连注射液单独应用对粘连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结论 三黄胶囊对小鼠小肠蠕动具有促进作用,双黄连注射液及三黄胶囊均可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双黄连注射液与三黄胶囊联合用药可明显抑制肠粘连的形成。【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液;三黄胶囊;炎症;肠蠕动;肠粘连【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and Sanhuang ca

3、psule on the inflammatio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nsmit, and the postoperative adhesion.Methods The in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uced by acetic acid model in mice, the granuloma formation in subchronic inflammatory model in rats,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nsmit in intestinal paralysis mice, and

4、 the postoperative adhesion in rat model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Sanhuang capsule could accelerate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nsmit, both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and Sanhuang capsule may inhibit acute inflammation and the granuloma formation, coadministration of Shuanghuanglia

5、n injection and Sanhuang capsule could attenuate the postoperative adhesion.Conclusion It suggested that coadministration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and Sanhuang could attenuate the postoperative adhesion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and promoting gastrointestinal transmit.【Key words】 Shuanghuanglia

6、n injection, Sanhuang capsule, inflammation, gastrointestinal transmit, postoperative adhesion人体胃肠道的运动承担食物及胃肠道内容物在消化道中有序的转运、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泄等重要生理功能。完整的胃肠运动功能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除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副交感神经外,肠神经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神经系统,没有高级神经系统的控制亦可完成胃肠功能的调控。完整的胃肠结构对胃肠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对胃肠动力影响很大,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由于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应激状态,以及手术所导致的消化道结

7、构和功能改变,术后常可发生各种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变化。不同部位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 对,几口就没了术后肠粘连至今仍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外科难题。近来的研究报告指出,曾经历过腹部手术的病人90%100%发生术后肠粘连1。多年来人们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目前临床上仍无满意的预防术后肠粘连的药物2。肠粘连的发生与手术后的腹腔渗出及肠蠕动过弱有关,减少渗出或改善蠕动,可减少粘连的发生。本研究从临床实际出发,根据中医理论, 通过大鼠肠粘连模型,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及三黄软胶囊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证明合理使用中药可有效防治腹部术后肠粘连的发生,为其防治提供切实可行

8、的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对肠蠕动减慢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 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分6组,其中5组每只灌服1.5mg/ml消旋山莨菪碱混悬液0.5 ml,造肠蠕动减慢模型,另1组为空白对照组。造模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于给消旋山莨菪碱混悬液后1 h,灌服三黄混悬液或吗丁啉混悬液;吗丁啉混悬液浓度为1 mg/ml,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0.4 ml/20 g。于第2天给药后禁食不禁水,第3天给消旋山莨菪碱混悬液后1 h,分别灌服三黄混悬液与 1 mg/ml吗丁啉混悬液、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0.4 ml/20 g,给药后20 min灌服5%

9、的活性炭混悬液0.5 ml,20 min后处死小鼠,剖腹取出肠管,测量幽门至活性炭前沿的距离作为活性炭肠内推进距离,测量幽门至盲肠的距离作为全肠长度,按下式计算:活性炭推进率=活性炭肠内推进距离(cm)/全肠长度(cm)×100%。双黄连为静脉给药,实验方法同上。各组活性炭推进率采用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1.2 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小鼠60只,雄性,体重1921g,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给药体积0.20 ml/20 g,静脉给药后立即给小鼠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口服给药后1小时给小鼠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给药体积0.20 ml/20 g。随即腹腔注

10、射1.0%的醋酸0.20 ml,20 min后处死小鼠,吸取6.0 ml生理盐水,注入腹腔,轻揉腹部,吸取腹腔液,离心(3000 r/min,10 min),于59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值,进行组间t检验。1.3 对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大鼠乙醚麻醉,肩胛部皮肤碘酊消毒,酒精脱碘,肩胛间切1 cm的切口,止血钳钝性分离两侧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口两侧皮下各植入消毒棉球一个(重19.820.2 mg),缝合切口。手术当日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组隔日肌肉注射给药一次,给药剂量10 mg/kg,给药体积0.4 ml/100 g;生理盐水组及EMD给药组,每次给药体积0.4 ml/100 g。一周后脱臼

11、处死,取出棉球,剔除脂肪组织,70烘24 h,称重,减去棉球原重,即为肉芽肿重量,进行组间t检验。1.4 对大鼠肠粘连的影响 动物禁食 16 h,以10%水合氯醛腹腔内麻醉。麻醉体积:0.35 ml/100 g,麻醉后将大鼠仰卧固定于手术板上,腹部脱毛,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取下腹部正中长约2 cm切口,提出盲肠,置于干纱布上约 5 min ,使浆膜干燥 ,以解剖刀片轻刮整个盲肠浆膜10遍 ,造成轻度渗血,以止血钳用同样力度夹小肠两下,再滴入无水酒精于创面上。分两层以10丝线关腹 ,随机分组,随后立即给药,分笼饲养。双黄连组、三黄组分别注射或灌服,每天给药一次,灌服给药体积0.4 ml/100 g ;双黄连加三黄组第1天注射双黄连,第2天给予双黄连和三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隔天给药,剂量10 mg/kg,给药体积同给药组。术后第7天处死,腹部取“n”形切口开腹 ,分别进行粘连程度分级评分。观察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