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_第1页
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_第2页
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_第3页
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LJP)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LJP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12周后,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TG 、TC、LDL-C、HDL-C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取血后分离主动脉,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LJP能显着降低血清TG 、TC、LDL-C及MDA水平

2、,增高HDL-C水平和SOD活力,并呈剂量依赖性。主动脉HE染色病理观察显示,LJP给药组主动脉内皮脂质沉积较模型组少见。结论:LJP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抗氧化作用有关。 【关键词】  海带多糖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大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LJP) on experimental atherosclerosis in r

3、at. Methods: Sixty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normal control, model control, simvastatin, LJP low dose, middle dose and high dose groups. All the rats were administered for 12 weeks , 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carotid arteries of rats, and the levels of TC , TG, HDL-C , LDL

4、-C ,SOD and MDA in serum were measured by biochemical method. After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 the aorta sample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bodies, and then they were HE stained for the pathologic observation. Results: Data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vels of TC, TG, LDL-C and MDA were dec

5、reased remarkably and the levels of HDL-C and SOD were increased in LJP group, which showed a dose-dependent effect. The result of HE staining suggested that the lipid deposits on aortic endothelium in LJP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model group. Conclusion: LJP has preventive effect on the experi

6、mental atherosclerosis among the high cholesterol-fed rats. The anti-atherogenic effect of LJP seem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regulating plasma lipid profile , and anti-oxydation.Key words Atherosclerosis; 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 Lipid level;  Superoxide dismutase; Malondiadehyde; R

7、at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根据其形成的机制,结合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研究表明1,AS的治疗应该是一种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炎、抗免疫、抗血栓形成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药物都应有抗AS的作用。目前用于临床抗AS作用疗效高的西药,一般不良反应较多且价格昂贵,长期使用患者不能耐受,因此开发来源广泛、副作用较低的抗AS药物成为热门课题。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属海带目海带科,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且种植广泛的大型褐藻。褐藻细胞壁主要由岩藻糖硫酸酯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半乳糖、木糖、甘露糖。近年来研究表明,海

8、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 LJP)具有抗凝血、调节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目前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讨较少。本实验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预防性给予不同剂量LJP,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1   材料和方法1.1   药品和试剂   LJP(常州神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508002,含量20%);胆固醇,购于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060222;胆酸钠,购于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060301;丙基硫氧嘧啶,上海复星朝

9、晖药业有限公司产,批号:060126;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产,批号:06011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1.2   实验动物   SD大鼠,体重180200 g,SPF级,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K(苏)2002-0022。1.3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给药  60只SD大鼠在实验室用普通饲料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笼喂养同时预防性给药。动物分组:(1)正常对照组;(2)模型组;(3)LJP低剂量组(250 mg

10、·kg-1·d-1);(4)LJP中剂量组(500 mg·kg-1·d-1);(5)LJP高剂量组(1000 mg·kg-1·d-1);(6)阳性药对照组(辛伐他汀2 mg·kg-1·d-1)。除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外,其它各组均予高脂饲料(由胆固醇2%、胆酸钠0.5%、丙基硫氧嘧啶0.2%、猪油10%、白糖5%和基础饲料82.3%组成)喂养。海带多糖和辛伐他汀均用生理盐水配成混悬液,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给药量为1 ml/100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称大鼠体重1次,以调整给药剂量。开始给药时,

11、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VitD3 70万IUkg。1.4   血脂测定   SD大鼠持续给药12 周后,经颈动脉取血3 ml,待血液自凝后,3000 rpm,15 min,取血清,采用日产日立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C、TG、LDL-C、HDL-C水平。1.5   抗氧化指标检测   SD大鼠持续给药12周后,取血清,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总SOD活力,TBA法测定MDA含量。1.6   病理组织学观察   从主动脉弓起始部至腹主动脉髂前分叉处取下

12、主动脉, 用4%多聚甲醛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后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学变化。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海带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见表1。给药12周,海带多糖中剂量组对血清TC和LDL-C有降低作用,但无统计学意

13、义(P0.05);低剂量组对各指标亦有一定作用(P0.05)。22   海带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SOD、MDA的影响   见表2。与模型组相比,LJP低剂量虽能降低血清MDA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JP各组血清SOD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海带多糖对高脂诱发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组织学影响  见图1。由图1可见,正常组动脉血管壁结构清晰、内皮细胞连续完整无脱落;模型对照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下见大量脂质沉积及胆固醇结晶,中膜萎缩;阳性对照组内膜结构基本完整,未见明显脂质沉积及胆固

14、醇结晶;海带多糖给药组动物血管内膜较光滑,偶见内皮细胞缺失,内皮下见少量脂质沉积及胆固醇结晶。3   讨   论脂质代谢紊乱或脂蛋白组成异常是A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观察血清TC、TG、LDL-C和HDL-C的变化,是判断A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药物是否具有抗AS的主要指标。大量资料表明,血浆中过高水平的TC、TG及富含它们的LDL、VLDL能促进AS的形成和发展,并与AS的病程发展呈正相关;而HDL与AS的病程发展则呈负相关46。本实验结果显示,LJP高剂量预防性给药能显着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及升高血清HDL-C的水平,且对HD

15、L-C的升高作用明显高于对LDL-C的降低作用,提示LJP调节血脂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HDL-C水平、促进游离胆固醇的转运来完成的,但目前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AS与许多因素相关,其中与自由基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血脂和AS均可引起自由基代谢紊乱,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产生大量自由基。过多的自由基通过介导LDL氧化、促进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磷酸化及转录因子活化而激活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变内皮细胞的功能,使单核细胞向血管壁浸润并释放炎性分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移行和发生炎性免疫反应,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7,8。SOD是体内抗氧化系统中重要的酶,可以

16、歧化氧离子,并进一步转化为水和氧气,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免受自由基损伤,它对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OD活力的高低间接反映了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而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一般是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开始,通过检测体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MDA,可以间接了解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伤。本实验通过对大鼠血清SOD、MDA的检测可以发现:未给予LJP的模型组大鼠血清总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DA明显升高;而预防性给予LJP各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活力增加,MDA水平降低,提示LJP可以发挥其抗氧化能力,提高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少了自由基对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首先在这一环节抑

17、制了AS的发生发展。【参考文献】  1 杨永宗,主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20.张 伟,李 锋,王玉琴,等.二苯乙烯苷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5):516-520.廖建民,沈子龙,张 瑾. 海带多糖中不同组分降血脂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 ,33 (1) :55-57.山丽梅, 赵艳玲, 张锦超,等.新化合物PPVP 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3):255-258. 欧阳静萍, 王保华, 刘永明,等. 阿魏酸钠对高脂血症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 (2) :207-210.Assmann G, Nofer JR.Atheroprotective effects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sJ. An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