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计算方式_第1页
沙质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计算方式_第2页
沙质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计算方式_第3页
沙质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计算方式_第4页
沙质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计算方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沙质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计算方式            摘要:当今众多推移质计算公式,其成果都与实际难符。本文对泥沙统计理论建立的单宽输沙率公式、给各符号的确定方法进行了优选,只需根据水文站日常测验中得到的有关资料,即可求出单宽输沙率的沿河宽分布曲线;沿河宽积分,则可求得相应断面推移质输沙率。本方法与各家公式对比,其成果接近恩格隆公式,经长江三个站实测资料验证,实际误差与当前测验精度一致。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特征粒径 泥沙统计理论 特征概率 起动流速  1 前言由于

2、推移质测验很困难,迄今为止实测资料为数有限;为满足实用需要,一般都致力于计算方法的研究与选择。目前经验 、半经验的推移质计算公式已不下数十个, 因都未考虑横向分布上的强烈不均匀性,所以,计算的成果都与实际相差较大,难于满足实用要求。受泥沙统计理论的启示,取各家研究成果之所长,先对推移质计算中各因子优选,从而优化了单宽输沙率公式。其中推移层厚度随水力因素确定,水流强度和摩阻流速由实测流速参数决定,使计算成果更能符合实际。根据水文站日常测验资料中取得的垂线位置、水深、流速、床沙颗粒级配等资料,就可分别求出各垂线的单宽输沙率,确定其沿河宽分布曲线。再经数学方法处理,沿河宽积分,即能算得全断面推移质输

3、沙率。本方法经单线资料与恩格隆、爱因斯坦、梅叶-彼德等计算成果对比,与恩格隆式接近,大于爱因斯坦与梅叶-彼德两式。与长江有关站断面实测成果对比,基本接近,具有实用意义,为间接法测推移质取得了新的经验。2 单宽输沙率公式的选择泥沙统计理论,是当今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研究推移质运动的工具2。但在确定输沙模式时,彼此还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的甚至还涉及到不同的概念3。尽管如此,而在公式的结构上,则可以综合为以下通用形式qb=Asm0MDP1L/P2t(1)式中P1、P2为特征概率,L为特征长度,t为时间,D为特征粒径,M为沙层运动高度(以特征粒径的倍数计),m0为面密实系数,A为系数;s为泥沙容重,qb为单

4、宽输沙率。3 特征参数的确定式(1)中,A是体积系数/6与面积系数/4之比,等于2/3。窦国仁试验结果,面密实系数m0=0.4。s一般沙质河床可取2650kg/m3。对非均匀沙选用床沙组成中哪一级粒径为代表粒径,各家标准不一致。根据沙质河床的特性及试算的反复研究验证,确定取床沙的D80作为特征粒径D。其他几个参数是经过以下讨论后确定的。3.1 速度L/t的确定L/t 是泥沙运动的特征速度,仍采用简化后一般通用的颗粒平均滚动速度公式Vs=Vb-Vbc(2)    2007-04-23      &

5、#160; 式中Vs推移质平均运动速度, Vb河底流速, Vbc时均颗粒起动流速。关于Vb及Vbc的确定,则采用窦国仁公式2b=8.5/6+2.5lnd/KsV(3)bc=1.09s-/gD+0.19(gd+K/D)1/2(4)式中 Ks按以下方法确定;当 D0.5mm,Ks=0.5mm,当D>0.5mm时Ks=D =0.213×10-4cm,k=2.56cm3/s2, s=2650kg/m3; =1000kg/m3bc=1.0916.1865+0.000000397d+0.0000004864/D1/2(5)式中 均以m为单位,d为垂线水深, V为垂线平均流速。3.

6、2 u*及的确定摩阻流速u*及水流强度可通过实测值计算,但在平原河流上,使用实测比降J值很不理想,水尺间距短了精度低,长了又缺乏代表性,很多站都没有比降观测项目,进行横比降观测的站就更少,为此用实测流速反算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勃兰特流速分布公式为:V=5.75u*lg(30.2d/)+5.75u*lg,令a=5.75u*lg(30.2d/),b=5.75u*,则可简化为:V=a+blg,即u*=b/5.75(6)式中a,b为简化流速参数,Vi为测点流速,为从河底起算的测点相对水深,为河底糙度。因为=wdJ/(s-w)D=dJ/1.65D式中w为水的容重,s为泥沙容重,以u*=与式(1)进行对比

7、,其中。为此恩格隆曾将P=6/B(-c)/P(一)式,改为P=1+/6B/-c4-1/4 P(二)式。前文提到P=P1/P2=P1/1-P1,由于P是P1的组合值故认为P值可大于1。文献1指出,P(一)式的恩氏成果与其他几家公式比较一致。 而用P(二)式的成果,在高输沙时,偏小甚多,明显不合理。这也旁证了P大于1的合理性。再一个问题是,P 的表达式是什么?根据文献1提供的如图1的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后, 发现恩氏的表达式与资料不尽相符。 P(一)式上部分太偏大,P(二)式受P不能大于1这个概念的束缚,上部又有点偏小。为此,将P(二)修正为    2007-04-23        P=1.18(-0.19)0.22(8)当0.1942 时 P=6/B(-c)=2.3873(-0.046)(9) 式中B=0.8,c=0.046,其余符号意义同前,适线情况如图1。 3.4 泥沙运动层高度M的确定对推移层厚度,各家都以代表粒径的倍数表示,已有公式中,多用一个固定值。我们认为它是一个随水流条件而变的函数,表达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