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食蟹猴糖尿病模型的研究_第1页
建立食蟹猴糖尿病模型的研究_第2页
建立食蟹猴糖尿病模型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立食蟹猴糖尿病模型的研究作者:徐传磊,陈艳明,徐志勇,卢起,徐勤,沈逸萍,苏俊芳,龙艳【摘要】 【目的】建立食蟹猴糖尿病模型,并确定诊断标准。【方法】选用雄性食蟹猴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剂量为45mg/kg)法造模,正常对照组一次性静脉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剂量为45mg/kg);观察造模前后各组猴的摄食量、饮水量、尿量、体质量变化,检测各组尿糖、空腹血糖、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b)的变化,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模型组摄食量、饮水量及尿量显著增加,体质量、肽含量显著下降(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无显著变化(

2、);造模后第周空腹血糖升高,尿糖由阴性变为“+”;第周出现糖耐量异常,第周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阳性;胰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萎缩、纤维化,而正常对照组胰腺组织无病理改变。【结论】成功建立型糖尿病食蟹猴模型。 【关键词】 糖尿病;胰腺病理学;疾病模型,动物;食蟹猴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有诱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转基因糖尿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等,目前主要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但是造模动物多选用大鼠,较少选用大动物尤其是灵长类1。国外有STZ诱导青年恒河猴糖尿病的报道,国内仅有例报道并且也选用青年恒河猴2-8。本实验采用另一种常用灵长类动物食蟹猴,以STZ化学损

3、伤建立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分组食蟹猴8只,均为雄性,体质量分别为913、965、987、992、1023、1035、1065、1123kg。由广东高要康达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粤)2004-2009,随机分成2组,即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12主要试剂与仪器链脲佐菌素(STZ)为Sigma公司(美国)产品;500g/L葡萄糖注射液由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921;尿糖试纸由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批号:6C29;测利得超值型血糖仪(厚美德公司);PHS2C精密级数字式酸度计(上海);Ex3600全自动生化仪(英国)

4、;TDL5000B型低速冷冻多管离心机(上海);JA2103型电子天平(上海)。 13糖尿病模型制作模型组禁食16h后一次性静脉注射STZ(临用前用01mmol/L、pH 4245柠檬酸缓冲液配成10mg/L浓度),剂量为45mg/kg;正常对照组禁食16h后一次性静脉注射01mmol/L、pH 4245柠檬酸缓冲液,剂量为45mg/kg。 14检测指标9-11造模后7周内每日观察并记录摄食量、饮水量、尿量、精神状况;每3d称量体质量1次。每周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第1、4、5周检测糖耐量;第1、7周检测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实验结束后对动物实施安乐死,并取胰腺做组

5、织病理学检测。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21各组造模前后摄食量、饮水量、尿量及体质量变化比较表1结果表明,模型组在造模后均出现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摄食量、饮水量、尿量显著增多,体质量显著下降(均),正常对照组造模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 22各组造模前与造模后7周C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变化比较表2结果表明模型组C肽含量显著下降(),而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无显著变化()。 23各组造模前后血糖、糖耐量变化比较表3结果说明模型组造模后第2周空腹血糖升高,第7周空腹血糖显著上升(),造模后第5周出现糖耐量异常。 24各组造模前后尿糖、GADAb变化比较表

6、4结果说明模型组造模后尿糖变为强阳性,GADAb造模后变为阳性。 25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图1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萎缩、纤维化,正常对照组胰腺组织无变化。表1各组造模前与造模后周摄食量、饮水量、尿量及体质量变化比较3讨论 31所造模型相对于以往模型的优势国内研究显示通过给7只青年恒河猴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30、45、60mg/kg),实验组的7只猴在给药1月后摄食量、饮水量、排尿量才明显增加,低、中剂量组在96h后才成模,高剂量组虽然较早成模,但该组猴逐渐出现行动困难,反应迟钝,视力下降,面部浮肿,食欲降低,嗜睡等严重症状。虽然给予动物胰岛素皮下注射50U/d,终于在成模后176

7、d死亡 2-5。本研究给4只食蟹猴静脉注射STZ 45mg/kg,早在给药后第4周就出现了摄食量、饮水量、排尿量的明显增加,给药后第2天即发现动物尿糖阳性,第3天的空腹血糖浓度开始呈持续性升高。 32糖耐量时间点的选择从猴糖耐量检测时间点看,彭芳等9在借助糖耐量从猕猴中筛选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时,仅选择了0、90min 2个时间点,未能反映动物血糖下降的趋势。蒋绿芝等3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恒河猴糖尿病动物模型,检测糖耐量时选择了0、5、10、20、30、60、90min,漏掉了120min这一重要的时间点,而120min血糖在人类糖尿病诊断标准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本研究的糖耐量检测选择了时间点0

8、、30、60、90、120min检测糖耐量,反映了血糖下降趋势,并记录了重要的120min血糖值,综合了以上两种时间点选择的优势。 33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制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GAD是最早出现的自身抗原,在新诊断的型糖尿病病人中,6080可检出GAD抗体,高者达9610-11。长期以来,动物糖尿病的血糖标准各文献报道不一致,多为111167mmol/L之间,尚未见关于食蟹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相关报道。王济等12建立中国地鼠自发性遗传性糖尿病,若3次或3次以上非空腹血糖均67mmol/L确定为糖尿病地鼠。陈晓丽等13用四氧嘧啶注射Wistar大鼠造模,隔夜禁食12h,测尾静脉血糖78mmol/L确

9、定为糖尿病。李晶等14用四氧嘧啶诱发大白兔糖尿病模型,以注射后48、72h血糖值100mmol/L确定为糖尿病。戴自英等15认为糖尿病模型血糖值标准为:连续2d血糖值超过111mmol/L或葡萄糖耐量实验时,120min血糖仍未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贾雪梅等16的研究报道,小鼠血糖升高至145278 mmol/L,高血糖状态持续3周以上者确定为糖尿病小鼠模型。本实验结果显示,在空腹血糖维持在高水平的同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摄食、饮水和尿量增加即“三多”均表现很明显,尿糖也一直维持“”的水平,静脉糖耐量实验中2h 空腹血糖100mmol/L。故在制订食蟹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时候,空腹血糖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10、指标,同时通过对人类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研究,糖耐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经抽样调查,食蟹猴正常空腹血糖为(510士189)mmol/L。综上所述,参照猴正常空腹血糖,可以判定动物已成模,且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80mmol/L且持续3周以上(空腹指至少8h未进食);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00mmol/L。具有以上2条之一皆可视为动物已患有糖尿病,若动物C肽下降(检测C肽水平能准确反映出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17)、GADAb变为阳性,则可认为此糖尿病为型。当然,本试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以下解决办法:在给动物注射STZ后48h内每4h检测1次血糖,如发现有异常即视情况注射胰岛素或葡萄糖;作为判断动物成模的重要指标,血糖和尿糖的关系以及何时出现异常尚未明确,所以建议在今后的试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