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_第1页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_第2页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_第3页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_第4页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 一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开展简史近几十年来,数学有了飞速的开展:新的数学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数学方法不断出现;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已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对之进展改革。因此,在国外比较广泛地开展起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场。有些国家提出了改革意见,拟订了改革方案,进展了小规模试验。例如,1956年英国就有人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应是给儿童打好有关数量和空间方面的数学思维的根底。1958年美国伊利诺大学算术方案,就涉及到解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函数、运算定律等问题。六十年代初

2、,有些国家开场了较大规模的改革。1963年美国召开坎布里奇会议,提出中学毕业的数学程度要到达当时大学三年级的程度。在这之后,小学数学出现了各种改革方案,编出很多新数学课本。例如学校数学研究组编的SMSG小学数学课本,当时有很大的影响。1964年在英国也有人提出要使小学数学现代化,以后编出SMP等小学数学课本。1967年苏联分别公布了13年级小学和410年级改革的数学教学大纲,并从1969年起换用新的小学一年级课本。1968年日本公布了用现代数学观点修订的小学算数教学指导要领,并从1971年开场施行。1970年法国也公布了改革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此同时,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进展了改革。以后,小学

3、数学教材改革扩展到第三世界国家。1978年在苏丹还专门召开了第三世界国家数学开展国际讨论会,着重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内容等问题。二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主要特点各国改革的步子大小不尽一样,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再加上各国小学的学习年限长短不一,小学数学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下面就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主要特点做一简单介绍。一改变传统的算术、代数、几何分科的方法,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把原来中学的一些代数、几何知识下放到小学。在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方面,很多国家删去较复杂的整、小、分数四那么计算。例如,整数乘、除法一般只学到乘、除数是三位数的;分数的分母一般不超过10,法国

4、小学只讲到分数乘法。比例也加以简化,如美、苏、法等国只讲正比例,日本只讲正、反比例概念。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除苏、日两国保存较多外,其他国家都比较简单。在增加的内容方面,比较普遍地引入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简单的正、负数计算。苏联一年级就引入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一步应用题,五年级学完有理数四那么计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美国讲到正、负数加减法,还讲了简易不等式、指数、幂、平方根等;日本只出现正、负数概念。各国还比较普遍地增加几何形体的认识和一些图形的性质。例如,美、日、苏等国都讲了图形的全等和相似、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平移和直角坐标等,并讲了简单的尺规作图。美国还讲了圆弧、弦、圆周角、椭

5、圆等,日本还直观地介绍了空间的直线、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等。二增加或浸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内容。多数国家从一年级起就结合认数和计算,通过韦恩图直观地引入集合的初步概念。美、法、联邦德国等国在一年级就出现了集合、子集等名称;联邦德国在二年级就介绍了表示集合、属于等的符号,美、日、苏等国也分别在三、四、五年级介绍了这些符号。许多国家通过各种直观形式,引入了函数、关系、映射等思想。如英、法等国在低年级讲加、减法时就配合横式出现以下形式:美、日等国还结合比例等问题出现简单的函数图象。较多的国家结合日常生活或游戏介绍概率、统计等初步知识。如美、日、英、法等国都讲了通过试验或用分数乘法求概率,有的还分

6、别介绍了搜集资料、数据处理、作频率分布表和求平均数、中数、众数等。此外,美、英、法等国还讲了2、3、4、5等进位制及其简单加、减法,简单的流向图和逻辑语句等。三用构造的思想处理传统的数学内容,强调用现代数学的根底概念如集合、运算、关系和映射等把小学数学的内容也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美国的一套小学数学课本在序言中明确指出:“强调概念、构造、准确语言和演绎方法。许多国家的课本都用集合观点来讲传统的算术和几何图形的概念。美、英、法、联邦德国、苏联等国在一开场讲加法、乘法时就引入运算定律,以后讲四那么计算时都用运算定律推导出计算方法。例如:23×4= 20+3×4=20×

7、4+3×4=80+12=92。四强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数学术语和符号,为进一步学习打根底。如苏联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应该使儿童简单而又自然地掌握数学术语,并在一年级一开场就出现“加数、“和等术语以及、等符号;日本小学算数教学指导要领中还规定了各年级学生要掌握的数学术语和符号。三 关于小学教学教材改革成败问题的争论各国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方案经过十多年的试验和大面积推广,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老师教起来困难,学生不好承受,负担重,数学成绩下降。典型的例子如,小学生填不出17+6=10+_+_=_+_+_=10+_=_;懂得6×7= 7×6,却不知道乘积是42。

8、七十年代,对新数学的批评日益增多。1973年美国数学家克莱因写了题为?庄尼为什么不会加??一书,指责新数学是失败的。一些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也纷纷提出批评。主要的意见是:1.新数学只考虑数学本身的开展和需要,片面强调纯理论的抽象的概念,无视社会的实际应用;2.强调理解,无视根本技能的训练;3.只适用于一般程度以上的学生,培养少数有才能的尖子,无视面向全体学生。近几年来,美国掀起一场“回到根底运动,要求取消新数学,强调小学数学要着重根本计算技能的训练。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反映。但是也有人反对对于新数学的过分指责。1975年美国数学教育全国咨询委员会在一篇调查报告中指出,数学成绩下降是否大部分应

9、归咎于“新数学值得疑心,因为改革运动的建议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课堂上实行,而且也没有充分重视老师培训。1977年美国一家报纸发表的文章也谈到:“尽管新数学遭到批评,但是很少有人认为它完全失败。1980年1月召开的关于数学课程变化的国际会议以后所发表的综合报告中也指出,要预测二十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永久效果还为时过早。与会大多数国家表示继续研究,并且抑制过去出现的一些缺点。美国全国数学老师协会拟订的八十年代?行动方案?中,批评“回到根底运动把数学才能放在低程度上,不能适应新的变化的需要。四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为了抑制新数学所出现的一些缺点,近年来日、法、苏等国都修订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小学数学课本

10、。美国也做了修改。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强调使小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根底知识和根本计算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好根底。这主要是针对过去教材改革过分强调数学教育现代化和侧重抽象数学概念,无视必要的数学根底知识和削弱根本计算技能而提出来的要求。许多国家在修订大纲时都充实了算术方面的根底知识,加强四那么运算技能的训练。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讲到修订算数科的根本方针时强调:“要重视实在学会根底知识,纯熟掌握根本技能。在修订的小学算数教学指导要领中,把原来规定的目的加以简化,突出地强调使学生掌握有关数量和图形的根底知识和技能,特别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表的练习。法国最近修改的课本中明确指出,数

11、的读写和数的运算是“大纲的核心的根本知识,并加强了算术根底知识和四那么计算的根本训练。苏联新修订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各年级对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根本要求,并且强调必须结实地掌握加法表、乘法表以及一些口算四那么的技巧。近年来美国出版的课本也有类似的倾向。为了实在加强算术根底知识,并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一些国家删减了一些不非常必要的和小学生较难承受的内容。例如,日本删去了等式的性质、验证运算定律的成立、求柱体的体积、负数等。美国的一些课本删除了直角坐标、椭圆、柱体、锥体等内容。苏联也删去一些比较次要的内容,如和、差、积、商的变化。二强调开展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知识

12、的大量增加和不断更新,单纯传授知识,并用延长学制、加重课程分量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开展的需要,必须开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考虑才能和独立探究知识的态度。?数学教育的新趋势?中指出,小学数学“不仅在获得算术的纯熟技能方面保持良好的程度,而且把这个目的扩展到其他方面,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才能,特别是为以后的适应翻开通路。1978年第三世界国家数学开展国际讨论会强调,小学数学不仅使学生获得运用整小数运算的才能,还要培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获得表示和解释数量和其他数据的才能,日本小学算数教学指导要领在目的中规定:“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进展数学处理,有条理地进展考虑以及处理问题的才能和态度。法

13、国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探究的兴趣和一定的想象力。苏联大纲中也强调:“充分发挥儿童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儿童的独立才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一些国家的课本中讲述新教材和安排练习题时,注意启发学生考虑,让学生自己找规律,概括出结论,还编入一些考虑题,有趣的习题等。三继续坚持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但是注意适应小学生的特点,以更直观的形式和浸透的方式来处理。七十年代以来,尽管反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呼声很高,但是多数国家继续坚持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只是更注意适应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更直观易懂的形式,更多地结合传统的算术内容以浸透的方式来处理。例如,日本文部省在关于修订小学算数

14、教学指导要领的说明时指出,根本维持现代化考虑方法;强调逐渐培养用集合观念的考虑方法很有必要。但是也指出,集合本身不是教学内容,只作为一种处理方法。日本新编的一年级课本仍出现韦恩图,在四年级已删去集合的名称和符号。苏联在说明修订大纲时,也强调“完全不涉及现代小学数学课程的根底。法国一年级课本仍出现韦恩图,但不再出集合的名称和符号。各年级讲算术知识时继续浸透集合、函数等思想,但不再用集合观点给一些概念下定义。美国课本对二进制、流向图、概率等也做了一些简化。有的课本那么把这些内容放在每章之后,不作为必学的知识。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

15、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四在安排上更注意合适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承受才能。这是针对过去过多强调儿童早期学习,提倡高速度、高难度,提早出现一些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以致造成教学困难而提出的。如前所述,许多国家在修订大纲和课本时已删掉一些不非常必要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除此以外还把一些三年级,体积的概念、全等图形等从四年级移到五年级等等。苏联把用方程解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从一年级移到二年级,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从二年级移到三年级,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从三年级移到四年级

16、等。美国一些新出版的课本也作了一些调整。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

17、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读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化,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历联络起来,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

18、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观察对象。此外,各国还针对过去过分强调语言准确、严密而出现过多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所带来的问题做了改进。如日本修订的小学算数教学指导要领中,对每个学年要掌握的数学用语和符号做了一些精简。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