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1页
华南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2页
华南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1.开环、闭环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A .反馈 B .输入信号C 被控对象D 干扰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系统属于()。 导弹览坐方位拎制系轨酿理图A.恒值控制系统 B .开环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 D .随动系统参考答案:D3. 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参考答案:D4. 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A .比较元件B .给定元件C .执行元件D .放大元件参考答案:C5.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2、。A.恒值调节系统B.随动系统C.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参考答案:B6. 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A.快速性 B.稳定性 C.准确性 D.振荡次数 参考答案:A7.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B8.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A .在结构上具有反馈装置并按负反馈组成系统,以求得偏差信号B .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 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D. 系统开环参考答案:ABC9.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特征可分为(A .恒值控制系统B .程序控制系统C .线性系统D .随动系统参考答案:ABD)。10. 自动控制系

3、统按描述兀件的动态方程分(A .随动系统B .恒值控制系统C 线性系统D 非线性系统参考答案:CD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A .稳定性B .快速性C .准确性D .安全性参考答案:ABC)12.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和。(参考答案:“)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1. 下图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是()输入U”输出IkI, R+ ( = +图2-1 KH:申联电路厶c色伞2+加包辿+A. 把竝厶色犁+应如B. 卅必 八ZC也単+阴如C. 出出C色厚+农c色迪=辆 D.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是()A.B.C.RiRQC 声 + (q + Rf

4、J s +1R 几qC少+ (R1C1 + Rg + RgC Js+1叫尺卫占员,+(R|C + RgC + RCj s+1RRC 尹+ (RQ + RE + R2CJ s+ 1(RG + &CJS+1d RRjCCjS + (RC + RjCj + 1?2()呂+1 +参考答案:A3. 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参考答案:B4. 适合使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A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 .单输入,

5、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 .非线性系统参考答案:AG(s) - _5.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八,则该环节是()。A. 积分环节B .比例环节C .微分环节D .惯性环节 参考答案:A6.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厂- I厂,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参考答案:A7.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A. 判断稳定性B.计算输入误差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D.求系统的根轨迹参考答案:C-158.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成。A. 比例、延时B.惯性、导前C.惯性、延时D.惯性、比例 参考答案:C9.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A. 输入 B.引出点

6、C.比较点 D.传递函数 参考答案:D10. 在信号流图中,只有()不用节点表示。A. 输入 B.输出 C.比较点D.方块图单元参考答案:D11. 线性系统(或元件)在初始条件为0时,输出量拉氏变换和输入量拉氏变换 之比,称为该系统(或元件)传递函数。参考答案:“12.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参考答案:“13. 一个传递函数能表示两个输入量对两个输出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x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环)=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二】,则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型别为()。A. 0 型 B . I 型 C .11 型 D . III 型参考答案:B2. 以下控制器中使用

7、最为广泛的是()。A 比例(P)控制B 比例加微分(PD控制C 比例加积分(PI) D .比例加积分加微分(PID)控制 参考答案:D3. 系统在I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一匸,说明()。A.型别.丄 B 系统不稳定C. 输入幅值过大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参考答案:A4. 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A .增加积分环节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C.增加微分环节D .引入扰动补偿参考答案:C5. 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A .准确度越高B .准确度越低C.响应速度越快D.响应速度越慢参考答案:D6.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

8、4,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A. 50 B . 25 C . 10 D . 5 参考答案:C7. 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A. 闭环极点为7 一一;二的系统B. 闭环特征方程为丁二的系统C阶跃响应为的系统D. 脉冲响应为|山一-;圧的系统参考答案:D8. 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 I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抵=hmb.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mC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参考答案:C9. 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 为()。A.冶+ 1) = 0 B .

9、S(S + l)+$二 0C. :D .和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参考答案:B10. 右图各曲线对应二阶系统不同阻尼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曲线1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2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B. 曲线1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3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2为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C. 曲线2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1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3为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D. 曲线1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2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3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10、参考答案:C11. 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有()。A.延迟时间td B .调节时间tsC.最大超调量;一 D.稳态误差ess参考答案:ABC12. 以下属于比例加微分(PD)控制的优点的是()A .反映e(t)变化趋势B .在e(t)未出现前,发出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C .有助于系统的稳定性并抑制过大超调D .引入开环零点,改善动态性能 参考答案:ABC13. 当实数极点和主导极点模比5时,实数极点对动态响应影响可以忽略,即可当成非主导极点。()参考答案:“14. 可通过增大系统开环放大系数或增加开环传递函数中所含积分环节的数 目来实现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但同时会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坏。参考答案:

11、“15. 高阶系统非主导极点越远离虚轴,系统的调节时间越长。 参考答案:x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1. 根轨迹是指系统 传递函数中的某一参数变化时, 征根在跟平面上所走过的轨迹。()A、开环,开环B、开环,闭环C、闭环,开环D、闭环,闭环参考答案:BG二2. 系统- 1-渐近线和实轴正方向夹角为()。A 60 B、60、180C、60、180、300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3.分离点和会合点一般是()。A、实数或共轭复数对B、共轭复数对C、实数 D、正实数 参考答案:A4.若系统仅具有两个开环极点和一个开环零点,则根轨迹是()。A、圆弧 B、直线C、圆弧或直线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5.

12、若要系统的平稳性最好,则共轭复数极点应该位于曲线()上。A、B =0 或 180B、B = 30C、B = 90D、B = 45参考答案:D6. 根据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根轨迹是连续变化的曲线或直线;B、根轨迹的分支数和开环传递函数无关;C、根轨迹以开环极点为起点,仅以开环有限值零点为终点;D、相邻两开环极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这两相邻极点间必有分离点 参考答案:AD7. 求取分离点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A、重根法B、极值法C、切线法D、牛顿余数定理法参考答案:ABCD8.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绘制根轨迹满足的幅值条件方程和相角条件方程是()。A、时1

13、B、附二0C血咂(2臧卜基D启 02|参考答案:AC9. 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对系统的根轨迹有以下影响()。A、改变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B、改变根轨迹渐近线的条数、倾角和截距C、改变根轨迹的分支数D、根轨迹曲线将向右移动,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参考答案:AB10. 对开环偶极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开环偶极子是指一对距离很近的开环零极点B、开环偶极子对离他们较远的根轨迹形状没有影响C、开环偶极子可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E、开环偶极子对根轨迹增益 Kg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AB11. s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必定同时满足幅值条件。 参考答案:“12. 实轴上根轨迹处在开环零点和极

14、点之间,他们中间可能既有分离点也有会 合点。参考答案:x13. 对正反馈回路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右侧实轴上,开环零点和极点数 目之和为奇数。参考答案:x14. 增加开环极点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是不利的。 参考答案:“15. 开环偶极子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静态性能。 参考答案:“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G fe)=1.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j 1,则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该闭环系统输入信号 为 r(U _:iri2L 时系统的稳态输岀为()。CQ354sin(2f+4 力D.54si 皿+4亍)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分析:2. 设系统的开环对数幅

15、频特性分段直线近似表示如图(a)所示。系统均为最小相位系统。则其开环传递函Q2(20s +1)2(2%+l)W b呂(4+D(5s+D0.2(205+1)s(40s + 5(5s+1)2(205+5C.,厂一 D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分析:3. 设系统开环幅相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其中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 s右半平面上的极点数,-为系统的型别则下列系统中,稳定的是()A. B.C. D.GM平血(c)F=l|j GH平鹵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分析: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系统中加入延迟环节后,不仅改变幅频特性的形状,还会使

16、系统的相角滞后显著增大B. 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但不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程度及分析系统的瞬态性能C. 一般地,多回路系统需要多次利用奈氏判据才能最终确定整个系统是否稳定D.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不能正确反映闭环系统的性能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分析:5. 下列关于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一Bode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环对视幅频特性-低频段的斜率表征系统的类型,高度表征开环传递系数的大小B. 低频段能全面表征系统稳态性能C. Z(砒 中频段的斜率、宽度 h以及截止频率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D. 高频段对动态性能影响较大,表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答题:

17、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分析:A.若系统的开环不稳定,即开环传递函数荻)在右半s平面上有极点,其个数为 P,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 GH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G)曲线及其镜像当也从一00变化到七)0时,将以逆时针的方向围绕(-1,jo)点P圈B.若系统的开环不稳定,即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有极点,其个数为 P,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GH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及其镜像当芒从-工变化到;时,将以顺时针的方向围绕(-1,j0)点 P 圈C.若系统的开环稳定,即P=0,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在GH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及其镜像不包围(-1,

18、jo)点。D.若系统的开环稳定,即P=0,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在GH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及其镜像包围(-1,答题:A. B. C. D.j0 )点(已提交)参考答案:AC问题分析:7.在二阶系统中,开环频率特性和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是(A.B.C.D.答题:A. B. C. D.参考答案:BC(已提交)问题分析:8.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何一+1)&+1),在绘制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时,可得()A.对数幅值裕度卫=6.02dB B.对数幅值裕度=2dBC.转折频率I-1 =8 D.转折频率1=0.5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D问题分析:9. 下面关

19、于稳定裕度说法正确的是(A.相角裕度:尸咆)十=1册+咆)B.幅值裕度:C.仅用相角裕度或幅值裕度就足以说明系统的稳定程度d.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取y = 3 6 ,丄J上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BD问题分析:10. 下列关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具有非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系统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B. 非最小传递函数全部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C. 非最小传递函数有一个或者多个开环零点或开环极点落在右半s平面上D.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 : ;,1特性和工;,1特性之间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CD问题分析:11

20、. 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的频率特性是稳态输岀正弦信号和输入正弦信号的复数比。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x问题分析:12. 最小相位系统指具有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系统, 面的左半部,而没有零点落在右半 s平面上。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分析:最小相位传递函数函数即 G旺)的全部极点均位于13.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分析: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的14. 对于一个开环传递函数中没有虚轴右侧零、极点的最小相位系统而言, 系统相对稳定性越差。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分析:曲线越靠近(-1 , jO)

21、,15. 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其中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s右半平面上的极点数,v为系 统的型别。由图可判断该系统稳定。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X问题分析: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1. 动态校正就是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截止频率和()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要求的目的A. 开环增益B.时间常数C.闭环增益D.相角裕度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分析:2. 无源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是什么?()(其中G(s) = a- q(s) = a-_A. -J : B.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分析:“丁 皿 C(其中3.

22、 无源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是什么?()色何=爲)A.C.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分析:4. 以下关于串联滞后校正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中、高频段幅值衰减,使截止频率左移,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B. 中、高频段幅值增大,使截止频率右移,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C. 低频段幅值衰减,使截止频率左移,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D. 低频段幅值增大,使截止频率右移,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分析:5. 以下关于超前校正的描述正确的是()。A. 提供一个负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向左移动,降低系统快速性。B. 提供一个负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

23、向左移动,提高系统快速性。C. 提供一个正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向右移动,降低系统快速性。D. 提供一个正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向右移动,提高系统快速性。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分析:6. 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A.增加开环极点;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分析:7. 以下不属于校正装置设计方法的是()。A.滞后校正B.根轨迹法C.频率法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分析:8. 根据校正装置在控制系统中位置

24、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基本形式?()A.串联校正 B.并联校正 C.串联-并联校正D.并联-串联校正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B问题分析:9. 典型期望对数幅频特性有哪几种?()A.二阶期望特性 B.三阶期望特性 C.四阶期望特性 D.一阶期望特性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BC问题分析:10. 串联校正分为几种校正?()A.超前校正 B.滞后校正 C.滞后-超前校正D.超前-滞后校正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BC问题分析:11. 比例-积分校正可使系统由I型转变为H型。答题: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分析:12. 选

25、择滞后校正装置,可以减少系统低频段的幅值,从而削弱低频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 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x问题分析:13. 无源校正装置和有源校正装置在实现控制规律时,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分析:14. 采用串联超前校正后,由于系统带宽的增大,会导致抗干扰能力有所上升。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x问题分析:15. 滞后校正的优点是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获得较好的相角裕度。答题: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问题分析:第七章线性离散控制系统分析1.香农采样定理:为了毫不失真地把原信号复现岀来, 的()倍。A. 1 B . 2 C . 3 D .

26、 4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分析:采样角频率囤必须大于或等于原信号上限频率b-a2J的z变换是()。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分析:T7=1s,S,S + 13.求解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设。()A.D.z-&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分析:4.推导下图典型离散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30二&1 + G卫B.D.帛八站心、hq 仞1+咖|A.C.答题:A. B. C. 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分析:5.已知系统的结构框图如下图求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3fl, rI ? C I A *犷(f)y(r)图8-38数字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圏I如帚芯=G/z)G(z)1+G,z)H(z】d.Gc(z)G(z)0=1+G (z)GH (z)CP|A.C.答题:A. B. C. D.(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