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医难病诊治_第1页
荨麻疹-中医难病诊治_第2页
荨麻疹-中医难病诊治_第3页
荨麻疹-中医难病诊治_第4页
荨麻疹-中医难病诊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麻疹-中医难病诊治尊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表皮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或烧灼感。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尊麻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瘩瘤”、“瘾疹”、“赤白游风”等证,民间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瘩痛候说:“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瘩痛。”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历代医著对本病都有一定的记载,如明代证治准绳、外科真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得颇为仔细。证治要诀说“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会导致本病的发作。清代,外科大成根据本病

2、非完全由外感风邪所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润 燥”,“慎用风药”;疡医大全则提出了 “疏风、清热、托疹”的治疗大法,至今对临床仍 有指导意义。此外,在古代还创制了一些治疗本病的专方,如消风散、胡麻丸等,也具有较 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西医般认为,大多数尊麻疹属I型变态反应,少数属出型变态反应。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经常反复发作者,不易根治,且应用西药还会产生一些副反应。现代中医治疗尊麻疹,最早报道见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这是有关针刺方法的经验介绍。之后,随着针灸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各地又介绍了许多针刺方法,如体针、耳针、梅 花针、刺络拔罐或单用拔罐等,不仅方法简单,而且确有良效。中医药治疗

3、方面,从50年代末起,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祛风解表为主治疗,或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 意,选用和血之剂加减治疗。另外还有部分其他治法。至60年代中期,有文章专门就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提出了 “透表和卫”、“清营凉血”、“疏肝解郁”、“清心泻火”、 “表里双解”等五个治疗法则。特别是慢性尊麻疹,因其病势缠绵,历久不愈,反复发作,故有时又称为顽固性尊麻疹。80年代以后,临床上对此病颇为重视,其病机多责之于虚、湿、风、瘀;治疗方面,主张益气固表、清理湿热、祛风止痒、养血和营、活血祛瘀等,尤 其是久病风邪人络, 认为宜选用虫类搜剔之品。目前,有关治疗尊麻疹的临床报道,积累有 3

4、00多篇,累计病例逾万例,无论是分型治疗,还是运用专方,均有很好的疗效,一般可达 90%以上。中医治疗尊麻疹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大量的临床报道多限于治验方药介绍及病例的积累,且各医家对尊麻疹的病因病机的阐述和辨证分型的方法很不一致,今后应重视这方面的规范化研究,并注意从中筛选出有效方药,旨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病因病机“无风不作痒”,根据本病奇痒难忍的特点,中医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但风有 内外之分,证有虚实之别,故根据本病的临床所见,综合各家所述,除风邪之外,其病因病 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寒 素体阳虚,不耐风寒,或直接感受外来风寒之邪,客于肌表,伤及营

5、卫,以致营卫 不和,外发风疹。热 外感风热之邪,留连肌肤,卫气郁闭,风行皮下;若因七情所伤,心经有火,血分有热,郁滞营气,气血拂郁,化为内风,外透为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 禀赋不耐,过食肥甘、荤腥之品,饮食失宜,脾失健运,或本为脾虚之体,脾湿内 生,或蕴湿生热,郁于肌肤而发,且湿性粘滞,可成反复不愈的缠绵之证。虚 肺脾气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易袭,致营卫不和而发本病; 或因血虚之人, 或妇女胎产之后,失于调养,虚风内生,而致本病。瘀 由于瘀血阻于经络,营卫之气不宜,风寒或风热与瘀相搏而致。上述病因病机是互有联系、柏互贯穿的,临床常有数种病机并存的现象,故只有主次的不同,不宜机械分割。

6、二、辨证分型综合各家的分型方法,本病大致可分为以下数型。1 .风寒型 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常,遇冷当风则加剧,遇热可减轻,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恶寒。舌淡苔殷白,脉浮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 .风热型 风团色红,连接成片,暴痒难忍,可有针刺样灼热感,遇热稍减,伴自汗口 渴,甚则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浮数。3 .气虚型 风团如豆瓣大,成片,疹色与肤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胖, 脉弱。4 .血虚型风团形似豆瓣,边缘红晕色淡,皮肤干燥,伴面色无华,头晕失眠。舌淡苔 薄,脉细。5 .湿热型 风团鲜红或中央色白、边缘鲜红,搔抓之后,皮肤迅即潮红水肿,局部或全 身瘙痒及热感,伴

7、恶心呕吐,头晕。舌淡苔白或黄腻,脉滑数。6 .血瘀型大片风团遍布全身,色红,时起时消,历久不愈,瘙痒难忍,烦躁,便秘。 苔薄黄,脉弦细。三、分型治疗(1)风寒型治法:散寒祛风,透疹止痒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处方:葛根12克,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枣15克,生姜6加减:有表证加荆芥、防风;表卫不固加黄甚、防风、白术;久病体虚加当归、党参; 瘙痒难忍加蝉蜕、白群皮;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加乌梢蛇。用法:每日1齐山水煎,早晚分服。疗效:上方共治疗 99例风寒型尊麻疹,临床痊愈 9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 率为97%.常用成方:可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九味羌活汤等加减医|学教

8、育网搜集整理。(2)风热型治法:清热疏风处方:生地12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牛秀子10克,夏枯草10克,赤芍12 克,生姜皮3克,地骨皮6克,地肤子6克,茯苓皮10克,蝉蜕6克,白痍藜6克。加减:反复发作者加地龙、娱蚣、全蝎;合并胃肠道症状者加白芍、白术、蒲公英、厚 朴。用法:每日1齐山水煎服。疗效:上方共治疗 23例风热及风热挟湿型尊麻疹,全部临床痊愈。常用成方:可选银翘散、消风散、麻杳石甘汤等。(3)气虚型治法:益气固表,祛风止痒。处方:黄茜30克,党参30克,茯苓12克,补骨脂12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 徐长卿24克,防风15克,白群皮15克,乌梢蛇15克,甘草5克。加减:

9、疹色淡红,受风着凉者加麻黄、 桂枝;腰酸冷痛,遇冷起白色风团加附子、 肉桂; 口干思饮,起红色风团者加生石膏、知母、川连。用法:每日1齐山水煎服,2周为一疗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疗效:上方共治疗慢性属气虚型尊麻疹139例,临床痊愈89例,好转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 84.9%.常用成方:可选玉屏风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4)血虚型治法:养血和营,祛风止痒。处方: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川苜10克,首乌10克,防风10克,荆 芥10克,痍藜15克,蝉蜕10克,地肤子10克,甘草6克。加减:卫气虚弱加黄甚、白术;湿甚作痒加苦参、土茯苓、苍术;挟风寒加麻黄、浮萍、 白群

10、皮;挟风热加银花、连翘;奇痒难忍加全蝎、地龙、乌梢蛇。用法:每日1齐山水煎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疗效:上方共治疗血虚型尊麻疹249例,临床痊愈199例,好转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2%.常用成方:可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加减。(5)湿热型治法:清热燥湿,散风止痒。处方: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5克,黄苓10克,连翘10克,地肤子 10克,茯苓10克,蝉蜕10克,丹皮10克。加减:痒甚加蛇蜕、苦参、徐长卿;脱腹痛甚加炒炽壳、焦楂曲;疹红或咽红赤加银花、 地骨皮。用法:每日1齐山水煎服。疗效:上方共治疗湿热型尊麻疹15例,临床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

11、%.常用成方: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或葛花解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6)血瘀型治法:通经破瘀,祛风止痒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处方:地龙12克,威灵仙12克,赤芍 A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10克, 土茯苓14克,连翘14克,地肤子14克,香附6克,枳壳6克,甘草6克。加减:痒甚加刺痍藜、白芷;风热加蝉蜕、黄苓;血虚去丹皮,加当归、白芍;湿重加 苦参、滑石。用法:每日1齐山水煎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 218例本型患者,临床痊愈 193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 效率为99%.常用成方:可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四、其他疗法(1)针灸针取穴:主穴:曲池、血海、三阴交、大肠俞

12、。配穴:后溪、委中、尺泽、大椎透身柱, 神道透至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操作:选取23个主穴及1组透穴或1个配穴。主穴用泻法强刺激,运针 12分钟, 留针20分钟,其间可反复行针23次。透穴采用26号5寸长的毫针,沿皮透刺,留针1- 2小时。后溪、委中、尺泽,均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疗效:共治疗387例急性尊麻疹,有效率在 76.9%98.5%之间。拔罐取穴:神阙。操作:患者仰卧。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扣在神阙穴上,35分钟后取下,用同样方法连拔3遍。每日1次,3日为一疗程。疗效:共治疗334例,仅4例无效,有效率达 98.8%.耳针取穴:主穴:肺、尊麻疹点、肾上腺。配穴:心一神门、内分泌、肝。操作、:常规消毒。用 5分毫针刺入耳穴至软骨,以重手法持续捻转刺溜,直至耳廓发 热潮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二侧交替轮用。上述耳穴也可用王不留行籽压丸,或用 掾针埋人,25天起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疗效:共治疗 70例,有效率达 95%100%.(2)外用方百白马勃酒组成:百部100克,白群皮25克,白芥子20克,马勃15克。用法:上药用纱布包好扎严,用开水浇透药包,再用60度白酒煎开,倒于药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药包擦患处。如药包变凉可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