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1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2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3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直通车。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A.洞庭湖B.君山C.西湖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A.湖光秋月两相和B.潭面无风镜未磨C.遥望洞庭山水色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 这样一幅画面。2. 阅读村晚,完成练习。

2、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陂(b):_漪:_腔:_2“衔”字运用了(   )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设问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_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3. 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注释)土膏:指肥沃的土地。一饷,片刻。饷,通“晌”。鞭笋:细长的竹笋。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

3、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 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

4、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的是: 。这两句点明了题目中“村居”的   ,还勾画出了清新秀丽的“村居” 。2这首词下阕写的是:   。大儿子在   ;二儿子在 ;小儿子在 。一个“   ”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劲儿写得淋漓尽致。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_5. 阅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5、留。1选择词语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暝(_):   A红日初升,天色明丽   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C红日高悬,正午十分(2)歇(_):   A休息   B停止   C尽(3)浣女(_):   A玩耍的女孩   B洗衣物的女子   C做完事情的女子(4)王孙(_):   A指诗人自己&

6、#160;  B贵族子弟   C王家的孙子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写这首诗的地点在_,当时季节是_。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运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3)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项是(_)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

7、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4)诗人写下这首诗,根本原因是他(_)A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对山里百姓那种悠闲自在生活的热爱。C对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丽风光的喜爱。6. 课内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临终前写给_的。2解释下列字词。元:_乃翁:_3用诗中的原句填空。(1)诗人的遗憾是_。(2)诗人的遗愿是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

8、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_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_4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的“来”和“变”字。_5杜甫登楼中借古讽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是什么?_8. 阅读山行,完成下列各题。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_(2)霜叶: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霜叶红于二月

9、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_9.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闺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_10.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 B.流行,盛行。 C.兴致,兴趣。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_):_  (_):_3这首诗后两

10、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_4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劳动人民的_,体会到诗人对他们的_之情。11. 课内阅读。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秋思的作者是_,_代诗人。著名诗篇有塞下曲_江南曲等。2全诗通过描写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的心情。3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_4“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_12. 古诗文阅读。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从题目上我知道了_。3“生气”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13. 课外阅读。寻隐者不遇宋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注释)真:即仙人。 松花:松树的花。老:下落。 采芝:摘采芝草。1.诗人寻访的地点是   。2.诗人看到的景象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