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共同的责任教案_第1页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共同的责任教案_第2页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共同的责任教案_第3页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共同的责任教案_第4页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共同的责任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共同的责任【活动目标】1 知道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2 知道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是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3 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4 知道保护环境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每件事情做起,从自我做起。5 初步培养全球理念、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沙尘暴、松花江水污染等的录像,录音机、录音带。2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活动过程】第1课时 污染没有国界一、歌曲导入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存环境的心情,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我们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家

2、庭、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环境污染不受国界的限制,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板书课题:污染没有国界)二、合作交流师:同学们,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污染是没有国界的,夹带污染物的河流不会因为国界而断流,大气中的飘尘不会因为国界而停落,它们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所以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沙尘暴在我们齐齐哈尔也曾经发生过。2001年春天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可是瞬间便变得昏暗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尘土味,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中午才慢慢散去,留给人们的是满街、满身的尘土,给

3、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两段录像,然后小组讨论:1. 两段录像分别记录的是什么事情?2. 说一说哈尔滨人是怎样面对松花江污染、度过停水期的。师播放录像:沙尘暴来了,松花江被污染了。生小组讨论。三、拓展延伸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中44页的“实情回放”,说一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爆炸事故给当地人们带来的灾难。师:这起事故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是一次血的教训,是令人痛心的。这一事件告诉我们疏忽大意会带来严重后果。通过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事例?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四、教师总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会波及其他

4、地区甚至全球,所以我们说保护环境不只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发展,这是关系全人类的大事。第2课时 来自京都协议的信息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让环境得到恢复,各国已经开始携手治理环境。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国家开始行动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来自京都协议的信息”。(板书课题:来自京都协议的信息)二、师生互动,共同探讨1 阅读教材中4547页“背景资料”、“相关链接”。2 小组讨论:(1)关于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什么?(2)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5、签署了京都议定书?(3)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球日”的发起者是谁?(4)“地球日”是哪一天?(5)确定“地球日”的意义是什么?3 生阅读后回答。三、探究思考,拓展延伸师:同学们,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大家都知道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了很多的保护措施。如德国不仅对各种工业排水进行严格管理,而且对房顶上的水和地面上的水,甚至灭火用水都分别进行专门处理,因为不同来源的水含有不同的污染物质,处理的方法就不同;莫斯科建立了“绿色警察”组织,专门查处那些破坏环境的案件;日本实行了“厨房政策”,要求居民将淘米水用于庭院绿化;等等。师:下面请各个小组讨论,根据今天所学内容,为家庭设

6、计一个环保节能的方案。各个小组比一比,看谁的方案更环保节能、更实用,我们可以向各个家庭进行推广。小组代表展示各组方案。第3课时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问题导入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师: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没有破坏的发展,即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资源,维护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二、学习新知师: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要使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人类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解决人口剧增的问题。 探究新知1自然资源如此丰富,那它又是如何分类的?2、家乡有哪些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大屏幕补充说明)3、自然资源与人类的联系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