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_第1页
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_第2页
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_第3页
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_第4页
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O加入NaOH液质量迟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C.烧 杯 中 i 7的PH 0滴力吋的质量官生成4气iM)的质1 g0反应时间HD.【来源】【答案】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分析】【详解】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 化铜沉淀,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

2、,然 后不变,故A错误;B、 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溶液会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C稀硫酸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无论如何加水稀释都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PH不会大于和大于7,故C错误;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弱,每54份质量的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会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反应速率快,铝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故选BO2. 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冥猛内蓉纽坐标耒

3、示竝鬼和氯化钠溶戒的稀释加入水的体积漓质质疑汁数寸量红谨测宦空r中氧气含量忖问红確质量过鬲优氢濬液三二氧亿赶制氧戸吋闻二优耘贋量IG锌混合蜩末中頂入盐釀乘!余固悻质重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稀释饱和氯化钠溶液随着加入水的增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是逐渐减小的,故错误; 红磷的质量随着燃烧时间越来越少,当氧气燃尽时,红磷的量就不再减少,成一条水平 线,故正确;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是一直不变的,故错误; 锌和盐酸反应,铜和盐酸不反应,随着盐酸的滴加,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当锌反应完时,剩下的铜的质量就成为定值了,故正确。故选Co3.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4、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图像中 不正确的是沉淀质量gA-气体质量gB繼酸钠溶化的量钠J0碳酸钠濬酒庾量Q碳酸钠濬液贡量g【答案】C【解析】【分析】盐酸与氯化钙混合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盐酸先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此时先出现气泡,在盐酸被消耗完毕后,二氧化碳不在生成,气体质量不再增加,然后碳 酸钠与氯化钙再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时才有沉淀出现,质量增加,当氯化 钙被消耗完毕后,不再产生沉淀,沉淀质量不在增加。【详解】A、图像表示的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由分析可知,碳酸钠一开始加入先与 盐酸反应,在盐酸消耗完毕后,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继续加热碳酸

5、钠溶液,沉淀增 加,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沉淀随碳酸钠加入量的关系时,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沉淀出现,质量增加,直至氯化钙消耗完毕,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正确;B、图像描述描述气体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加入后,先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随着不断加入碳酸钠,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毕后,二 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气体质量不改变,选项B正确;C、盐酸与氯化钙溶于水,形成溶液,在不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质量也存在,不能为 零,选项C错误;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着碳酸钠加 入,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与氯化钙全部反

6、应完毕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CO4.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扎一定质童稀盐gg某物质A. 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 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 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 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O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

7、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 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 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 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 0 ,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 0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

8、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 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 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

9、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 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 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O5. 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 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 中变化的示意图是丄水的Jl量【答案】C【解析】【详解】A、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物质的溶液都呈碱性,没有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应该大于7,而图中曲线的起点 pH< 7,不正确

10、,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先后和盐酸反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两种物质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应该等于7,滴加稀盐酸过量后,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应该小于7,选项A不正确;B、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稀盐酸加入后,氢氧化钠 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不断增加,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碳酸钠和盐 酸反应,反应过程中,虽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但加入的盐酸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 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也是增大的,只不过是增加的幅度稍小,碳酸钠反应完全后,加入稀盐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因此溶液的质量应该继续增加,选项B不正确;

11、C、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稀盐酸加入后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钠反应元全后,碳酸钠和盐酸 反应,反应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钠反应完全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选 项C正确;D、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的溶液中含有水,曲线的起点不正确,随着盐酸的加入,氢 氧化钠、碳酸钠先后和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都有水生成,且盐酸中本来就含有水,即使 反应结束,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水的质量也应不断增加,选项D不正确。故选 CO【点睛】咅B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的 反应有先后顺序

12、,稀盐酸加入后,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碳酸钠 和盐酸反应。6. 向含40g氢氧化钠和40g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下列图像正确的是沉淀sEA-C.落的蚤导电性0二戦化碳质里吕【答案】D【解析】【分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 化钠,所以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可以认为二氧化碳先与氢氧 化钡反应。【详解】A、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不是一段时间后才有沉淀生成,故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

13、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始终大于7,故错误;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溶液导电性下降,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离子,导电性不会减小到0,故错误;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先减小,二氧化碳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大,最终溶液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溶 质的质量,故正确;故选:DO7. 向一定量Ba (OH) 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Q溶液至过量。则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J IA.沉淀质量B.CuSo斗溶液騙量CUSO质量C.OCuS oW质量D.CIISOJ溶液

14、质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Ba(OH) 2溶液显碱性,图像起点 PH应该大于7,故错误;B、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Q溶液至过量,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 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恰好反应完全就不再生成沉淀,故错误;C、 导电性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向一定量的Ba( QH) 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Q4溶液至 过量,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随着反应进行,导电性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几乎为零,继续加入硫酸铜溶液时,导电性增强,故正确;D、 Ba(QH) 2溶液中有水,水的质量起点不是0,故错误; 故选:COF列四个图像反映

15、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潯.解廈B气体的质量gA-NaQ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0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氢气的质!gPHD.0加入水的体积ml【答案】B【解析】【详解】A. 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而放入盐酸后先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 和水,故开始后在反应的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直至反应结束气体质量不会变化,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像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图像错 误,符合题意;C.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像更陡一

16、些),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金属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只能无限的接近 7,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O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分子总器內A-JS应时间坤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Z O 生成H2质量gC.粉耒状O时间旳等质量CaCQ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二一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时IMJ【答案】D在密闭容器中

17、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总数逐渐减小,待反应完全后,分子总数不变,也不为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镁的金属活 动性大于锌,镁产生的氢气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CaCQ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 钙产生的气体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产生固体氧化镁,则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 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O

18、10.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B某温度下,将KNO3固体不断地加入水中沉淀质量E余体童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向一定量CUSQl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0 反应时间S【答案】D【解析】【详解】A、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加盐酸中至过量,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 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 7,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B、 某温度下,将 KNO3固体不断地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0不断增大, 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

19、理;C向一定量CUSO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 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 O ,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不合理。故选DO11.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H2SO4和MgC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 (OH) 2溶液至过B. 臺Zq 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0时间內

20、的关系PHnC. 7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0稀盐酸g器氧化镁D等质量的固体分别与足量的0稀疏酸E【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H2SO和MgC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 (QH) 2溶液时,氢氧化钡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向H2SQ4和MgCb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 QH) 2溶液至过量,一开始就反应生成沉淀,故错误;B、等质量的锌、铁和足量稀盐酸反应,金属的化合价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成反比,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和65,所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多,故错误;C向一定量的稀

21、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酸性减弱,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PH大于7,故错误;D镁和氧化镁都与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硫酸镁,等质量的镁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大于氧化 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镁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大于氧 化镁生成硫酸镁的质量,故正确。故选:DOF列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D7 卜 °0加水的质量再®A. 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溶质质量分数的变 化OB. 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2、加入稀盐酸,气体质量的变化。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D. 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H2质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剩余溶液还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同一物质相同温度下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相等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应该是直线,故A不正确;B、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生成气体,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直至碳酸钠耗尽,故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加水时碱性不断变弱,但其始终显碱性,PH始终大于7,故C不正确;D金属与

23、酸反应是氢气是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两种金属过量,则酸会全部消耗,酸量 相等,故生成氢气相等,故 D不正确。故选 BO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向足量的锌、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质量O 化抽滴 'tJ問"贏化纳的质节念向一定量混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活泼,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氢气,镁大于锌;该反应中稀盐酸的质 量一定且少量,镁、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相同;故图像所示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24、,PH值应大于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PH值应逐渐下降,故图像所示错误。C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没有沉淀产生;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镁和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图像所示正确。D 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大于O ,起点错误,加入氯化钠固体后,溶质质量增大至饱和,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图像所示错误。故选:CO14.某实验小组向H2SQ和CUSQ(CUSQ溶液显酸性)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至过量 后绘制了四幅对应关系图,下列图像错误的是A.汛淀的质里3fi5B.氢虽化衲落液底g溜a的质gC.氢窜化钠濬液质B 元盍 * D

25、.【答案】【解析】【详解】A.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优先和硫酸进行反应,当 硫酸反应完全时,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需要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一定量时才会开始出现沉淀 ,A正确;B.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 水,溶质的质量增加,待硫酸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 铜沉淀,溶质的质量减小,B错误;C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显酸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酸性逐渐减弱,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全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因硫酸铜显酸性,随着氢氧化 钠

26、的加入,溶液PH继续变大,直至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 溶液显中性,当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时,溶液显碱性,溶液的碱性会随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一直增加,最终接近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C正确;D钠元素全部来自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增加而 增加,D正确。故选:Bo15.下列图像与对应变化关系不相符的是A.B.C.D.燥*1 *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某温度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D【解析】【

27、分析】【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生成的氢气相 等,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A正确;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 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速率速率快,故B正确;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 变,故C正确;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逐 渐增大,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但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为故D不正确。故选Do1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时

28、间宜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B.C.專二氧化碳的质量fg向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0纯MS的质重沧【答案】B【解析】【详解】,溶质质量分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溶液质量增大 数减小,故A正确;B、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 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会增加,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保持不变,但固体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的,故B不正确;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所以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 的氧化钙,可使溶液中的水被消耗完,最终只得到固体,没有溶液,故C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

29、碳,当盐酸被消耗完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故 D正确。故选BO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氯酸钠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混中化质数B.电解水PH的变化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 Al ( OH) 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7H÷时间雪【来源】2019年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加热氯酸钠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 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 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B、

30、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 1,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和加入的氢氧化钙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随氢氧化 钙的加入逐渐增加,直到碳酸钠完全反应,沉淀量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PH值会有所增大,但是胃必须是酸性环D、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因此 境,所以最后PH仍然小于7,故选项错误。故选:CO18. 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 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合浹濬质仗 混濬中质量A. a b段产生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B. C d段溶液的PH不变C整个过程中氯

31、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D. 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来源】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分析】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的选后顺序是HCI+NaOH=NaCI+H 2O、CuCl 2+2NaOH=2NaCl+Cu(OH) 2。【详解】A、a b段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没有CU(OH)2生成,A不正确;B、 C点代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则C d段溶液中氢氧化钠不断增加,溶液 碱性越来越强,溶液的 PH增大,B不正确;C、从反

32、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和氯化铜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C不正确;D a点表示混合液还末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和氯化铜两种,d点表示混合液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D正确。故选Do19.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气体体积泌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潯潘f量EB-酸中不断加水【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不是质

33、量比为1 : 2,图像与事 实不相符,故A错误;B、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 3+Cu=Cu(NO 3)2+2Ag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 64份质量的铜能生成 216份质量的铜, 所以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当反应完毕后溶液质量不变,为一定值,图像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C、 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 + 2HCl= ZnC2 + H2,Fe + 2HCl = FeCl + H2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 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 2份质量的氢气,每 56份质量的铁 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

34、量分数的稀盐酸,最后产生的 氢气是铁多;由于氢气来自消耗的酸中的氢元素,消耗等质量酸时产生氢气质量相同,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 C错误;D、 15%盐酸的酸性强于10%盐酸,则15%盐酸的PH小于10%盐酸,分别向等质量的溶质 质量分数为15%、10%的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不断减弱, PH不断增大,无限接近于 乙 但不能等于7,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 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 定正确的图像。o.'.-.'.rlD -F图是a、b

35、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B. tC时,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 a大于bC当温度大于tC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变化较小,故 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选项A错误;B、 t C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物质的溶解度,故等质量 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 量a大于b ,但没有指明是等质量,选项B错误;C当温度大于tC时,a物质

36、的溶解度大于 b物质的溶解度,但 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 浓,因为没有讲清楚是否是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选项D正确。故选DO21. 如下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涪解度虫A. 4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 60C时,在IOO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甲 60g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 4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40 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 液;故选项错误;B、

37、60 C时,在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甲60g ,故选项错误;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D、4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选项正 确;故选:D。2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O反应时间秒B.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I海液质量g【答案】D【解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则产生氧气,溶液的质量减小, 氢元素的质量不变,

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图像与事实不符;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每两分子氢气和一分子氧气反应生成两分子水,则分子 的个数会减小,图像与事实不符;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O ,图像与事实不符;D向接近饱和的 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 NaCI,则氯化钠继续溶解到溶液饱和,溶质质量分 数不再改变,图像与事实相符。故选DO【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 定正确的图像。23. 下列各组

39、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随时间变化符合如图的是(A.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 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 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C、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详解】A、每56份质量的铁和盐酸反应生成 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B、每56份质量的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 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 故B正确;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

40、化铁和水,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BO24.A.pH=13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化钾为碱性,溶液 PH大于乙加入水无限稀释接近于水,但是始终为碱性溶液,PH不会低于7,选项A错误;B、氯化钠饱和溶液加入水,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水继 续添加,氯化钠质量分数继续减小,但是始终含有氯化钠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为零, 选项B错误;C氢氧化钠加入盐酸与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所以刚开始时,没 有沉淀生成,当加入氢氧化

41、钠将盐酸全部消耗完毕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 铁沉淀,随着加入的量增多,沉淀质量增加,但是氯化铁质量一定,所以最终生成氢氧化 铁质量一定,当全部反应完毕,沉淀质量不再增加,选项C正确;D盐酸的质量一定,刚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随着加入量的增大,氢气质量增加,但是当盐酸被全部消耗完毕后,则气体不再生成,氢气质量不再增加,选项D错误。故选CO【点睛】酸性溶液无限稀释,最终溶液PH无限接近于乙但是始终小于 7;碱性溶液无限稀释,最终溶液PH无限接近于7,但是始终大于 7o25. 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恒温下,往一定量的

42、KNQ不饱和溶液中加入C在等质量的镁、铁里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时间SD.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锰元素质量不变,反应 后固体质量减少,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变大,故错误;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会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当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开始溶质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误;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反应速率比铁大,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镁 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因此镁产生的氢气比铁 多,故正确;D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

43、中,浓硫酸吸水,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小,但不会变为O ,故错误。故选:CO【点睛】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 多数考查物质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 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26.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0420甲乙10 20 30温度贮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35C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C. 提纯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 10C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不指明溶液的温

44、度,没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 35C时甲的溶解度是 60g,即卩IOOg水中最多溶解60的甲,160g饱和溶液中含有 60g 甲,故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一定小于60g,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D、1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判断两者都饱和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饱和还是不饱和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CO27. 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下列有关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图像 正确的是()ras 1A.;B.S*ELC.D.Ih SH匕

45、胃朗匣I反蛊対昏Q»0反应时间【答案】D【解析】【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有气体生成,固体质量应随 加热时间逐渐减小,待反应完全后不变,不符合题意;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质量应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至 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至 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变,符合题意。故选D o28.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剩余固体 的质量g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加热B寸间0容器內碳元素的质量览B.在密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