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1页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2页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3页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楚人有_于郑者,为_之柜,薰以_,缀以_,饰以_,辑以_,郑人_。(1)请用“”在文中画出朗读时的节奏。(2)“薰”通_,“辑”通_。(3)课文选自_,作者_,后世称他为_,战国末期_家。他是_的学生,_家学派代表人物。(4)“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5)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_2. 阅读孔子论学,完成练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论语)注释行:行走。焉:在其中。故:旧的知识。习:复习说:同“悦”高兴、快乐。1

2、请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说_(shu  yuè)   矣_(y  ài)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可这样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用以上句子选自论语。论语记录的全是孔子说的话。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是愉快的事。D.孔子通过以上句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3读了以上文段,你得到的启示是:学习应该_、_、_。3. 小古文阅读。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

3、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注释以:因为。遗:丢失。度:估计,思考。复:再。尔:你,你的。为:替,给。铤:同“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与群儿戏水滨(_) (2)其人果号而至(_)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发生在王华六岁时,地点是水边。B.王华将金子投到水中,是想等人们走后,自己再取走,没有想到那人找回来了,于是只好把金子还给他。C.其人“号”是因为担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其人“喜”是因为金子失而复得。D.王华拒绝那人的报酬更加体现了他拾金不昧的可贵品格。4. 课外阅读。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4、,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株一一扭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走一一奔跑,逃跑。耒(l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翼希望。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1根据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冀复得兔。_2请你用现代汉语把这个小故事翻译出来好吗?_5. 小古文阅读。卧薪尝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

5、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注释)赦:免除或减轻刑罚。反:同“返”,返回。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坐:同“座”,座位。女:同“汝”,你。折节:放下身架。振:同“赈”,救济。吊:慰问。1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厚遇宾客(   )A.相遇 B.对待,款待 C.机会2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置胆于坐(   )A.坐下 B.椅子 C.座位3“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4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   )描写。A.语言 B.心理 C.动作&#

6、160;D.神态5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6. 阅读理解。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2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_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7、,完成练习。钟氏之子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注释)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A_   B_2解释下列加点词。(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2)卿何以不汗_3翻译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_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

8、现在哪里。_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_8.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并填空。孔君平诣(_)其父,为(_)设果。是_为_设果。2“惠”同“_ ”,“甚聪惠”是说杨氏之子_ ,从文中“_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3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 乃:_(2)孔指以示儿曰。示:_ 曰:_(3)未闻孔雀是夫子

9、家禽。未:_   闻:_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9. 小古文阅读。七步成诗文帝(曹不)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注释:行大法:指处死。漉(lù):过滤。萁(qí):豆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豆在釜中泣(_)2这首诗是_让_作的,他们都是_的儿子。3对画线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B.魏文帝尝试命令东阿王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含义。_

10、10.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在括号里给带横线的字注音。2解释题目的意思_3翻译下列句子。(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_(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_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_5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_11. 文言文阅读。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11、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译文:_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答:_12. 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_。”儿应声答日:“_。

12、”1解释下面的字。(1)甚聪惠    甚:_   惠:_(2)乃呼儿出  乃:_(3)孔君平诣其父  诣:_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恰当停顿。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3将原文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的话,为什么? _13. 阅读乐园。怀素练字怀素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从小入庙出家,可他始终坚持了对书法的爱好,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谓草书史上的典范之作。成就的取得,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的结果。能有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僧人的本职是事佛、坐禅念经

13、,要练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时间全占满。这一点,怀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练字还需文房四宝俱全。寺庙中的生活本来就是清苦的,买笔买墨就得不少钱,还哪有钱去购买砚台、纸张呢?可这并未难住怀素。聪明的怀素想出了一个省钱的办法以芭蕉叶代替纸张。长沙的气候温暖、潮湿多雨,非常适合芭蕉的生长。芭蕉叶子又肥又大,代替练字的纸倒也凑合。于是,怀素在房前屋后的隙地上栽了上万株芭蕉,以供摘取叶子挥洒笔墨。他给自己掩映在芭蕉丛中的庵堂取名为“绿天庵”。由于怀素练字过勤,芭蕉叶子不够使用。他又找了块木板,刨平后刷上油漆。每年在芭蕉叶子没长成之前,他就用木板练字。写满一板后,擦掉之后再写。如此反复不已,

14、时间长了,一场木板竟磨穿了。练字离不开笔,怀素对笔十分爱护,每写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他没有合适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个小石头池子里洗笔,拿它当了“笔洗”。日久天长,池子里的水全都变成了黑水。人们就叫它“墨池”了。怀素每天在芭蕉叶、木板上耐心地写着字,笔用秃了一支又一支,几年后,用秃的笔有一大堆。怀素对这些笔感情很深,把它们葬在山下。他还为这些笔树立了墓碑,名之为“退笔冢”。怀素就是这样努力创造条件,勤习苦练,终于练就一手用笔盘旋、狂放,变化繁多而又挥洒自如的狂草,由一个爱写字的小和尚成为一名值得效法、赞颂的书法大师。(1)文中有些词语我们不常见到,请你试着说一下它们的意思。事佛_坐禅_狂草_(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结果”加了引号,这里引号的作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