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描述并用流程图表示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4.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一二三四一、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学习时间久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哈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吸入大量的氧气。这种生理过程是怎样调节的?提示: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时间久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含量增多,刺激脑干呼吸反射中枢,引起呼吸反射。二氧化碳的作用属于体液调节,呼吸反射属于神经调节。一二三四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区别一二
2、三四2.联系(1)体内不少内分泌腺本身都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此时,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3.意义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内环境稳态得以维持,细胞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一二三四三、人体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肝脏和骨骼肌产热为多)。2.体温恒定: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调节中枢:下丘脑。4.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5.效应器:皮肤毛细血管、立毛肌、汗腺、骨骼肌、肝脏和肾上腺等。6.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二三四四、人体
3、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3.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一二一、体温平衡调节过程 三一二(1)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4)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体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体外
4、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三一二二、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三一二三(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神经中枢下丘脑,渴觉中枢大脑皮层;效应器垂体后叶。(3)体液调节:激素名称抗利尿激素;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 作用:加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一二三三、生命活动调节的几种类型1.神经调节:如各种反射活动。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是激素、CO2等物质对生命活动的直接作用。如血液
5、中CO2含量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3.神经体液调节:如在紧张状态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一 内分泌的枢纽下丘脑【例1】 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合成抗利尿激素调控促激素的分泌有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有温度感受器有渗透压感受器A.B. C.D.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合成的,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能够调控垂体对促激素的分泌,正确;下丘脑中存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正确;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错误;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正确。答案:A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反思领悟下丘脑在机体调节中
6、的作用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从而使人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等。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二 人的体温调节【例2】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散热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不变B.增加、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不变D.增加
7、、增加、降低解析: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散热增加,于是会提高代谢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所以酶活性不变,但耗氧量增加。答案:B反思领悟寒冷条件下,体温的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模式,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是神经调节模式。炎热环境下,主要是神经调节。持续发烧时(维持在较高温度),并非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仍然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三 水盐平衡的调节【例3】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 L 清水及饮1 L 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
8、,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比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 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解析: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的水盐平衡,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尿量增加。据图可知,A、C两项正确。饮清水后0.5 h尿生成速率增加,是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的结果,B项正确。3 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答案:D反思领悟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探究方法能力展示探究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1)原理: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处于正常状态,维
9、持内环境稳态。(2)设计方法:细胞外液渗透压作为实验变量,通过对比各组的尿量得出结论。探究方法能力展示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的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实验名称:兔的水盐代谢调节(一)材料与方法(1)家兔12只,2.5 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乙组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 mL,0.5 h 滴完。(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 h内兔的尿液量。(二)结果与分析(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 。 (2)原因: 。 探究方法能力展示(三)讨论(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解析:甲、乙、丙三组兔分别滴注质量分数为1.5%的N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开发流程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现代社会中的编程语言选择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2025年数学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计划
- 教学资源共享与借用策略计划
-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宁夏开放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届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义务教育小片区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黑龙江省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名校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病假医疗期申请单(新修订)
- 95598工单大数据分析及压降策略
- 《游园不值》-完整版课件
- 钻孔桩钻孔记录表(旋挖钻)
- 660MW机组金属监督项目
- 大连银行招聘考试最新笔试复习材料题目内容试卷真题复习
- 卷烟纸生产工艺
- JBK-698CX淬火机数控系统
-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护理查房ppt
- 回旋镖运动轨迹的模拟
- 《康复医学》PPT课件(PPT 10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