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真题及答案I 考查目标要求掌握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够应用此规律对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进行分析和计算。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分为概念题和计算题两大类。概念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作图分析题、简答题。概念题和计算题分值各占50左右。III 考查内容1 、基本概念:掌握热力系统、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数学特征、理
2、想气体状态方程、准静过程及可逆过程的概念并会用系统的状态参数的关系对可逆过程的功、热量进行计算等。2 、 热力学第一定律:熟练掌握能量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形式,并对非稳定流动能量方程有初步认识;掌握系统储存能量、热力学能、焓的概念;掌握容积变化功、流动功、技术功和轴功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对能量转换过程进行分析、计算。3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掌握熵的概念和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能够判别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及掌握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了解可用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热力过程: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解理想气体比热容的概
3、念并熟练掌握利用定值比热容计算过程中热量、热力学能、焓和熵变化;熟练掌握对四种基本热力过程及多变过程的分析,计算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及与外界功量和热量的交换;能够将热力过程表示在p-v 图和 T-s 图上,并判断过程的性质。5、 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了解热力学一般关系式;掌握范德瓦尔方程(包括各项物理意义);掌握对比态原理,会计算对比参数并能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进行实际气体的计算。6、 水蒸气的性质及热力过程:掌握蒸气的各种术语及其意义;了解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及其在p-v 图和 T-s 图上的一点、两线、三区、五态;了解水蒸气图表的结构并会应用;掌握水蒸气热力过程的热量和功量的计
4、算。7、气体和蒸气的流动:掌握一元定熵稳定流动基本方程组;掌握喷管中气体流速、流量的计算, 会进行喷管外形的选择和尺寸的计算;理解喷管效率并会计算存在摩擦损失时的流速和流量;明确滞止焓、临界截面、临界参数的概念。掌握绝热滞止、绝热节流、流动混合过程的计算。8、压气机:掌握活塞式压气机和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不同压缩过程(绝热、定温、多变)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耗功的计算以及压气机耗功的计算;了解多级压缩、中 间冷却的压气机的工作情况,了解余隙容积对活塞式压气机工作的影响。9、热机装置、制冷装置及其循环:掌握各种装置循环的工作流程;掌握将实际循环理想化为工质理想循环的一般方法,并会对循环的各
5、个热力过程进行热力分析;掌握各种循环吸热量、放热量、循环净功、热效率或制冷系数的分析计算方法;会分析对循环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并能够提出提高能量利用率方法和途径。10、理想混合气体及湿空气:掌握理想混合气体的概念;掌握理想混合气体的组分、摩 尔质量、密度、气体常数以及比热容、热力学能、始和嫡的计算;明确湿空气、未饱和湿空 气、饱和湿空气的含义;掌握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的概念;能够分析、计算湿空气 的基本热力过程。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多变过程:2、临界点:3、滞止烙:4、相对湿度:5、干度:二、是非判断题:(正确地打;错误的打“X” ,并加以改正。)(2
6、0分)1、工质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不论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其嫡的变化都相等。2、用100 c的热源非常缓慢地给冰、水混合物加热,混合物经历的是准静态过程。该加热过程是可逆过程。3、任何燃气轮机装置都可以通过回热的措施提高其热效率。4、沸腾的水总是烫手的。5、压气机的绝热压缩过程,由于无散热损失,所以在压力升高比一定的条件下,所消耗的 功最小。6、空气的湿球温度总是低于干球温度。7、水蒸气的定压气化过程,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8、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均匀系统。9、两杯温度不同的水,在等压下进行绝热混合,其嫡不变。10、一绝热容器中间有隔板分开,一侧装有空气,另一侧为真空,现
7、抽去隔板,由于空气经历了绝热膨胀过程,所以温度下降。、选择题:(2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质对外作出膨胀功,就一定吸热;(b)吸热过程一定升温;(c)要使工质升温,就一定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d)工质体积膨胀,是使热变功的的根本途径。2、某实验报告称,温度为 800K、压力为6Mp/J燃气进入燃气轮机,在燃气轮机内绝热膨胀 后流出燃气轮机。在燃气轮机出口测得的数据是:p2= , F = 450K,则该过程是 。(cp 1.004kJ/kg.K Rg 0.2874kJ/kg.K)(a)可逆的 (b)不可逆的(c)不可能实现的3、某制冷循环中,工质从温度为73c的冷源吸热100kJ,并
8、将220kJ的热量传递给温度为27 c的热源,则此循环为 。(a)可逆循环(b)不可逆循环(c)不可能实现4、工质经历了一个放热、升温、压力增加的多变过程,该过程多变指数的范围是。(a) 0 n 1(b) 1 n k (c) n k(d) n 05、系统经历了一个不可逆的放热过程,在该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作功150 kJ,系统放热100kJ ,则系统的嫡的变化。(a) S 0(b) S 0(c) S 0(d)无法判别6、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表明,对于实际热力过程 。(a)能量守恒,可用能也守恒(b)能量守恒,可用能增加(c)能量守恒,可用能减少(d)能量减少,可用能也减少7、空气在渐缩形喷管
9、中作一元、定嫡流动,已知进口状态T1=300K、p5bar、cf1=100m/s,背压pb=1bar,则喷管出口 。/小Pz小Pz/、Pz一、(a)(b)(c)(d)p2PbP1P1P1三、分析题:(37分)1、试推导理想气体定压比热 cp与定容比热cv关系式:cpcv= Rg。(5分)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的废气排气温度高达400500 C,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余热很为可观,因此,有人提出下述三种方案,试分析是否有效,为什么(1)、将燃气轮机出口的排气送入另一个透平作功;(2)、将排气送入压气机升压后在送入透平作功;(3)、将排气送入回热器,预热压气机前的空气。(10分)3、试根据下列条件在
10、无其他动力源的情况下,设计出两种低温余热利用装置的方案,并比较这两种方案在各自理想的条件下的余热利用率。低温余热源温度:t2 150c :高温热用户的温度:300C;环境温度:25 Co(提示:余热利用率即为向高温热源提供的热量与低温余热源放热量之比。)(12分)4、画出朗肯循环的T s图,并通过图说明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10分)四、计算题:(52分)1、有一储气罐,初始时其内部为真空,如图所示,现连接于输气管 道进行充气。已知输气管内空气状态始终保持稳定,p1=3 Mpa, T1= 300 K , h1= kJ/kg。储气罐的容积为0.5m3,当储气罐内气体的压 力为2Mpa
11、寸,停止充气。如忽略充气过程中气体的流动动能及重力 位能的影响,而且管路、储气罐、阀门都是绝热的,若该气体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u= kJ/kg ,求充气后储气罐内气体的温度。(10分)2、压力为6 Mpa,干度为的蒸汽稳定流经 一个直径为0.02 m的绝热管道,经过阀门 后绝热节流到 Mpa。如图所示,若要求节流前后蒸汽的流速保持不变,则节流后管道直径应为多少米(12分)p(Mpa)h' (kJ/kg)h" (kJ/kg)v' (m3/kg)v” (m3/kg)63、有一台可逆热机,经历了定容吸热1 2、定嫡膨胀23和定温放热31三个过程完成了一个循环。假设工质是理想气
12、体,比热为定值,循环各点的温度、T2、T3已知。(1)试将此循环定性地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2)试写出以各点温度表示的循环热效率计算式。(3)试讨论改变哪一点参数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用平均温度法在T-s图上加以说明。(12 分)4、在一台蒸汽锅炉中,烟气定压放热,温度从1500c降低至IJ 250C,所放出的热量用以生产水蒸气。压力为,温度为30 c的锅炉给水被加热、 汽化、过热成压力为,温度为450 c 的过热蒸汽。将烟气近似为空气,取比热为定值,且Cp=kg?K)试求:(1)产生1kg过热蒸汽需要多少 kg烟气(2)生产1kg过热蒸汽时,烟气嫡的减小以及过热蒸汽的嫡增各为多少(3)将
13、烟气与水蒸气作为孤立系统,求生产1kg过热蒸汽时,孤立系统嫡的增大为多少设环境温度为15C,求作功能力损失。(18分)附表: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参数表(部分)P (Mpa)t ( C)h (kJ/kg)s (kJ/kg?K)30450参考答案、名词解释;(20分)1、多变过程:一切有规律的热力过程的总称。2、临界点:当压力增加至某一压力时,饱和水的状态和干饱和蒸汽的状态重合,成为 为汽、水不分的状态,为临界点。3、滞止崎:绝热滞止时气体的始为滞止崎。它等于绝热流动中任一位置气体的焰与流 动动能之和。4、相对湿度:未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的比值。表 示了湿空气中水蒸汽含
14、量的饱和程度。5、干度:湿饱和蒸汽中干饱和蒸汽的质量成分。、是非判断题:(正确地打;错误的打“X” ,并加以改正。)(20分)1、工质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不论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其嫡的变化都相等。对。嫡是状态参数。2、用100 c的热源非常缓慢的给冰、水混合物加热,混合物经历的是准静态过程。该 加热过程是可逆过程。错。 温差传热。3、任何燃气轮机装置都可以通过回热的措施提高其热效率。错。回热的条件是气轮机出口温度高于压气机出口(燃烧室进口)温度。4、沸腾的水总是烫手的。错。沸腾时的温度与压力有关,压力越低,温度越低,因此,沸腾不一定烫手。5、压气机的绝热压缩过程,由于无散热损失,所以在压力升
15、高比一定的条件下,所消 耗的功最小。错。等温压缩最省功。6、空气的湿球温度总是低于干球温度。错。对于饱和湿空气湿球温度等于干球温度。7、水蒸气的定压气化过程,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错。水蒸汽不是理想气体。8、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均匀系统。错。平衡状态不一定是均匀状态,例如饱和蒸汽。9、两杯不同温度的水,在等压下进行绝热混合,其嫡不变。错。绝热混合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嫡增加。10、绝热容器中间有隔板分开,一侧装有空气,另一侧为真空,现抽去隔板,由于空气 经历了绝热膨胀过程,所以温度下降。错。内能不变,温度不变。三、选择题:(21分)1、判断后选择的正确答案是(d) 。(a)、工
16、质对外作出膨胀功,就一定吸热;(b)、吸热过程一定升温;(c)、要使工质升温,就一定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d)、工质体积膨胀,是使热变功的的根本途径。2、某实验报告称,温度为 800K,压力为6Mpa的燃气进入燃气轮机,在燃气轮机内绝热膨胀后流出燃气轮机。在燃气轮机出口测得的数据是,P2 = , T2 = 450K ,试分析,该过程是 (c)°(cp 1.004kJ/kg.K R 0.2874kJ/kg.K)(a)可逆的:(b)不可逆的:(c)不可能实现的。3、某制冷循环中,工质从温度为73 c的冷源吸热100kJ,并将热量220KJ传给温度为27c的热源,则此循环为: (b)。(a
17、)可逆循环(b)不可逆循环(c)不可能实现4、工质经历了一个放热,升温,压力增加的多变过程,其多变指数变化的范围是(b)。a、 0 n 1; b、1 n k; c、n k;d、n 05、系统经历了一个不可逆的放热过程,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作功150kJ,系统放热100kJ ,则系统的嫡的变化 (d)。a、 S0; b、 S0; c、 S0;d、无法判别6、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表明,对于实际热力过程(c)。a、能量守恒,可用能也守恒;b、能量守恒,可用能增加;c、能量守恒,可用能减少;d 、能量减少,可用能也减少。7、空气在渐缩形喷管中作一元、定嫡流动,已知进口状态 Ti=300K、p1=5b
18、ar、cf1=100m/s,背压 pb=1bar,则喷管出口(a)。p PzPzPza、 ; b、; c 、 d 、p2 pb。pIpIp三、分析题:(37分)(5分)1、试推导理想气体定压比热Cp与定容比热Cv关系式:CpCv= Rg解:QCpodhdTdudTRg 或 CpoCvoRg(12 分)解:W0(1)、制冷机:Q2 150 273W0 300 150Q2 2.82W0热机:2.82Q13.82W0W0Q1 tQ1 125 273300 2730.48Q12、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的排气温度高达400500C,这部分排气放到大气中的余热很为客观,有人提出下述三种方案,试分析是否有效,
19、为什么(1)、将燃气轮机出口的排气送入另一个透平作功;(2)、将排气送入压气机升压后在送入透平作功;(3)、将排气送入回热器,预热压气机前的空气。(10分)解:(1)、虽然燃气轮机理想简单循环的排气温度高达400500 C ,但压力已接近大气压力,无膨胀空间,所以不可能将燃气轮机出口的排气送入另一个透平作功。(2)、将排气送入压气机升压后在送入透平作功,不可能,因为压缩机消耗功与透平作 功抵消。热机循环目的是热变功,无吸热过程,不可能实现热机循环。(3)、将排气送入回热器,预热压气机前的空气,是可行的。压缩后温度升高,节能。3、试根据下列条件在无其他动力源的情况下,设计出两种低温余热利用装置的
20、方案,并 比较这两种方案在各自理想的条件下的余热利用率。低温余热源温度:t2 150 C :高温热用户的温度:300C;环境温度:25 C(提示:余热利用率即为向高温热源提供的热量与低温热源放热量之比。Q12.08W0t 150 c热利用率=Q1 Q1Q23.82W。2.08W。06172.82W0(2)、热机:W0t 300CW0Q1 tQ1125 273150 2730.296Q1Q13.378W0制冷机:QW0300300 252732.084Qi 2.084W。热能利用率Q1Q12.0840.6173.3784、画出朗肯循环的T-s图,并通过图说明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1
21、0 分)提高蒸汽初温后:Tm1 Tm1, Tm2 Tm2提高蒸汽初压后:Tm1 TmTm? Tm2由t 1 Tm2可知提高蒸汽初温后热效率提高。Tm1由t 1 Tm2可知提高蒸汽初压后热效率提高。Tm1降低乏气压力后:Tm1TmTm2Tm2此时虽然Tm1降低,但是它对整个加热过程的平均 加热温度影响较小。由t 1 Tm2可知降低乏气压力后热效率提高。Tmi四、计算题:(52分)1、有一储气罐,初始时其内部为真空,如图所示,现连接于输 气管道进行充气。已知输气管内空气状态始终保持稳定,p1 3Mpa, Ti 300K, h1= 301.8kJ/kg 。储气罐的容积为0.5m3,当储气罐内气体的压
22、力为 2Mpa,时,停止充气。如忽略充气过程中气体的流动动能及重力位能的影响,而且 管路、储气罐、阀门都是绝热的,若该气体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u 0.72TkJ/kg ,求充气后储气罐内气体的温度。(10 分)解:取储气罐为开口系统。dm0ddUodqm1qm2qmihi0U 02U 01 U 0 h1 00 qm1dm0qm1dm0h1moUomohiu0h10.72T0 301.8T0 419.17K2、压力为6Mpa干度为的蒸汽稳定流经一个直径为0.02m的绝热管道,经过阀门后绝热节流到。如图所示,若要求节流前后蒸汽的流速保持不变,则节流后管道直径为多少米(12 分)qmVP(Mpa)h&
23、#39; (kJ/kg)h” (kJ/kg),3v (m /kg)v” (m3/kg)6进口处:v1 v1 x1(v1 v1) 0.001319 0.75 (0.03244 0.001319) 0.0247m3/kgh1 h1x1(h1 打)1213.3 0.75 (2783.8 1213.3) 2391.175kJ / kg-_23.14 0.024-423.14 10 m出口处:h1 h1 2391.175kJ /kgX2h2 h22391.175 417.52h2 h22675.1417.521973.6552257.580.874V2v2 x2(v2 v2) 0.00104320.87
24、4 (1.6943 0.0010432)1.481m3 /kgAlcf 1A2cf 2Vi V2AViA2V2A j 1.481 3.14 104Vi0.02471.883 10 2m2d24 1.883 10 23.140.155m3、有一台可逆热机,经历了定容吸热1-2、定嫡膨胀2-3和定温放热3-1之后完成了一个循环。假设工质是理想气体,比热为定值,循环各点的温度不、T2、T3已知。(1)试将此循环定性地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2)试写出循环热效率计算式。(3)试讨论改变哪一点参数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用平均温度法在T-s图上加以说明。解:(1)吸热量:q Cvo(T2 T1)因为2-3过程是定嫡膨胀过程,所以有T2Vk又因为1-2过程是定容吸热过程,所以v2; 3- 1是定温放热过程,所以Tl丁3。所以t2vk1k 1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站点转包合同协议
- 欠账委托催缴合同协议
- 员工高空作业合同协议
- 唯美度雇用员工合同协议
- 商标侵犯调解协议书模板
- 微信传播服务合同协议
- 2025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点: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解除
- 商品异地买卖合同协议
- 2025茶叶代理合同示范文本
- 商品鸡养殖合同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发展模式及战略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四讲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的演进(夏商周时期)
- 废热余能利用技术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应用
- 2024至2030年中国睡眠医疗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备考试题库大全-上部分
- 供应商业务连续性计划
- DL-T+5220-202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电子商务概论笔记
- 居住区规划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内容
- 《纪念刘和珍君》阅读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