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_第1页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_第2页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_第3页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_第4页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实 验 报 告 评分 13系 07级 第二大组 实验室力一楼 日期2010-03-24姓名 钟伟PB 实验题目: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实验目的:了解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的p-t 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和装置:整个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和试验台本体及其防护罩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所示)。试验台本体如图所示。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

2、态参数p、t之间有: 或 (1)图 21 高压容器 2 玻璃杯 3 压力油 4 水银 5 密封填料 6 填料压盖 7 恒温水套 8 承压玻璃管 9 CO2空间10 温度计。恒温水恒温水本试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的p-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的p-t关系。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先装了气体的承压玻璃管,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实验工质二氧化碳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温度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计读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二氧化碳柱的高度来测量,而后再根据承压

3、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不变等条件换算得出。实验步骤:1. 按图1装好试验设备,并开启试验本体上的日光灯2. 恒温器准备及温度调定1 将蒸镏水注入恒温器内,注至离盖3050mm。检查并接通电路,开动电动泵,使水循环对流。2 旋转电接点温度计顶端的帽形磁铁,调动凸轮示标,使凸轮上端面与所要调定的温度一致,再将帽形磁铁用横向螺钉锁紧,以防转动。3 视水温情况,开、关加热器,当水温未达到要调定的温度时,恒温器指示灯是亮的,当指示灯时亮时灭闪动时,说明温度已达到所需恒温。4 观察玻璃水套上的温度计,若其读数与恒温器上的温度计及电接点温度计标定的温度一致时(或基本一致),则可认为承压玻璃管内的的温度处于所标

4、定的温度。3. 加压前的准备1) 关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开启压力台上油杯的进油阀。2) 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这时,压力台油缸中抽 满了油。3) 先关闭油杯阀门,开启压力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4) 摇进活塞螺杆,使本体充油。如此反复,直至压力表上有压力读数为止。5) 再次检查油杯阀门是否关好,压力表及本体油路阀门是否开启。若均已 调定后,即可进行实验。4. 测定低于临界温度t=20时的定温线a. 将恒温器调定在t=20,并保持定温线;b. 压力从4.41MPa开始,当玻璃管内水银升起来后,应足够缓慢地摇进活 塞螺杆,以保证定温条件。否则,将来不及平衡,使

5、读数不准;c. 按照适当的压力间隔取h值,直到压力p=9.8MPa。测定t=25,t=27时其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测定临界等温线和临界参数,并观察临界现象。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测出临界等温线,并在该曲线的拐点处找出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实验处理:-承压玻璃管内径顶端刻度=3.3mm T=20t=31.1(临界)t=35P/mm现象P/mm现象P/mm现象4.4120.910.18875没有看到分离的界面4.4122.811.11652没有看到分离明显的界面;临界状态饱和汽液模糊不清4.4123.311.35875没有看到分离明显的界面;临界状态饱和汽液模糊不清517.18.5199.519

6、.69.5.614.16.5.615.97.5.616.58.6.211.25.6.213.46.6.2146.6.86.23.出现明显的分离界面,且压力越大,CO2柱越高6.811.25.6.811.85.7.43.91.7.49.14.7.49.954.83.11.873.883.8.62.71.8.64.752.8.66.33.9.22.61.9.23.41.9.24.62.9.82.41.9.82.91.9.83.51.根据以上数据画出等温线如下:2. 将实验测得的等温线与图4所示的标准等温线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及 其原因。分析:与标准曲线相比,可以看出,实验所得图形是有误差的,

7、当然这是不可避免得。但是就总体趋势上来看,还是比较符合得。时,实验所得曲线是没有那么平坦的直线的,这与实验所测得的点数是不无关系的,从总体上,可以断言,如果测得数据较密集的话,应该能够到比较理想的曲线。时,同样,在拐点处的曲线没有测量到位。时,实验遇到同样的问题。总体上,基于实验的误差,实验得到的曲线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临界状态的现象和相关过程。3. CO2饱和温度和压力关系曲线标准曲线思考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加压或降压过程的缓慢进行?答:加压或降压过程的缓慢进行,以保证定温条件。否则,将来不及平衡,使读数不准。2.分析实验中有哪些因素会带来误差?答:实验过程中,要求保持定温条件,但明显

8、该条件很难满足;仪器的读数是在内管中,给读数造成极大地不便,当然也给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验要求稳定后再读数,实验中有时没达到稳态,读数会有误差。将实验测定的临界比容与理论计算值一并填入表2,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表2 临界比容标准值实验值0.002160.002470.007010.00263由计算结果可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瓦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较首先实验值最接近标准值,相对误差仅为其次为根据范德瓦尔方程计算的理论值,相对误差为最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的理论值偏差最大,约为原因如下:1.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定质量气体等温变化时pV=常数(或=常数),但实际气体仅在压力较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近似满足此关系,而且气体的压力愈高、温度愈低,这一偏差愈大,因此需要适用于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