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中规定应该掌握18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有两种考查形式:有两种考查形式:一、一、选择题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虚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的形式:对四个虚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二、在文言文翻译翻译中考查虚词的含义。中考查虚词的含义。要求:多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要要求:多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掌握一
2、些推断虚词用法的技巧虚词用法的技巧。一、看语法结构一、看语法结构二、对应位置二、对应位置三、看特殊标志三、看特殊标志四、语气表达四、语气表达五、看具体语境五、看具体语境六、看删换变化六、看删换变化七、看句式特点七、看句式特点 一、一、看语法结构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1、先母、先母抚之抚之甚厚甚厚 (归有光(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 抚之抚之”是动宾短语,是动宾短语,“之之”是动词是动词“抚抚”的宾语,代的宾语,代词,代词,代“妪妪”,可译为,可译为“她她”。 2、且夫我尝闻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仲尼之闻(庄子庄子秋水秋水
3、)“仲尼之闻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是偏正短语,“之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的”。 3、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韩愈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说) 4、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司马迁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垄上之垄上”是动补短语,是动补短语,“之之”是动词,是动词,“去去”“”“往往”的意思,的意思,“垄上垄上”是补充说明是补充说明“之之”的处所。因此的处所。因此“之之”是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二、对应位置二、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语言结构
4、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1、舟遥遥、舟遥遥以以轻颺,风飘飘轻颺,风飘飘而而吹衣。吹衣。 “以以”和和“而而”处于对应位置,处于对应位置,“而而”是表修饰的连词。是表修饰的连词。 “因因”和和“乘乘”处于对应位置,处于对应位置,“乘乘”是介词是介词“趁着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利”“”“便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也是对文,都是指
5、有利的形势。2、因因利利乘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昔我往、昔我往矣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思,雨雪霏霏(,雨雪霏霏(诗诗经经东山东山) 4、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蜀道难) “矣矣”和和“思思”处于对应位置,由处于对应位置,由“矣矣”是语气助词是语气助词可推断可推断“思思”也是语气助词。也是语气助词。“乎乎”和和“哉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处于对应位置,由“哉哉”是表感叹的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乎”与与“哉哉”同义。同义。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衔接过渡,起承转合,起承
6、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标志性词语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可推断其用法。 三、看特殊标志三、看特殊标志 1、夫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夫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的虚词还有“若夫若夫”“”“故夫故夫”“”“且夫且夫”“”“盖盖”等。等。 2、至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六国论)“至于至于”用
7、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至若至若”“”“至如至如”。 3、嗟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嗟夫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唉”。这种用法。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的虚词还有“噫噫”“”“呜呼呜呼”等。等。 4、是故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师说)“是故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因此”。这种用法。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的虚词还有“
8、是以是以”“”“虽然虽然”“”“然则然则”“”“盖盖”等。等。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语气来推断。 四、四、语气表达语气表达 以下四例中的以下四例中的“其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1、其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之谓也 “其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大概”。 2、其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其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难道”。 3、吾、吾其其还也(还也(左传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9、) “其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还是”。 4、尔、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伶官传序) 表祈使或命令语气,可译为表祈使或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一定”。五、五、看具体语境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句不离篇”。 1、针针丛棘,青麻头伏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焉(蒲松龄(蒲松龄促织促织) 语境是一只语境是一只“青麻头青麻头”(蟋蟀)藏匿在(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之中。
10、由此可推断“焉焉”是兼词是兼词“于此于此”。“伏焉伏焉”即即“伏在那里伏在那里”。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柳宗元(柳宗元捕蛇者捕蛇者说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焉”是代词,代文章。是代词,代文章。“得得焉焉”即即“能够看到它能够看到它”。 3、颠而不扶,则将颠而不扶,则将焉焉用彼相矣(用彼相矣(论语论语季季氏将伐颛臾氏将伐颛臾) “焉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此可推断“焉焉”是
11、疑问代词,可译为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何、哪里里”。 4、圣心备圣心备焉焉(荀子(荀子劝学劝学) “焉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六、六、看删换变化看删换变化 比较下列各句中比较下列各句中“以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俅、俅以以幸臣躐幸臣躐(列音列音 )跻显位跻显位 、得全首领、得全首领以以没没 、扈从、扈从以以行行 、
12、至、至以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刃裂颈断舌而死 介词,删去后影响句意介词,删去后影响句意连词,可以换成而连词,可以换成而 A、和相同,和相同、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和相同,和不同 C、和不同,和相同、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和不同,和不同 C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特点进行推断。 1、多于南亩、多于南亩之之农夫(杜牧农夫(杜牧阿房宫赋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于于”是介词是介词“比比”的意思。的意思。 2、石、石之之铿然有
13、声者(苏轼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是定语后置句,“”“”“石石”是中心语,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者”是定语,是定语,“之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七、七、看句式特点看句式特点 3、何以何以战(战(左传左传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何以何以”即即“以何以何”,“以以”是介词是介词“凭借凭借”的意思。的意思。 4、竖子不足、竖子不足与与谋(司马迁谋(司马迁鸿门宴鸿门宴) 是省略句式,是省略句式,“与与”后面省略了宾语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之”,“与(之)与(之)”是介宾短语,是介宾短语,“与与”是介词是介词“和、跟和、跟
14、”的意思。的意思。 5、遂、遂为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促织 ) 是被动句,是被动句,“为为”表被动,是介词表被动,是介词“被被”的意思。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解答虚词题的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代入、确认。 提醒: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 1、下列句子中、下列
15、句子中“之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顷顷之之,烟炎张天,烟炎张天 真州逐真州逐之之城门外城门外 石石之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不传也久矣 又试又试之之鸡鸡 项伯乃夜驰项伯乃夜驰之之沛公军沛公军 我欲因我欲因之之梦吴越梦吴越 吾欲吾欲之之南海,何如南海,何如A./B./C./D./B2 2、下列句中、下列句中“其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郯子之徒,郯子之徒,其其贤不及孔子贤不及孔子 成以成以其其小,劣之小,劣之 于乱石间择于乱石间择其其一二叩之一二叩之 而余亦悔而余亦悔其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随之而不
16、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其一能鸣,一能鸣,其其一不能鸣一不能鸣 则或咎则或咎其其欲出者欲出者 欲加之罪,欲加之罪,其其无辞乎无辞乎B.C.D.A A3 3、与例句中的、与例句中的“者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求人可使报秦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者,未得,未得A.A.当立当立者者,乃公子扶苏,乃公子扶苏 B.B.于是,令齐军善射于是,令齐军善射者者万弩,夹道而伏万弩,夹道而伏 C.C.臣乃市井鼓刀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者 D.D.暮春暮春者者,春服既成,春服既成B4 4、下列对、下列对“以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 宋人执而问其宋人执而问其以以 孙膑孙膑以以此名显天下此名显天下 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古之君子进人古之君子进人以以礼,退人以礼礼,退人以礼 (苏武)(苏武)以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A. A. 和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和意思相同,词性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用工劳动合同(软件开发)
- 2025家具采购安装合同范本 办公场所转让格式
- 行政公文撰写规范与格式化文档
- 企业合作合规协定签订承诺函7篇
- 企业合规审计风险识别清单模版
- 一次难忘的同学生日聚会记事作文7篇范文
- 校园服务诚信保证承诺书4篇范文
- 演讲稿:阅读的力量书籍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15篇范文
- 企业年度计划制定与目标分解模板
- 培训项目课程计划执行标准模板
- 2025年校招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 超声引导下膀胱残余尿测定
- 字节跳动管理学案例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设计主管竞聘述职报告
- 《稀土冶金技术史》课件-任务8 稀土应用技术体系
- 医疗案件案例分析课件
- 化妆新手技巧 从零起步轻松上手
- 古树茶采摘与保护承包合同
- 2025年高考真题-数学(北京卷) 无答案
- 2025 团校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全优)附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