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三套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sng zhì( jiã(石澹澹(萧瑟(没马蹄(白沙堤(二、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三、填空、简答。1、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朝代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长。他与其子、合称"三曹"。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代诗人。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4、次北固山下

2、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按文后要求答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在横线上补全省略的句子。2、这首诗选自,作者是代大诗人,字,晚号。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4、如果在标题的"春"字前补上一个字,以准确显示诗人出行的时间,可为:春。5、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q

3、uot;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答:*7、歌咏西湖的古诗词也不少,你能否试着写出两句呢?(作者:训练二一、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1、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呜蝉。(2、枯腾老树昏雅(3、路转溪头忽现(二、填空。1、西江月一词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著名的词人,与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2、"西江月"是名,这首诗里写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图。词中作者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3、

4、天净沙?秋思体裁为,"天净沙"是名,作者,代著名家。4、接续所给的句子,完成填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面对夕阳,我却三、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四、阅读天净沙?秋思,按文后要求作答。,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在横线上补出省略的部分。2、本曲可分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写出层意:第一层:第二层:3、全曲感情的基调

5、是(a、依恋b、悲伤c、惆怅d、痛苦4、曲中能够概括全篇主旨的词语是:5、本曲运用了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6、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答:训练三一、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二、将下列诗题、作者、朝代、体裁用横线连接起来。观沧海马致远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曹操散曲唐朝钱塘湖春行辛弃疾四言乐府汉朝西江月王湾七言律诗元代天净沙?秋思白居易词的小令宋代三、下列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a、七八个星/天外b、江春/入/旧年c、几处/早莺/争暖/树d、断肠人/在

6、天涯四、请找出本课五首诗词中与"水"有关的诗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秋思: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禅院(万籁(钟磬(2、诗中有四句诗被抽取了出来,请结合诗句的内容,并运用诗歌对仗及押韵的知识,将它们排列为正确的顺序。山光悦鸟性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潭影空人心正确的顺序为: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末句中"但余钟磬音"的"但"字意思为"只"。b、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的是清晨山林禅寺的景色。

7、c、所写的景物如古寺、山林、曲径、深潭、钟磬等共同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d、 "潭影空人心"一句的意思是说,潭水深深,让人心中的杂念都消除了,心中澄静无比。*4、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所写的钟磬之音未免破坏了这幽静、宁谧的氛围。你的看法和他相同吗?为什么?你能否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末句写法相似的诗句?请写出来。答:【探索时空】热点话题本单元中,我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与那些描写自然的美丽文字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由此,我们越发感受到了自然的妙处,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佳境。但是,当人类无法善待自然,肆意践踏自然时,自然又会怎样呢?据报载,在人类面临的一系列新的烈性传染病中,不仅刚在中华大地肆虐一场的sars(即非典型肺炎有可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连仍在猖獗的艾滋病、埃博拉等也与人类的饮食行为和方式不无关系-无所不吃。那么,身为人类一员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答:研究与思考在五灯会元第十七卷中,有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他的话阐释了修禅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这是一种从不了解自然,到对自然的困惑再到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