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及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_第1页
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及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_第2页
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及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_第3页
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及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_第4页
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及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及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关键词:土壤线虫 品种鉴定 杀线虫剂 尿素 毒力影响 草莓摘要: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

2、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

3、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

4、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

5、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正文内容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

6、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

7、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

8、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9、: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

10、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

11、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

12、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

13、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

14、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

15、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

16、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

17、、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

18、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

19、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

20、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

21、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

22、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

23、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

24、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

25、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

26、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

27、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

28、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

29、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

30、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

31、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32、: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

33、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

34、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

35、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

36、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

37、helenehoides confusus Thorne Malek,1968) 坏死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estructor Ma Liu,2000) 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 (国内草莓上的新纪录种) Pelodera(Pelodera)teres Schneider,1866(Dougherty,1955) (国内首次报道) Monhystera vulgaris de Man,1880(国内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尿素对杀线虫剂毒力影响的室内测定 本文从草莓种植户常用的杀虫剂中,挑选出2种典型的杀线虫剂阿维菌素(

38、生物源杀线虫剂)和毙灭净2(化学性杀线虫剂)分别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的初步探索研究;并分别将其与尿素进行混配试验。 室内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1、阿维菌素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2037nl/ml,36.6404nl/ml。毙灭净2对土壤线虫24小时、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9482nl/ml,6.9566nl/ml,在大田施用浓度范围内,两者对土壤线虫的杀火效果均可达100。 2、阿维菌素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2和1:5时对土壤线虫的灭活具有增效作用。毙灭净2与尿素复配在体积比为1:1、1:2、1:5这三个梯度具有增效作用,且在

39、体积比为1:5时对土壤线虫的致死率可达100(48小时)。 3、实验初步论证了与一定尿素混配,能够对杀线虫剂的杀灭效果起到增效作用,与阿维菌素的最佳配比暂不明确,可在1:2-1:5之间或更高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确认;与毙灭净2的配比在1:1-1:5之间均可,由于两者比例为1:1时杀灭率直接提高了30并且考虑到要保证毙灭净2的杀虫效果,因此暂认定1:1是较有应用价值的比例。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厦门地区草莓根系土壤线虫种类调查 本文对厦门地区草莓线虫病原种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10种寄生性线虫,5种自由生活线虫,本文对其中8个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与鉴定,包括6种寄生性线虫、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湖南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 Wang Wu,1992)是在草莓上的首次报道,两种自由生活线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这些线虫鉴定为: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 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1959) 同形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isomerus Anderson Hooper,1980) 扰乱滑刃线虫(A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