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言文练习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言文练习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言文练习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言文练习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言文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1.臣等不肖( )2.刎颈之交( )3.广成传舍( )4.缪贤舍人( )5.见臣列观( )6.相如虽驽( )7.臣语曰( )8.使人遗赵王书( ) 9.睨柱( )10.秦王不怿( ) 二、解释下列黑体的词。1.秦璧西入秦 ( )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归璧于赵 ( ) 6.怒发上冲冠 ( ) 7.舍相如广成传舍。( ) 8.左右欲刃相如。( ) 9.大王必欲急臣 10.秦王恐其破璧 11.毕礼而归之 1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请指示王 指示 古义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

2、君者 亲戚 古义 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 古义 左右: 古义 四、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E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 )5.徒见欺 (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 ) 8.而君幸于赵王 ( ) 9.赵王以为贤大夫 ( ) 五、下列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选一种恰当的解释,填入括号。 1.拜:叩拜、授官. (1)拜( )为上卿。 (2)拜( )送书于庭。 2.见:看见、接见、被、受、显现. (1)欲予

3、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 (2)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 (3)才美不外见( )。 3.徒:步行、党徒、部下、同类、白白地、空、只/不过.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 )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2)召令徒( )属曰 (3)徒 ( )见欺。 4.因:依靠、凭借、借助、顺着、趁此、于是、因为. (1)不如因( )而厚遇之。 (2)相如因( )持璧却立。 (3)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幸:幸运、侥幸、幸而(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希望、(帝王的)宠爱/宠幸。 (1)君幸( )于赵王。 (2)则幸( )得脱矣。 (3)大王亦幸( )赦臣。 (

4、4)故幸( )来告良。 6.负:背、载、担负、倚仗、辜负、违背、对不起、背叛、败.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 (2)秦贪,负( )其强。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 (5)廉颇闻之,肉坦负( )荆 (6)胜负( )未定。 7.请:请允许我 、请你 、请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 ) .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 .诸将请所之( ) 8.以:因为 凭借 来,连词,表目的 认为 (1)以( )勇气闻于诸侯 (2) 六、 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又名太史公书。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共约 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之为“

5、”。全书体例包括 、 、 、 、 五部分,共 篇。整理 ,字 ,是 朝伟大的 家、 家 家。 七、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

6、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 B C D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而相如廷叱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苏武传练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7、”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答案:纪传断代书列传班固九、给加点字注音。昆邪王()() 且鞮侯()() 阏氏()()煴火() 左伊秩訾() 浞野侯()丈人行() 缑王()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3)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5)空自苦亡人之地 (6)信义安所见乎? (7)法令亡常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10)武父子亡功德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2、找出古今异义字并解释其在句中

8、意思 (1)皆为陛下所成就 (2)我丈人行也。 (3)独有女弟二人 (4)武等实在 (5)武使匈奴明年 (6)单于视左右而惊 (7)太夫人已不幸 (8)置币单于 (9)且陛下春秋高 (10)以货物与常 3、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其意义 (1)单于壮其节 (2)欲因此时降武 (3)空以身膏草野 (4)反欲斗两主 (5)单于愈益欲降之 (6)王必欲降武 (7)天雨雪 (8)杖汉节牧羊 (9)惠等哭,舆归营 (10)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11)剑斩虞侯 (12)尽归汉史路冲国等 (13)虞常生得 (14)朝夕遣人候问武 4、解释下面的字 引 (1)引佩刀自刺。 (2)虞常果引张胜。 因 (1)君因我

9、降 (2)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3)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数(1)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2)数通史相窥观 当(1)有大石当中流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3)汉亦留之以相当 幸(1)妇女无所幸 (2)故幸来告良 (3)幸蒙其赏赐 治(1)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2)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3)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辞(1)莫辞更坐弹一曲 (2)我从去年辞帝京 (3)召武受辞 益(!)单于益骄 (2)武益愈 语(1)越人语天姥 (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3)以状语武 及(1)及卫律所将降者 (2)此必及我 得(1)虞常生得 (2)尚可得乎

10、会(1)会武等至匈奴 (2)会论虞常 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3)恐前语发 通(1)不得通其道 (2)通古今之变 (3)通邑大都 (4)以通其狂惑 5、解释划线的词语 武帝嘉其义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私侯张胜 乃幽武,置大窖中 乃徙武北海 羝乳乃得归 襦卿从祠河东后土 因厚赂单于 4、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例句:何久自苦如此!A单于壮其节B空以身膏草野C反欲斗两主D单于愈益欲降之5、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例句:惠等哭,舆归营A天雨雪B杖汉节牧羊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羝乳乃得归6、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不同的一句()例句:大臣

11、亡罪夷灭者数十家A见犯乃死,重负国B皆为陛下所成就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D为降虏于蛮夷7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例句:(3)何以女为见?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B子卿尚复谁为乎?C非汉所望也D皆为陛下所成就 张衡传练习 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属( )文 邓骘( ) B逾侈( ) 璇( )玑 C驿( )站 河间相( ) D骸( )骨 蟾( )蜍(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同( )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 (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 )同( ) (5)府吏见丁宁

12、( )同( ) 3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4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

13、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整理是张衡,二京赋的整理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

14、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15、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

16、不同,(3)与(4)也不同 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