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重修作业题及答案_第1页
级重修作业题及答案_第2页
级重修作业题及答案_第3页
级重修作业题及答案_第4页
级重修作业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一、单项选择1. 一般机械加工中,机床( )主运动: A、1个或多个; B、至少1个; C、有且只有1个; D、2个2. 下面加工孔的哪种方法精度最高: A、钻孔; B、研磨孔; C、铰孔; D、镗孔3. 用成形刀具加工时,加工的精度主要取决于( ): A、机床的精度; B、刀具的制造精度;C、定位误差; D、工件毛坯的精度; 4加工发动机的喷油嘴时,最好采用如下哪种加工方法?A、激光加工; B、超声波加工; C、电火花加工; D、电解加工。 5. 下面哪种加工方法不属于中心磨?。A、横磨 B、切入磨削 C 、纵磨 D、研磨6. 电子束特别适合于加工半导体材料,其主

2、要原因是电子束加工。A、加工效率高 B、 工件变形小 C、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D、 可控性好7. 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8. 深孔加工时所用的刀杆细长,刚性较差,加工中易出现A、刀具磨损快 B、刀具崩刃 C、刀具折断 D、刀具引偏9. 在硬脆非金属材料上加工型孔宜采用哪种加工方法 A、电火花加工 B、电解加工 C、超声波加工 D、电子束加工 二、填空题1. 机械制造中加工方法的三种加工形式为( ) 、( )和( )。2. 零件表面发生线的4种形成方法是:( )、( )、( )和( );3. 4. 电解加工中,工件接电源的( )极。5. 在钻床

3、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在车床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6. 常用特种加工方法有( )、( )、( )、( )、( )、( )等。 三、 问答题1. 简述零件表面成形原理。2. 数控加工有什么特点?第3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一、单项选择1.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 A、垂直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B、与切速相平行的平面;C、与过渡表面相切的表面。 2. 刀具的主偏角是: A、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表面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B、主切削刃与工件回转轴线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C、主切削刃与刀杆中轴线间的夹角,在基面

4、中测量。 3. 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A、刃倾角大于0; B、刃倾角小于0; 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4. 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A、刀尖磨损量;B、后刀面磨损高度VB;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D、后刀面磨损的厚度(即深度)。 5.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成因。A、第变形区 B、 第变形区 C 、 第变形区6.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A、 切削速度 B、 切削深度 C、 进给量7. 车刀刀尖高于工件旋转中心时,刀具的工作角度A、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C、前角、后角都增大 D、前角、后角都减小8.

5、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刀具 B、工件你 C、切屑 D、周围介质二、多项选择1. 切削加工中切削层参数包括:A、切削层公称厚度; B、切削层公称深度; C、切削余量;D、 切削层公称宽度; E、切削层公称截面面积; F、切削层局部厚度。2. 在下列因素中,对切削力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是:A、刀具角度; B、切削用量; C、工件材料;D、刀具材料; E、冷却方式; F、切削温度。3. 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 )等缺陷。A、 尺寸形状偏差 B、表面烧伤 C、 加工硬化 D、 残余应力三、填空题1. 常见的

6、切屑种类有( ) 、( )和( )。2. 切削热主要来源是 ( )、( )和( );切削热传出的主要途径是 ( )、( )、( )和( )。3. 目前比较成熟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自然热电偶法、( )热电偶法和红外测温法。4. 工件表面形状成型方法有:( )、( )、( )、( )。5. 总切削力可分解( )三个分力。四、 问答题1. 影响切削变形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如何影响切削变形?2. 刀具磨损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为何出现这种规律?3. 积屑瘤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在CA6140车床上用切断刀切断轴类工件,切断刀的标注角度如下:。 试用主剖面参考系标注切断刀的各标注角度第4章 金属切削机床一、单项

7、选择1. 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中,属于内联系传动链的是: A、主运动传动链 B、机动进给传动链 C、车螺纹传动链 D、快速进给传动链 2. 车单线螺纹时,为获得准确的螺距必须: A、正确调整主轴于丝杠间的换向机构 B、正确安装车刀 C、保证工件转一圈车刀准确移动一个螺距 D、正确刃磨车刀 3. 一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经V带副带动轴,轴通过一对双联滑移齿轮副传至轴,轴与轴之间为三联滑移齿轮副传动,问轴可以获得几种不同的转速: A、3种 B、5种 C、6种 D、8种 二、多项选择1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 A、润滑好,噪音小; B、结构简单,能传递较大功率;C、传动比准确,适宜定比传动

8、 D、速比不易准确,不适应做定比传动 E、传动平稳,能频繁换向 三、填空题1. M1432中,“M”的含义是( ),“1”的含义是( ),“32” 的含义是( )。2. 机床中最为常见的两种变速机构为( )和( )。3. 下图为滚切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原理图,它的传动链有( )、( )、( )、( ),其中( )、( )为内联系传动链。 4.机床CM6132中,字母C表示( ),字母M表示( ),主参数32的含义是( )。 5. 机床传动系统中,常用的机械有级变速机构有()、( )、( )、( )和( ) 四、解答计算题1分析下图所示传动系统图,列出其传动链,并求主轴V有几级转速,其中最高转速和

9、最低转速各为多少?第5章 机床夹具设计一、单项选择1. 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较长,它的定位是:A、六点定位B、五点定位C、四点定位D、三点定位2.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C、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3. 如图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安装工件时,它的定位是:A、六点定位B、五点定位C、四点定位D、三点定位4. 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一平板,保证其高度尺寸,一般应限制工件的()个自由度。、三个、四个、五个、六个5. 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A、3

10、 B、4 C、5 D、66下面对工件在加工中定位论述不正确的是( )A、按加工要求,尽可能采用不完全定位B、为使定位的准确,尽可能采用完全定位C、过定位在加工中是可以使用的D、在加工中严格禁止使用欠定位7. 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之外的基本要求。A、夹紧动作准确B、夹紧动作快速C、夹紧力应尽量大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8. 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9.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 C、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 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

11、造精度 二、填空题1. 夹具由( )、( )、( )、( )和其他元件及装置组成。2. 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主要由( )和( )引起。3.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 )、( )和( )。4. 一般大平面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窄平面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5. 工件以内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 )和( )两种。6. 一般短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长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7. 铣床夹具中常用对刀引导元件是( ),钻床夹具中常用的对刀引导元件是( )。8. 不完全定位指的是( )一种定位方式。9. 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使支承轴颈和内锥孔同轴,常采用( )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12、 10.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方式分为( )、( )、( )和( ) 三、 问答题1. 什么是定位?简述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 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3. 什么是过定位?举例说明过定位可能产生那些不良后果,可采取那些措施?4. 为什么说夹紧不等于定位?四、解答计算题1. 分析下图所示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时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并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2. 分析如下两图所示定位方案,回答如下问题:三爪卡盘、顶尖各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该定位属于哪种定位类型?该定位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加以改正。 3. 分析下图所示钻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件的定位情况。4. 分

13、析如下图所示定位方案,回答如下问题:带肩心轴、手插圆柱销各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该定位属于哪种定位类型?该定位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加以改正。5. 分析下图所示定位方案,回答下列问题:底面、固定V形块和活动V形块各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该定位属于哪种定位类型?该定位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加以改正。6. 分析下图所示中的一面两销定位,各定位元件起什么作用?并根据分析说明,夹具装配时菱形削边销部位的朝向。第6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单项选择1.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A、 铸件 B、 锻件 C、 焊接件 D、 冲压件 2.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A、 一面一孔 B、 一面两孔

14、 C、 两面一孔 D、 两面两孔 3.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A、 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C、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B、 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D、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4.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A、铸件 B、 锻件 C、 棒料 D、 管材5. 派生式 CAPP 系统以( )为基础。A、 成组技术 B、 数控技术 C、 运筹学 D、 网络技术6. 调质处理一般安排在: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后 C、半精加工之后 D、精加工之后 7.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A、工步 B、工位 C

15、、工序 D、走刀 二、多项选择1.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A、 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B、 便于管理 C、 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D、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2. 辅助时间包括( )等。A、 装卸工件时间 B、 开停机床时间 C、 测量工件时间 D、 更换刀具时间 3. 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 )和先粗后精。A、 先基准后其他 B、 先主后次 C、 先面后孔 D、 先难后易4. 工艺基准可分为下列几类: A、设计基准 B、定位基准 C、测量基准 D、装配基准 E、工序基准 三、填空题1. 生产类型是指:( ),分为( )、( )、( )。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通常是由( )、

16、( )、( )、( )和( )组成。 3. 生产中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常采用不同的工艺文件,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 )卡,成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 )卡,大批大量时采用机械加工( )卡。 四、 问答题1. 工艺过程的概念?2. 粗基准的选择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五、解答计算题1. 加工习图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 ,键槽深度尺寸为 ,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 1)半精车外圆至 ; 2)铣键槽至尺寸A1; 3)热处理; 4)磨外圆至 ,加工完毕。求工序尺寸A1 = ?2. 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mm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

17、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3. 试选择习图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4. 如图所示一批小轴零件,部分加工过程如下:1.半精车端面A、B,保证两者之间的尺寸A1= 49.6+0.25 mm;2.调头,以A面为基准半精车端面C,保证总长度A2= 80-0.05/-0.20;3.热处理;4.以C面为基准磨端面B,保证尺寸A3=30-0.15。试校核端面B的磨削余量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如何调整? 第7章 机械制

18、造质量分析与控制一、单项选择1. 某工序的加工尺寸为正态分布,但分布中心与公差中点不重合,则可以认为:A、 无随机误差 B、无常值系统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很大 D、同时存在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 一次性调整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随机误差 B、常值系统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 D、形位误差 3. 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形位误差 4. 定位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A、常值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 D、形位误差 5. 通常用( )系数表示某种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A、工艺能力

19、B、误差复映 C、误差传递 D、误差敏感 6. 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 A、小于50 B、等于50200 C、等于2001000 C、大于1000 7. 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A、提高主轴回转精度 C、提高装夹稳定性 B、降低三爪卡盘卡爪面的表面粗糙度 D、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 8. 为减小工件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在刀具方面常采取的措施是:A、减小前角 B、减小后角 C、增大主偏角 D、减小副偏角 二、多项选择1. 机械加工中达到尺寸精度的方法有: A、试切法 B、定尺寸刀具法 C、调整法 D、选配法 E、自动控制法 2. 指出下列哪些刀具的制造误

20、差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A、外圆车刀 B、齿轮滚刀 C、端面车刀 D、铰刀 E、键槽铣刀 3. 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哪些加工有影响:A、车削螺纹 B、车削外圆 C、车削端面 D、车削内孔 4. 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误差因素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A、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B、毛坯的制造误差 C、工艺系统力效应产生的误差 D、工艺系统热变形产生的误差 E、加工原理误差 5.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内部热源主要有A、切削热 B、摩擦热 C、辐射热 D、对流热 6. 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 )等。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D、工件材料性质 三、填空题1. 主轴的回转误差可分解为( )、

21、( )和( )三种基本形式。 2. 以车床两顶尖间加工光轴为例,分析下列三种条件下因切削过程受力点位置的变化引起工件何种形状误差,只考虑机床变形时是( )、只考虑车刀变形时是( )、只考虑工件变形时是( )。 3. 加工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主要有 ( )、( )和( )。 4. 从几何因素讲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措施有减小( )、减小( )和减小( )。 四、 分析题1. 在车床上车削一细长轴,当毛坯横截面有圆度误差(如椭圆度),且车床床头的刚度大于尾座的刚度时,试分析在只考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影响下,一次走刀加工后工件的横向及纵向形状误差。 2. 在车床上镗孔时,若主轴回转运动和刀具的

22、直线进给运动均很准确,只是它们在水平面内或垂直面上不平行,试分析加工后将产生什么样的形状误差? 3. 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若选用45偏刀,装夹方法如下图所示,加工后测量工件尺寸发现工件出现“鼓形”即两头小中间大,但其值均在允许范围内,为合格件;当工件从机床上卸下再进行测量,发现工件两头直径小于允许的最小尺寸,为废品,试回答如下问题:产生“鼓形”的原因是什么?成为废品的原因是什么?提出改进的工艺措施?五、解答计算题1. 加工一批尺寸为20-0.10的小轴外圆,若尺寸为正态分布,均方差=0.025,公差带中点小于尺寸分布中心0.03mm。试求:1)加工尺寸的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以及随机误差引

23、起的尺寸分散范围?2)计算这批零件的合格率及废品率?2. 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120.01。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 = 11.99,均方根偏差为S = 0.003。试:1)画出销轴外径尺寸误差的分布曲线;2)计算该工序的工艺能力系数;3)估计该工序的废品率;4)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第8章 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一. 单项选择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 装配过程 装配系统组成 装配系统布局 机器装配结构2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 )。 完全互换法 大数互换法 修配法3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

24、常采用( )。 完全互换法 大数互换法 修配法4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 完全互换法 大数互换法 调节法5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 产品重量 产品质量 产品成本 生产规模二. 多项选择1 机器由( )装配而成。 零件 组件 部件 标准件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 )等。 检测 平衡 加工 修配3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相互运动精度 工作稳定性4 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包括( )等。 先内后外 先下后上 先大后小 先难后易三. 问答题1 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 2

25、 保证机器或部件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第2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一、单项选择1. 一般机械加工中,机床( )主运动: A、1个或多个; B、至少1个; C、有且只有1个; D、2个2. 下面加工孔的哪种方法精度最高: A、钻孔; B、研磨孔; C、铰孔; D、镗孔3. 用成形刀具加工时,加工的精度主要取决于( ): A、机床的精度; B、刀具的制造精度;C、定位误差; D、工件毛坯的精度; 4加工发动机的喷油嘴时,最好采用如下哪种加工方法?A、激光加工; B、超声波加工; C、电火花加工; D、电解加工。 5. 下面哪种加工方法不属于中心磨?。A、横磨 B、切入磨削 C 、纵磨 D、研磨

26、6. 电子束特别适合于加工半导体材料,其主要原因是电子束加工。A、加工效率高 B、 工件变形小 C、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D、 可控性好7. 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8. 深孔加工时所用的刀杆细长,刚性较差,加工中易出现A、刀具磨损快 B、刀具崩刃 C、刀具折断 D、刀具引偏9. 在硬脆非金属材料上加工型孔宜采用哪种加工方法 A、电火花加工 B、电解加工 C、超声波加工 D、电子束加工 二、填空题1. 机械制造中加工方法的三种加工形式为( ) 、( )和( )。2. 零件表面发生线的4种形成方法是:( )、( )、( )和( );3. 4. 电解

27、加工中,工件接电源的( )极。5. 在钻床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在车床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6. 常用的特种加工方法有( )加工、( )加工、( )加工、( )加工、( )加工、( )加工等。 三、 问答题1. 简述零件表面成形原理。2. 数控加工有什么特点?答 案一、单项选择1. C 2. B 3. B 4. A 5. D 6. C 7. A 8.D 9. C二、填空题1. 材料去除的加工,材料不变的加工,材料增加的加工, 2. 轨迹法 成形法 相切法 范成法3. 顺铣, 逆铣4. 阳5. 钻头的旋转,钻头的直线移动,工件的旋转,钻头的直线移动6.

28、 电火花 电解 激光 超声波 电子束 离子束三、 问答题1. 零件的几何形状就其本质来说,都可以看成是母线沿着导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刀具或工件之一运动或两者按一定规律同时运动就可以形成两条发生线,从而生成所需的加工表面。2.第3章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一、单项选择1.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 A、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相平行的平面; C、与过渡表面相切的表面。 2. 刀具的主偏角是: A、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表面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B、主切削刃与工件回转轴线间的夹角,在基面中

29、测量; C、主切削刃与刀杆中轴线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3. 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4. 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A、刀尖磨损量;B、后刀面磨损高度VB; 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D、后刀面磨损的厚度(即深度)。 5.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成因。A、第变形区B、 第变形区C 、 第变形区6.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A、 切削速度B、 切削深度C、 进给量7. 车刀刀尖高于工件旋转中心时,刀具的工作角度A、前角增大,后角减小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C、前角、后

30、角都增大D、前角、后角都减小8. 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刀具B、工件C、切屑D、周围介质二、多项选择1. 切削加工中切削层参数包括:A、切削层公称厚度;B、切削层公称深度;C、切削余量;D、 切削层公称宽度;E、切削层公称截面面积;F、F、切削层局部厚度。2. 在下列因素中,对切削力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是:A、刀具角度; B、切削用量; C、工件材料;D、刀具材料; E、冷却方式; F、切削温度。3. 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 )等缺陷。A、 尺寸形状偏差B、表面烧伤C、 加工硬化D、 残余应力三、填

31、空题1. 常见的切屑种类有( ) 、( )和( )。2. 切削热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 )和( );切削热传出的四条途径是:( )、( )、( )和( )。3. 目前比较成熟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自然热电偶法、( )热电偶法和红外测温法。4. 工件表面形状成型方法有:( )、( )、( )、( )。5. 总切削力可分解( )三个分力。四、 问答题1. 影响切削变形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如何影响切削变形?2. 刀具磨损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为何出现这种规律?3. 积屑瘤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在CA6140车床上用切断刀切断轴类工件,切断刀的标注角度如下:。 试用主剖面参考系标注切断刀的各标注角度答 案

32、一、单项选择1. A 2. A 3. A 4. D 5. B 6. A 7. A 8. C二、多项选择1. ADE 2. ABC 3. ABD三、填空题1.带状切屑,挤裂(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2.被加工材料的变形,切屑与前力面的摩擦,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切屑工件,刀具,周围介质3.人工。4.轨迹法 成形法 相切法 范成法5.主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四、 问答题1.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1)工件材料:其强度和硬度越大,变形系数Lh越小,即切悄变形越小。(2)刀具几何参数:刀具前角越大,剪切角变大,变形系数就越小(3)切削用量无积屑瘤的情况下,切削速度vc越高,变形系数Ah越小;进给量

33、f越大,磨擦系数减小,角加大,变形系数Ah越小;有积屑瘤的情况:vc通过积屑瘤前角(即实际工作前角)来影响变形系数Ah;背吃刀量ap对变形系数Ah基本无影响。”2.(1)初期磨损阶段:回为新刃磨的刀具后刀具后面存在粗糙不平及显微裂纹、氧化或脱碳等缺陷,而且切削刃锋利,后刀面与加工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压应力较大。这一阶段后刀面的凸出部分很快被磨平,刀具磨损速度较快。(2)正常磨损阶段:经过初期磨损后,刀具粗糙表面已经磨平,缺陷减少,刀具进入比较缓慢的正常磨损阶段。后刀面的磨损量与切削时间近似地成比例增加。正常切削时,这个阶段时间较长。(3)急剧磨损阶段:当刀具的磨损带增加到一定限度后,切削力与切削

34、温度均迅速增高。磨损速度急剧增加。生产中为了合理使用刀具,保证加工质量,应该在发生急剧磨损之前就及时换刀。3.积屑瘤是堆积在前刀面上近切削刃处的一个模块。其形成有许多解释,通常认为由于切屑与前刀面间温度和压力的增加,摩擦力也增大,使近前刀面处切屑中塑性变形层流速减慢,产生“滞流”现象。当温度和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滞流层中底层与前刀面产生了粘结。当切屑底层的剪应力超过金属的剪切屈服极限时,底层流速为零而被剪断 ,并粘结在前刀面上。该粘结层经过剧烈的塑性变形使硬度提高,在继续切削时,硬的粘结层又剪断软的金属层这样层层堆积,高度逐渐增加,形成了积屑瘤。合理的控制切削条件,调节切削参数,尽量不形成中温

35、区域,能有效抑制积屑瘤产生。4.五、分析题1. 标注如下图所示第4章 金属切削机床一、单项选择1. 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中,属于内联系传动链的是: A、主运动传动链 B、机动进给传动链 C、车螺纹传动链 D、快速进给传动链 2. 车单线螺纹时,为获得准确的螺距必须: A、正确调整主轴于丝杠间的换向机构 B、正确安装车刀 C、保证工件转一圈车刀准确移动一个螺距 D、正确刃磨车刀 3. 一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经V带副带动轴,轴通过一对双联滑移齿轮副传至轴,轴与轴之间为三联滑移齿轮副传动,问轴可以获得几种不同的转速: A、3种 B、5种 C、6种 D、8种 二、多项选择1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相比较,其主要

36、特点是: A、润滑好,噪音小B、结构简单,能传递较大功率 C、传动比准,适宜定比传动 D、速比不易准确,不适应做定比传动 E、传动平稳,能频繁换向 三、填空题1. M1432中,“M”的含义是( ),“1”的含义是( ),“32” 的含义是( )。2. 机床中最为常见的两种变速机构为( )和( )。3. 在滚切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原理图中,传动链有( )、( )、( )、( ),其中( )、( )为内联系传动链。 4.机床CM6132中,字母C表示( ),字母M表示( ),主参数32的含义是( )。 5. 机床传动系统中,常用的机械有级变速机构有( )、( )、( )、( )和( ) 四、解答计

37、算题1分析下图所示传动系统图,列出其传动链,并求主轴V有几级转速,其中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各为多少?答 案一、单项选择1. C 2. C 3. C四、多项选择1. BC五、填空题1.磨床 外圆磨床 主参数的1/10(能加工的最大直径为320mm)2.滑移齿轮变速机构 离合器齿轮变速机构3.主运动链1-4 展成传动链4-9 垂直进给链9-12 差动链12-9 展成传动链差动链4.车床 精密 最大工件直径为320毫米5.皮带传动 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 齿轮齿条 丝杠螺母二、解答计算题1. 主轴共有:332=18级转速。 第5章 机床夹具设计一、单项选择1. 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

38、较长,它的定位是:A、六点定位B、五点定位C、四点定位D、三点定位2.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C、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3. 如图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安装工件时,它的定位是:A、六点定位B、五点定位C、四点定位D、三点定位4. 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一平板,保证其高度尺寸,一般应限制工件的()个自由度。、三个、四个、五个、六个5. 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A、3 B、4 C、5 D、66下面对工件在加工中定位论述不正确的是A、按加工要求,尽可能采用不完全定位B

39、、为使定位的准确,尽可能采用完全定位C、过定位在加工中是可以使用的D、在加工中严格禁止使用欠定位7. 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之外的基本要求。A、夹紧动作准确B、夹紧动作快速C、夹紧力应尽量大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8. 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9.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 C、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 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 二、填空题1. 夹具由( )、( )、( )、( )和其他元件及装置组成。2. 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

40、主要由( )和( )引起。3.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 ( )、( )和( )。4. 一般大平面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窄平面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5. 工件以内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 )和( )两种。6. 一般短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长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7. 铣床夹具中常用对刀引导元件是( ),钻床夹具中常用的对刀引导元件是( )。8. 不完全定位指的是()一种定位方式。9. 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使支承轴颈和内锥孔同轴,常采用( )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10.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方式分为( )、( )、( )和( ) 三、 问答题1. 什么是定位

41、?简述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 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3. 什么是过定位?举例说明过定位可能产生那些不良后果,可采取那些措施?4. 为什么说夹紧不等于定位?四、解答计算题1. 分析下图所示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时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并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2. 分析如下两图所示定位方案,回答如下问题:三爪卡盘、顶尖各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该定位属于哪种定位类型?该定位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加以改正。3. 分析下图所示钻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件的定位情况。4. 分析如下图所示定位方案,回答如下问题:带肩心轴、手插圆柱销各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该定位属于哪种定位类型?该定位

42、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加以改正。5. 分析下图所示定位方案,回答下列问题:底面、固定V形块和活动V形块各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该定位属于哪种定位类型?该定位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加以改正。6. 分析下图所示中的一面两销定位,各定位元件起什么作用?并根据分析说明,夹具装配时菱形削边销部位的朝向。答 案一、单项选择1. C 2. C 3. B 4. A 5. D 6.B 7. C 8. D 9. C二、填空题1.定位元件 夹紧装置 对刀元件 夹具体2.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移误差3.大小方向作用点4. 3 1或25.定位销 定位心轴6. 2个 4个7.对刀块 钻套8.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

43、只限制工件的部分自由度。9.互为基准10.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 过定位 欠定位三、 问答题1.工件的定位就是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通过合理设置六个定位支承点,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支承点紧贴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空间的位置被唯一确定,此即六点定位原理。实际定位时所设置的定位支承点数目原则上不应超过六点。2.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2.定位基准制造不准确产生的定位误差。3.工件的某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更多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过定位会造成定位干涉,使工

44、件或定位元件变形,还可能使部分工件装不上,如一面两孔定位,过定位一般是不允许的。消除过定位干涉一是提高工件、定位元件工作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二是改变定位元件的结构,如削边销、浮动支承等。4.夹紧是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能运动,而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需要定位来保证,即通过合理设置定位支承点,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支承点紧贴接触,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通过夹紧来保持其正确位置。四、解答计算题1限制4个自由度(除x方向旋转、y方向平移自由度),因工件为圆轴,x旋转不必限制,槽为通槽,y平移不必限制;定位基准:圆柱表面,左端面;定位元件:长V型铁(除x平移、x方向旋转)或直角铁,左端加挡块(限x平移)。2

45、. 第一图:两顶尖限制工件除绕X轴转动之外的其他5个自由度,三爪卡盘限制工件沿Y轴、Z轴两个移动自由度,该定位属于过定位,可将三爪卡盘去除。第二图:三爪卡盘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即Y轴及Z轴的旋转和移动自由度,尾架顶尖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即绕Y和Z轴的转动自由度,属于过定位,不合理,将三爪夹持长度变得相对较短即可。3.定位元件有定位板和定位螺栓夹紧元件有定位螺栓和夹紧螺母对刀引导元件有钻模板和钻套支承部件有夹具体定位板限制工件沿X轴移动及绕Y轴、Z轴转动,定位螺栓相当于短销限制工件沿Y轴、Z轴移动,属于不完全定位。4带肩心轴限制工件除绕X轴转动之外其他5个自由度手插圆柱销限制工件绕X轴、Y轴

46、转动该定位属于过定位,可将手插圆柱销改为削边销,注意削边方向为上下。5.底面限制工件沿Z轴移动以及绕Y轴、X轴转动,固定V形块限制工件沿Y轴、X轴移动,活动V形块限制工件绕Z轴转动;该定位属于完全定位;合理。因为根据加工要求工件绕Z轴转动不需要限制,建议去掉活动V形块。6.支承板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即Z轴的移动、X轴与Y轴的转动;圆柱销限制工件的二个自由度,即X轴与Y轴的移动自由度;菱形削边销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即工件绕Z轴的转动自由度。夹具安装时,菱形削边销的削边方向与两销的连心线方向垂直。第6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单项选择1.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A、 铸件 B、 锻件 C、

47、 焊接件 D、 冲压件 2.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A、 一面一孔 B、 一面两孔 C、 两面一孔 D、 两面两孔 3.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A、 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C、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B、 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D、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4.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A、铸件 B、 锻件 C、 棒料 D、 管材5. 派生式 CAPP 系统以( )为基础。A、 成组技术 B、 数控技术 C、 运筹学 D、 网络技术6. 调质处理一般安排在: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后 C、半精加工之后 D、精加工之后 7.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A、工步 B、工位 C、工序 D、走刀 二、多项选择1.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