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_第1页
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_第2页
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_第3页
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_第4页
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本资料由豆丁假设莲文档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日本设计大师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浅析2021-12-04 11:50英文字母不只是具有阅读性的传达功能,而且扩展到商业用途中,英文字母的设计开始以个性、时尚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起到了很好的商业宣传作用。20世纪20年代,德国、俄国、荷兰等国家兴起的现代设计浪潮中提出了新字体设计的口号,主张字体的形式由功能需求决定,从此字体设计开始在平面设计中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带动了日本设计事业的蓬勃开展。20世纪50年代前后日本开始大力开展国际风格的平面设计,特别是1960年在东京召开

2、"世界设计会议"后,日本为了迅速跻身世界设计强国,很多设计师开始关注当时国际上流行的设计风格。以五十岚威畅为代表的新一代设计师,试图摆脱日本外乡化设计的束缚,探索当时国际风格的设计。 dolcn 2五十岚简介五十岚威畅(Takenobu Igarashi,1944)是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生于日本北海道的潼川市,1964年(20岁)进入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系学习,就读期间对雕塑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并潜心研究赫伯特拜耶注1的设计。1968年(24岁)毕业后又前往美国洛杉矶大学攻读艺术设计硕士学位,1970年(26岁)回到日本后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设计事务所,却发现难以进入日本的

3、设计界,随后他只得返回自己硕士期间的美国母校执教。1973年(29岁)他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设计,并以此屡获大奖。1985年(41岁),他出任国际图形设计协会副主席,他还曾经担任过日本字体设计师协会主席。他的字体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因而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委托他从1984年到1993年间连续十年为该博物馆设计以阿拉伯数字为元素的广告年历,在这座博物馆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受到如此的青睐。五十岚威畅不同于其他日本设计师,他在国外完成硕士学业,且大局部设计都是在国外完成,因此他更容易摆脱日本外乡化的限制,去探索国际风格的设计。而他选择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作为自己的设

4、计元素与其早期研究赫伯特拜耶的设计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受到了赫伯特拜耶对于新字体认识的启发。他后期字体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其大学期间爱好雕塑也有一定的关系。3五十岚字体设计分析文字作为特殊的视觉形象,是人类用来记录思想的语言符号,使语言通过文字符号到达保存与传播。字体设计就是按照视觉传播的需要对文字整体及细节进行精心地构思和安排的设计活动和表现。五十岚威畅的字体设计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的简单构成变化上,而是将字体扩展到三维空间中,把原本平淡无奇的字母立体化,当作建筑去设计,让字母不仅在空间上有了体量感,而且大大地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使其更加"跃然纸上"。图1?日本鹿岛建设企业150周

5、年纪念册?封面设计1988(44)图2为"日本CS设计奖"的奖杯设计,该奖杯由两个立体字母"C"和一个底座构成,并采用黄铜镀金的材料、字母"C"的两层的下侧边缘固定,可以展开,展开后原来的字母"C"的两层交错排列变成了字母"S",大大地增加了奖杯和获奖者之间的动态互动。这便是充分利用了体块文字的优势,通过叠加、别离的方法进行设计,不仅表现出CS设计奖的主题,而且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变化感。图2"日本CS设计奖"奖杯设计1982(38)图3为德国占德士造纸公司设计的广告年历,此设

6、计同样也是运用了建筑化的立体文字效果,但是不同于前面的对称变化,其字体设计在纵向上不再突出体块变化,而是巧妙地运用文字倾斜、翻转、倒置等方式,强化了文字的体块和空间感,增加字体自身的趣味性,更能突出具有鲜明特色年历的视觉效果。图3德国占德士造纸公司广告年历设计1989(45)五十岚威畅字体设计采用体块变化,叠加交错,拉伸旋转等方式,将字体建筑体块化,把视觉常态上二维空间的文字扩展到三维空间的设计领域,并特别注重字体设计本身的趣味性与交互性,使得数字和字母单体本身看起来像一座美丽的建筑,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体字母"(Architectural Alphabets)设计。

7、五十岚威畅除了注重文字的立体效果外,还很注重一些对称型字母本身存在的对称之美,他曾经说过:"字体之美常常蕴含着对称的结构要素。"2字母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符号,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而字母自身所蕴含的因对称而产生的和谐之美往往被人们所无视。用什么方式可以把这种被人们经常忽略的对称美展现出来呢?五十岚威畅采用了镜面反射的方式。镜面反射就是利用虚实关系,镜面反射出的虚像与实体相互对称,完成了字母在观众眼中的二次成像,让欣赏者通过虚实的把握与思考,觉察并惊叹于这种因对称而产生的美感。图4为一组五十岚威畅在80年代早期设计的镜面字体雕塑,作者选取了具有对称性质的字母&qu

8、ot;W"和字母"C"作为设计元素,他做出字母对称轴的一侧局部,然后将其固定在一面镜子上,利用镜子产生的虚像和实体共同"完形"字母的整体形象,让人们在视觉传递中恍然大悟,体味这种对称的美感,加上作者对作品本身色彩和材质的保存,更增加了作品的新奇感受。图4镜面字体雕塑一图5为字母"A"的镜面雕塑设计,和图4一样作者也是利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图5中作者把整个字体雕塑置于海边这个大背景之中,镜子除了"完形"了整个字母形象之外,还把世间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变化无穷、气象万千的景象二次展现在

9、人们面前,加上作者对于字母材质的精心选择,使得字母、大海,实像、虚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惊叹这种因对称产生的美感,而且陶醉于海天的虚实交替变化的自然环境之中。图5镜面字体雕塑二五十岚威畅利用镜面反射的方式,把字母因对称产生的美感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在保存作品自身材质的根底上,将作品置于变化莫测的自然环境中,让字母、自然、观众通过镜面的反射,二次展现在人们的视网膜内,并将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让欣赏者不再被动地去接受作品,而是主动参与其中,让人们在互动中体味字体雕塑的深层含义。五十岚威畅的字体设计在构成上很注重点、线、面、体的巧妙应用,使得作品本身条理性更强,构图缜密,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

10、待设计理性严谨的特点。图6是五十岚威畅在1980年和1983年间根据轴侧图原理设计的多款"DESIGN"字体设计。这个作品由上到下分别是:通过点的聚集构成面的设计;突出字体轮廓线的设计;由线到结构、由面到体的设计。整体设计是通过手绘方式来完成的,充满了构成的韵味,表达出点、线、面作为最根本的构成元素所发挥的作用。图6 DESIGN 1980-1983图7是数字"180"的字体雕塑设计,是作者利用点、线、面结合的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之一,它通过线、面的叠加,以及整个形体上铆钉点的重复应用,还有设计本身金属材质的保存,充分表达出了一种理性严谨的机械美感。图7美

11、国耐克公司NIKE数字雕塑/180 1990(46)点线面体的巧妙运用在五十岚威畅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表达,五十岚威畅通过对字体形态的抽象、重构,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转换为由平面构成的概念元素组成的美丽的"雕塑",把一个个理性严谨的字体设计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五十岚威畅作品除了注重文字的构成效果外,用色也非常讲究,他的大局部作品用色比较鲜艳,且多采用比照强烈的颜色,特别是三原色的巧妙运用。我们知道,在色彩组合中,如果色彩画面是由两个原色或者三个原色的搭配组成,就会形成一种极度强烈的色彩冲突效果。3他在19841993年间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的一系列广告年历中(图8),一般

12、只采用红、黄、蓝三原色配合白色进行设计,且字体和整体背景一般采用原色比照,鲜艳夺目,衬托了主题。加上立体文字效果,使得年历本身文字突出,识别性很强,实用性也随之增强。图8系列广告年历1984-1993 1987年10月五十岚威畅应邀前往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并开设专题讲座。图9便是此次讲座的宣传海报设计,这幅作品采用了红、黄、蓝三原色作为根本颜色,以大片鲜艳醒目的黄色背景衬托出五十岚威畅的英文姓氏IGARASHI的红色字体变化设计,红色字体和黄色背景之间采用蓝色隔开,使得字体建筑感更加突出,并将澳大利亚国家的地图轮廓形状作为白色装饰点整齐的排列在整幅海报中,更

13、好地突出了"五十岚威畅在澳大利亚"访问讲学这一海报主题。图9五十岚威畅在澳大利亚1987(43)可见,是强烈的原色比照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设计主体与背景之间巧妙地采用比照色,可以有效地突出作品的主体所在,更有利于视觉中心的传达,让人过目不忘。4结语作为日本第二代优秀设计师,五十岚威畅的"建筑体字母"设计独树一帜,采用体块变化,叠加交错,拉伸旋转等方式,把原本存在于二维平面空间的字体立体化,以建筑师的手法进行字体创作。另外,他很注重字体的对称美感,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将人们熟视无睹的对称美放大并展现出来,加之对作品材质的保存、镜面对环境的二次映衬、欣赏者自身

14、的参与,使得作品、环境、观众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并激发了欣赏者的审美欲望。他还把点、线、面作为最根本的构成元素,构图严谨、缜密,利用三原色进行组合设计,视觉效果强烈,突出主题,从而创造出一系列优秀的设计作品。五十岚威畅的设计并没有受到日本外乡化设计思想的太多限制,在设计上他竭力追求国际风格,他以自己独到的视角,巧妙地运用西方的各种最新设计手法,武装自己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建筑体字母"这种视觉样式,对世界字体设计的开展做出了杰出奉献。注释注1:赫伯特拜耶(1900-1985):奥地利人,以前曾在达姆斯塔德当建筑设计助手,1921年进入包豪斯学校,毕业后在包豪斯升职任教

15、。他主要进行字体设计工作,习惯采用非常简单的字体,在版面设计上采用非对称方式,他是西方现代字体设计的额奠基人。(摘自: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2,161)参考文献1赵倩.字体的视觉表达与创新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5):2532陈放.立体的世界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393吴卫,肖晟.色彩构成(图说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74 The analysis of Japanese design master Takenobu lgarashi's font design Ding Feng Wu Wei(Scho

16、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21)Abstract:Japanese design master Takenobu lgarashi takes Arabic and English words as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He gives fonts body mass and space,as aarchitects to design"Architectural Alphabets".Particularly,his mirror sculpture fonts design,he u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ficiency and excess,to secondary display the symmetry and make all the people marvel at the beauty of symmetry.He is also good at applying many kinds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