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泵的装拆与处理(课堂PPT)_第1页
双吸泵的装拆与处理(课堂PPT)_第2页
双吸泵的装拆与处理(课堂PPT)_第3页
双吸泵的装拆与处理(课堂PPT)_第4页
双吸泵的装拆与处理(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31.零、部件装配前应清除毛刺。2.零、部件的加工表面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处理。3.零、部件经清洗、风干及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4.如叶轮、轴套、轴为不锈钢,为避免不锈钢零件间发生咬合,应在零件的配合部位涂二硫化钼。 2、键3、叶轮1、轴键槽2、装叶轮1、装键装密封垫装轴套装密封环1、密封体2、填料3、填料环组装密封体、填料组装密封体、填料、填料环已组装的密封体填料压盖装填料压盖装密封圈装填料密封体部件装O型密封圈装轴承挡套轴承端盖装轴承端盖轴承垫装轴承垫1、定位挡圈2、圆螺母紧固圆螺母2、装弹簧挡圈、轴承装好轴承与弹簧档圈、轴承体、轴承体装羊毛毡、装轴承体连接轴承端盖与轴承体连结好

2、后机械密封静环机封轴套机械密封动环机械密封体机械密封压盖将机械密封静环装入压盖将机械密封动环装上机封轴套将装好机封的机封轴套装入机械密封压盖合装机械密封体装O型密封圈、合装密封体与密封盖上紧固螺栓泵体泵盖上硅胶装圆柱销吊装转子部件轴承体装入泵体止口1、装圆锥销2、轴承体部件与泵体连接上硅胶修锉泵盖锐角剪裁青壳纸合装泵盖连接泵体与泵盖1、泵联器2、键装泵联器回水管零、部件安装回水管安装 端盖水压试验双吸泵的拆卸顺序与装配顺序相反双吸泵的拆卸顺序与装配顺序相反49一、泵的安装方法一、泵的安装方法1、安装位置、安装位置 具有吸上高度的泵具有吸上高度的泵,其安装高度必须进行校核;应根据泵铭牌(或样本)

3、规定其安装高度必须进行校核;应根据泵铭牌(或样本)规定的必须汽蚀余量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r、泵进水管线阻力损失、泵进水管线阻力损失hZ和进水池在枯水期的最低水位核和进水池在枯水期的最低水位核算泵的最大安装高度算泵的最大安装高度H(即双吸泵的轴心线到枯水期时水面的垂直高度),此值(即双吸泵的轴心线到枯水期时水面的垂直高度),此值应满足下式:应满足下式: 式中:式中: H - 泵的安装高度(泵的安装高度(m);); Pa/g- 表示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大气压力表示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大气压力(m 水柱水柱); Pc/g- 表示不同温度下的液体的汽化压力(表示不同温度下的液体的汽化压力(m);); NPS

4、H - 取取NPSH=1.11.5 NPSHr(m);); h hZ - Z - 泵进水管线(包括底阀、弯头、闸阀)总损失(泵进水管线(包括底阀、弯头、闸阀)总损失(m m)。)。 NPSHgPchzgPaH502、安装顺序、安装顺序 不配底座的水泵机组安装顺序为不配底座的水泵机组安装顺序为: :(1)(1)初找平初找平: :将水泵、电机放在预留有地脚螺栓孔的混凝土基础上,用调整其间的斜垫铁的将水泵、电机放在预留有地脚螺栓孔的混凝土基础上,用调整其间的斜垫铁的方法来校正水平,并适当拧紧地脚螺栓,以防走动。水平度允差为:纵向方法来校正水平,并适当拧紧地脚螺栓,以防走动。水平度允差为:纵向0.05

5、0.05毫米毫米/ /米米; ;横向横向0.100.10毫米毫米/ /米米. .(2)(2)初找正初找正: :校正电机轴与水泵轴的同心度,使两轴成一条直线。对中度允差为:在两联轴校正电机轴与水泵轴的同心度,使两轴成一条直线。对中度允差为:在两联轴器外圆上的不同心度允差为器外圆上的不同心度允差为0.10mm0.10mm,端面间隙沿圆周的不均匀度允许差,端面间隙沿圆周的不均匀度允许差0.30mm 0.30mm (3)(3)灌浆灌浆: :在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及基础与泵底脚之间灌注填充混凝土。在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及基础与泵底脚之间灌注填充混凝土。(4)(4)二次找平二次找平: :待混凝土干固后,拧紧地脚螺

6、栓,并重新检查水平度。待混凝土干固后,拧紧地脚螺栓,并重新检查水平度。(5)(5)二次找正二次找正: :二次找平后,重新校正电机轴与水泵轴的同心度二次找平后,重新校正电机轴与水泵轴的同心度. . 在联接进出水管路及试运在联接进出水管路及试运行后再分别校核一遍,仍应符合标准要求。行后再分别校核一遍,仍应符合标准要求。 在检查电动机转向在检查电动机转向( (点动电机点动电机) )与水泵的转向相一致后,装上联轴器的联接柱销部件与水泵的转向相一致后,装上联轴器的联接柱销部件及防护罩。及防护罩。 安装配带底座的泵,用调整底座与预留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斜垫铁来校正机组的水平,安装配带底座的泵,用调整底座与预留

7、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斜垫铁来校正机组的水平,其安装原则与要求,和不配带底座的机组相同。其安装原则与要求,和不配带底座的机组相同。注意!注意!l l 对于水泵、电机、共用底座整体包装运输的机组,虽然泵在出厂前工厂对泵和对于水泵、电机、共用底座整体包装运输的机组,虽然泵在出厂前工厂对泵和电机已进行了找正并直联出厂,由于在运输途中共用底座难免有弹性变形,因此,在货电机已进行了找正并直联出厂,由于在运输途中共用底座难免有弹性变形,因此,在货到现场进行安装时,必须重新校核联轴器的同心度。到现场进行安装时,必须重新校核联轴器的同心度。l l 配带共用底座的泵机组安装完毕后,应在底座空腔内填充混凝土以提高基座与

8、机配带共用底座的泵机组安装完毕后,应在底座空腔内填充混凝土以提高基座与机组的整体稳定性。组的整体稳定性。51注意!注意! 直到水泥完全凝固、机组已二次找平找正、泵和电机(或共用底座)的地脚直到水泥完全凝固、机组已二次找平找正、泵和电机(或共用底座)的地脚螺栓拧紧后才能将泵与管道连接。否则,泵与电机可能难以对中。螺栓拧紧后才能将泵与管道连接。否则,泵与电机可能难以对中。1 1、进口管路、进口管路在将管路连接到泵上以前应冲洗进口管路。在将管路连接到泵上以前应冲洗进口管路。1) 1) 避免在靠近泵进口法兰的管路上使用弯头。弯头与进口之间最少需要避免在靠近泵进口法兰的管路上使用弯头。弯头与进口之间最少

9、需要2 2倍于倍于管路直径的直管段(管路直径的直管段(5 5倍的管直径更好),其使用的弯头为长半径弯头。倍的管直径更好),其使用的弯头为长半径弯头。2) 2) 进口管路应比泵进口直径大进口管路应比泵进口直径大1 1到到2 2个尺寸等级,在进口法兰处加大小头,应采个尺寸等级,在进口法兰处加大小头,应采用偏心大小头。进口管路的直径不宜小于泵进口直径。用偏心大小头。进口管路的直径不宜小于泵进口直径。 3) 3) 严禁阻塞泵的进口端。严禁阻塞泵的进口端。4) 4) 同一水源上有不止一台泵在运行时,泵的进口管路应区分开,不应共用同同一水源上有不止一台泵在运行时,泵的进口管路应区分开,不应共用同一进口管路

10、。一进口管路。5 5) 泵高于吸水池液面时泵高于吸水池液面时la) a) 进口管道上必须没有空气穴。进口管道上必须没有空气穴。lb) b) 进口管道应向上倾斜到泵。进口管道应向上倾斜到泵。lc) c) 所有的接头应保证气密性。所有的接头应保证气密性。ld) d) 为了灌泵起动,可装底阀,也可采用真空引水的方法。为了灌泵起动,可装底阀,也可采用真空引水的方法。 526 6)进水池液面高于泵(倒灌)进水池液面高于泵(倒灌)la) a) 在距泵进口端至少在距泵进口端至少2 2倍与管道直径的管道上安装一个关断阀便于倍与管道直径的管道上安装一个关断阀便于在检查和维修泵时关闭进口管道。在检查和维修泵时关闭

11、进口管道。lb) b) 保证进口管道没有气穴。保证进口管道没有气穴。lc) c) 管道应从给料源开始是平行或逐渐向下倾斜。管道应从给料源开始是平行或逐渐向下倾斜。ld) d) 不允许进口管道的任何部分的延伸低于泵的进口法兰。不允许进口管道的任何部分的延伸低于泵的进口法兰。le) e) 从给料源来的管道的尺寸应比进口管大从给料源来的管道的尺寸应比进口管大1 1或或2 2个尺寸等级。个尺寸等级。 进口管道的进口必须没入到液体表面下足够的深度,以保证所抽送进口管道的进口必须没入到液体表面下足够的深度,以保证所抽送的液体中不会有旋涡和夹杂空气。的液体中不会有旋涡和夹杂空气。 532 2、出口管路、出口

12、管路 在将管道连接到泵上以前应冲洗出口管道。在将管道连接到泵上以前应冲洗出口管道。 1 1)、)、 在出口管道上安装关断阀和止回阀。止回阀一般安装在泵和关断阀之在出口管道上安装关断阀和止回阀。止回阀一般安装在泵和关断阀之间,这将利于检修止回阀。关断阀用于打开、调节流量及检查和维修泵。在电间,这将利于检修止回阀。关断阀用于打开、调节流量及检查和维修泵。在电机停止运转后,止回阀保护泵或机械密封免受回流液造成的损坏。(扬程小于机停止运转后,止回阀保护泵或机械密封免受回流液造成的损坏。(扬程小于20m20m的可不装止回阀)。的可不装止回阀)。2 2)、)、 如果在系统中安装了快闭阀,应使用缓冲装置保护

13、泵免受急速水锤的损坏。如果在系统中安装了快闭阀,应使用缓冲装置保护泵免受急速水锤的损坏。3 3、膨胀节、膨胀节 为了避免传递输送热流体时由于不对中或膨胀而引起任何管线应变,有时在为了避免传递输送热流体时由于不对中或膨胀而引起任何管线应变,有时在出口和入口管线使用膨胀节。然而,膨胀节向泵传递的力等于膨胀节的面积乘出口和入口管线使用膨胀节。然而,膨胀节向泵传递的力等于膨胀节的面积乘以管内压力,尤其是膨胀节在弯曲管道部位、关闭或部分开启的阀前时,流动以管内压力,尤其是膨胀节在弯曲管道部位、关闭或部分开启的阀前时,流动的反作用力使接头伸长或者变形,力作用到膨胀节两边管道上,这些力可能是的反作用力使接头

14、伸长或者变形,力作用到膨胀节两边管道上,这些力可能是非常大的数量级,设计泵壳、底板来抵抗这些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当使用膨非常大的数量级,设计泵壳、底板来抵抗这些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当使用膨胀节时,必须在它们和泵本身之间安装合适的管座。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拉杆胀节时,必须在它们和泵本身之间安装合适的管座。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拉杆来防止向泵传递力。来防止向泵传递力。 注意!注意! 如泵输送液体的温度为常温,泵的进出口管路上不宜设置膨胀节。如泵输送液体的温度为常温,泵的进出口管路上不宜设置膨胀节。 54注意!注意!l 严禁将管路强制连接到泵的联接法兰上,这会在机器上造成危险的应力严禁将管路强制连接到泵的

15、联接法兰上,这会在机器上造成危险的应力从而引起电机和泵的校正误差。该管路应力不利于泵的操作以及最终可能造成人从而引起电机和泵的校正误差。该管路应力不利于泵的操作以及最终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机器的损坏。身伤害和机器的损坏。l 管道重量不允许加在泵上,以免使泵变形,影响正常工作。管道重量不允许加在泵上,以免使泵变形,影响正常工作。进出水管路进出水管路应另设支架支撑,不得借泵本体支承。应另设支架支撑,不得借泵本体支承。 水泵与管路之间的结合面,应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尤其是进水管路,必须保水泵与管路之间的结合面,应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尤其是进水管路,必须保证严格的不漏气,并且在装置上应无窝存空气的可能。证严

16、格的不漏气,并且在装置上应无窝存空气的可能。 55一、一、 前期准备(基本情况的掌握)前期准备(基本情况的掌握)1 1、 了解清楚泵的型号、流量、扬程、汽蚀余量、出厂日期、编号,电动机的型号、功了解清楚泵的型号、流量、扬程、汽蚀余量、出厂日期、编号,电动机的型号、功率、额定电流、转速、电压等参数。率、额定电流、转速、电压等参数。2 2、 了解清楚泵的轴封采用的是填料还是机封?何种填料:石墨、苎麻或其它,何种机了解清楚泵的轴封采用的是填料还是机封?何种填料:石墨、苎麻或其它,何种机封:普通弹簧机封、橡胶波纹管机封。封:普通弹簧机封、橡胶波纹管机封。3 3、 了解清楚泵的进口压力,是真空状态(有吸

17、程)还是正压状态?泵是在循环封闭系了解清楚泵的进口压力,是真空状态(有吸程)还是正压状态?泵是在循环封闭系统运行还是在非封闭系统运行?统运行还是在非封闭系统运行?4 4、 了解清楚泵的转向是否正确?从电动机端向泵看转子顺时针旋转为标准方向,此时了解清楚泵的转向是否正确?从电动机端向泵看转子顺时针旋转为标准方向,此时进口在右,出口在左,反之,则为特殊方向。进口在右,出口在左,反之,则为特殊方向。5 5、 了解清楚泵所输送介质的温度,是否高于了解清楚泵所输送介质的温度,是否高于8080,抑或更高。对个别用户还应了解清,抑或更高。对个别用户还应了解清楚用户所在地的海拔高度。楚用户所在地的海拔高度。6

18、 6、 对本公司所供产品要有充分信心,产品质量完全有保障。对本公司所供产品要有充分信心,产品质量完全有保障。7 7、 若需拆泵检查,拆卸前要确保泵不会突然运行,进口阀和出口阀必须关闭,泵必须若需拆泵检查,拆卸前要确保泵不会突然运行,进口阀和出口阀必须关闭,泵必须排空,电源完全断开。排空,电源完全断开。 561 1、 根据泵的出厂日期计算产品已搁置的时间,若时间超过半年,应检查更换轴承根据泵的出厂日期计算产品已搁置的时间,若时间超过半年,应检查更换轴承润滑脂,若空气十分干燥,造成填料干涸,还应更换填料。润滑脂,若空气十分干燥,造成填料干涸,还应更换填料。2 2、 检查联轴器同轴度是否符合规定:径

19、向误差不大于检查联轴器同轴度是否符合规定:径向误差不大于0.1mm,0.1mm,端面间隙圆周不均匀端面间隙圆周不均匀度误差不大于度误差不大于0.3mm.0.3mm.3 3、 查看电动机到变压器距离,其线路是否过长?查看电动机到变压器距离,其线路是否过长?4 4、 用手盘动联轴器,转子应能比较容易地转动,无卡、擦现象。用手盘动联轴器,转子应能比较容易地转动,无卡、擦现象。5 5、 点动电动机,查看电动机转动方向是否符合泵的转向要求。点动电动机,查看电动机转动方向是否符合泵的转向要求。6 6、 管路是否由泵本体承载,这是不允许的。管路是否由泵本体承载,这是不允许的。7 7、 排除过载的可能性。排除

20、过载的可能性。8 8、 泵不允许干运转。泵不允许干运转。 进口阀门必须完全打开。进口阀门必须完全打开。 57三、运行调试:三、运行调试:1 1、 关闭出口闸阀,向泵内灌引水(若无底阀则用真空泵从泵顶部抽气引水),保关闭出口闸阀,向泵内灌引水(若无底阀则用真空泵从泵顶部抽气引水),保证泵内充满水,无空气窝存。证泵内充满水,无空气窝存。2 2、 当泵内充上水后,应盘动转子几圈使润滑液进入机封端面,以防突然启动造成当泵内充上水后,应盘动转子几圈使润滑液进入机封端面,以防突然启动造成机封损坏。机封损坏。3 3、 若采用真空泵抽气引水,则在抽气完毕后,关闭其与泵连接管路上的旋塞,再若采用真空泵抽气引水,

21、则在抽气完毕后,关闭其与泵连接管路上的旋塞,再启动电动机,待泵转速正常后逐渐打开出水闸阀,达到所需流量,并随时注意电启动电动机,待泵转速正常后逐渐打开出水闸阀,达到所需流量,并随时注意电动机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动机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4 4、 若为填料密封,则逐渐均匀拧紧填料压盖螺母,使液体少量漏出,同时注意填若为填料密封,则逐渐均匀拧紧填料压盖螺母,使液体少量漏出,同时注意填料腔的温升。料腔的温升。5 5、 为防止介质温升,泵不能在出口阀门关闭的情况下长期运转。为防止介质温升,泵不能在出口阀门关闭的情况下长期运转。 当水泵停止运转时,要先关闭出水闸阀,然后停止电动机。关机时要确保机当水泵停止

22、运转时,要先关闭出水闸阀,然后停止电动机。关机时要确保机组能平缓的停下来,防止严重水锤的产生。组能平缓的停下来,防止严重水锤的产生。58一、一、泄漏泄漏 (一)、(一)、填料泄漏过大填料泄漏过大1 1、检查:填料压紧程度是否充分。、检查:填料压紧程度是否充分。措施:拧紧填料压盖的螺母压紧填料。措施:拧紧填料压盖的螺母压紧填料。注意:两边螺母交替逐步调整,防止两侧受压不均使填料压盖歪斜卡住而受力过度,注意:两边螺母交替逐步调整,防止两侧受压不均使填料压盖歪斜卡住而受力过度,以至于长期运行中因疲劳破坏而使填料压盖断裂。以至于长期运行中因疲劳破坏而使填料压盖断裂。2 2、检查:填料压盖是否已压到底。

23、、检查:填料压盖是否已压到底。措施:拧开填料压盖在填料腔内再增加一圈填料。措施:拧开填料压盖在填料腔内再增加一圈填料。注意:原采用的柔性石墨圈填料可剪开装入。注意:原采用的柔性石墨圈填料可剪开装入。3 3、检查:填料是否由于长期摩擦受热,而干涸粉碎失效。、检查:填料是否由于长期摩擦受热,而干涸粉碎失效。措施:措施: 去除原填料,更换新填料。去除原填料,更换新填料。4 4、检查:轴套和轴承挡套之间是否有泄漏现象。轴套内径向密封的、检查:轴套和轴承挡套之间是否有泄漏现象。轴套内径向密封的O O型密封圈安装是型密封圈安装是否正确,否正确,O O型密封圈是否比槽宽,在槽内径向方向上是否与轴和轴套贴合。

24、轴套型密封圈是否比槽宽,在槽内径向方向上是否与轴和轴套贴合。轴套的槽和的槽和O O型密封圈规格尺寸是否不正确;槽的表面是否光洁,型密封圈规格尺寸是否不正确;槽的表面是否光洁,O O型密封圈表面是否型密封圈表面是否有飞边。有飞边。措施:修正轴套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措施:修正轴套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O O型密封圈。型密封圈。 595 5、检查:轴套与泵轴是否不同心,旋转跳动是否过大。如果轴套旋转跳动过大,轴、检查:轴套与泵轴是否不同心,旋转跳动是否过大。如果轴套旋转跳动过大,轴旋转时使轴套和填料之间的间隙增大,而无法通过压紧填料来减小泄漏间隙。旋转时使轴套和填料之间的间隙增大,而无法通

25、过压紧填料来减小泄漏间隙。措施:更换轴套,保证轴套与泵轴同心。措施:更换轴套,保证轴套与泵轴同心。6 6、检查:进口压力是否过高,普通填料无法承受(进口压力若大于、检查:进口压力是否过高,普通填料无法承受(进口压力若大于0.6Mpa0.6Mpa小于小于0.8Mpa,0.8Mpa,须采用特制结构,设较长的节流衬套;大于须采用特制结构,设较长的节流衬套;大于0.8Mpa0.8Mpa则不宜采用填料密则不宜采用填料密封)。封)。措施:更换其他特殊填料或机封。措施:更换其他特殊填料或机封。7 7、检查:轴旋转是否有摆动现象。轴承是否磨损;、检查:轴旋转是否有摆动现象。轴承是否磨损;措施:更换轴承。措施:

26、更换轴承。8 8、检查:轴套磨损、检查:轴套磨损措施:更换轴套。措施:更换轴套。9 9、检查:进口真空度过高,轴封处未装回水管,造成轴封干、检查:进口真空度过高,轴封处未装回水管,造成轴封干 磨磨措施:轴封处加装回水管措施:轴封处加装回水管1010、检查:泵扬程是否过高、检查:泵扬程是否过高措施:如出口压力超过措施:如出口压力超过0.8Mpa0.8Mpa,则在回水管上须设减压阀。,则在回水管上须设减压阀。 60(二)、(二)、机封失效机封失效 1 1、检查:泄漏是否在机封压盖中间轴套处。拆开机封压盖后,轴上动环是否能自、检查:泄漏是否在机封压盖中间轴套处。拆开机封压盖后,轴上动环是否能自动弹上

27、而不卡死。机封压盖压紧前是否有足够的压缩量,安装尺寸是否正确;弹簧动弹上而不卡死。机封压盖压紧前是否有足够的压缩量,安装尺寸是否正确;弹簧的压力是否足够大。动环压下后橡胶波纹管是否抱紧轴,轴表面是否有水垢、生锈的压力是否足够大。动环压下后橡胶波纹管是否抱紧轴,轴表面是否有水垢、生锈或其它杂质。或其它杂质。 措施:上下压机封压盖使轴上动环能自动弹上而不卡死。去除轴表面的水垢、锈或措施:上下压机封压盖使轴上动环能自动弹上而不卡死。去除轴表面的水垢、锈或其它杂质,在橡胶波纹管下垫垫片,更换橡胶波纹管。车小轴套不与橡胶波纹管接其它杂质,在橡胶波纹管下垫垫片,更换橡胶波纹管。车小轴套不与橡胶波纹管接触,

28、不传递扭矩的部分。触,不传递扭矩的部分。 2 2、检查:静环处是否装有合适的、检查:静环处是否装有合适的L L型或型或O O型密封圈。静环表面与机封压盖结合面是型密封圈。静环表面与机封压盖结合面是否平行,轴旋转时机封动、静环表面贴合因来不及补偿而引起泄漏。否平行,轴旋转时机封动、静环表面贴合因来不及补偿而引起泄漏。 措施:措施:1 1)更换密封圈,重装静环保证静环表面与机封压盖结合面平行。)更换密封圈,重装静环保证静环表面与机封压盖结合面平行。2 2)如)如L L垫垫未压到位,甚至可能导致静环与未压到位,甚至可能导致静环与L L垫分离,重装垫分离,重装L L垫(现双吸泵未用工装装静环及垫(现双

29、吸泵未用工装装静环及L L垫,手工装常有未装平的现象,宜借鉴单级泵方式,采用工装装垫,手工装常有未装平的现象,宜借鉴单级泵方式,采用工装装L L垫;与机封厂洽垫;与机封厂洽商,将商,将L L垫的轴向长度加长)。垫的轴向长度加长)。 3 3、检查:机封动、静环表面是否有杂质。机封动、静环表面是否磨损、破裂。泵、检查:机封动、静环表面是否有杂质。机封动、静环表面是否磨损、破裂。泵的工作介质是否有杂质。的工作介质是否有杂质。 措施:去除机封动、静环表面杂质。更换机封动、静环。工作介质有杂质时,动、措施:去除机封动、静环表面杂质。更换机封动、静环。工作介质有杂质时,动、静环材质改用硬质合金静环材质改用

30、硬质合金 4 4、检查:工作介质温度是否过高,是否含油或酸碱,机封橡胶波纹管是否破裂,、检查:工作介质温度是否过高,是否含油或酸碱,机封橡胶波纹管是否破裂,溶胀。溶胀。 措施:更换合适材质的机封。措施:更换合适材质的机封。 615 5、检查:泄漏是否在机封压盖结合处。、检查:泄漏是否在机封压盖结合处。1 1) 检查机封压盖或密封体螺纹孔等处是否有毛刺未清除。检查机封压盖或密封体螺纹孔等处是否有毛刺未清除。措施:清除毛刺。措施:清除毛刺。2 2)检查机封压盖轴向密封的)检查机封压盖轴向密封的O O型密封圈是否安装正确,型密封圈是否安装正确,O O型密封圈是否高出密封腔的槽。型密封圈是否高出密封腔

31、的槽。槽和槽和O O型密封圈规格尺寸是否不正确;槽的表面是否光洁,型密封圈规格尺寸是否不正确;槽的表面是否光洁,O O型密封圈表面是否有飞边。型密封圈表面是否有飞边。措施:修正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措施:修正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O O型密封圈。型密封圈。3 3)机封压盖或密封体材质疏松,有砂孔。)机封压盖或密封体材质疏松,有砂孔。措施:更换有砂孔的机封压盖或密封体。措施:更换有砂孔的机封压盖或密封体。6 6、检查:泄漏是否在轴套和轴承挡套之间,水是从轴套上部流下的。轴套内径向密封的、检查:泄漏是否在轴套和轴承挡套之间,水是从轴套上部流下的。轴套内径向密封的O O型密封圈安装是否正确,

32、型密封圈安装是否正确,O O型密封圈是否比槽宽,在槽内径向方向上是否与轴和轴套型密封圈是否比槽宽,在槽内径向方向上是否与轴和轴套贴合。轴套的槽和贴合。轴套的槽和O O型密封圈规格尺寸是否不正确;槽的表面是否光洁,型密封圈规格尺寸是否不正确;槽的表面是否光洁,O O型密封圈表型密封圈表面是否有飞边。面是否有飞边。措施:修正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措施:修正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O O型密封圈型密封圈7 7、检查:轴套与泵轴是否不同心,旋转跳动是否过大。如果轴套旋转跳动过大,轴旋转、检查:轴套与泵轴是否不同心,旋转跳动是否过大。如果轴套旋转跳动过大,轴旋转时使机封动、静环表面贴合不好而引起泄

33、漏。时使机封动、静环表面贴合不好而引起泄漏。措施:更换轴套,保证轴套与泵轴同心。措施:更换轴套,保证轴套与泵轴同心。8 8、检查:轴旋转是否有摆动现象。轴承是否磨损;、检查:轴旋转是否有摆动现象。轴承是否磨损;措施:更换轴承。措施:更换轴承。9 9、检查:进口真空度过高,轴封处未装回水管,造成轴封干磨、检查:进口真空度过高,轴封处未装回水管,造成轴封干磨措施:轴封处加装回水管。措施:轴封处加装回水管。1010、检查:泵扬程是否过高、检查:泵扬程是否过高措施:如出口压力超过措施:如出口压力超过0.8Mpa0.8Mpa,则在回水管上须设减压阀。,则在回水管上须设减压阀。 62二、二、转不动转不动1

34、 1、 检查:泵出厂时间是否较久,是否泵内零件生锈,转动零件与非转动零件咬死。检查:泵出厂时间是否较久,是否泵内零件生锈,转动零件与非转动零件咬死。措施:一般情况下,可用管子钳盘动或点动电机。可拆下电机、拧松轴承螺母、敲击措施:一般情况下,可用管子钳盘动或点动电机。可拆下电机、拧松轴承螺母、敲击泵联轴器;松动轴后再拧紧轴承螺母、安装好泵组。锈蚀严重时,则拆泵清洗、泵联轴器;松动轴后再拧紧轴承螺母、安装好泵组。锈蚀严重时,则拆泵清洗、去锈后重新装配。去锈后重新装配。2 2、 检查:填料压得过紧或填料干涸。检查:填料压得过紧或填料干涸。措施:拧松填料压盖或更换填料。泵运行后逐渐压紧填料,减少泄漏量

35、至许可范围。措施:拧松填料压盖或更换填料。泵运行后逐渐压紧填料,减少泄漏量至许可范围。3 3、 检查:是否因装配不当,引起不同心,使转子部件无法轻易盘动。检查:是否因装配不当,引起不同心,使转子部件无法轻易盘动。措施:重新正确装配。均匀拧紧拉紧螺栓、支架螺栓。措施:重新正确装配。均匀拧紧拉紧螺栓、支架螺栓。4 4、 检查:泵轴是否弯曲,各零件的同心度、平行度是否超差。检查:泵轴是否弯曲,各零件的同心度、平行度是否超差。措施:校正轴,更换不合格的零件。措施:校正轴,更换不合格的零件。5 5、 检查:管路安装是否合理,泵是否承受过大的管路推、拉等外力而变形。检查:管路安装是否合理,泵是否承受过大的

36、管路推、拉等外力而变形。措施:合理安装管路,使泵体不承受任何外力。措施:合理安装管路,使泵体不承受任何外力。6 6、 检查:泵是否有棉纱、木头、灰浆等安装施工的杂物。检查:泵是否有棉纱、木头、灰浆等安装施工的杂物。措施:清理管道及泵,去除杂物。措施:清理管道及泵,去除杂物。63三、三、振动、噪音大振动、噪音大1 1、 检查:水位是否太低,超过泵装置汽蚀余量所要求的安装高度。进口流速是否检查:水位是否太低,超过泵装置汽蚀余量所要求的安装高度。进口流速是否太高,进口压力是否太低,进口阀门是否未完全打开,进口管路是否堵塞。泵产太高,进口压力是否太低,进口阀门是否未完全打开,进口管路是否堵塞。泵产生汽

37、蚀。生汽蚀。措施:提高水位,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改善进口条件,清除管路及泵进口堵塞物,完措施:提高水位,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改善进口条件,清除管路及泵进口堵塞物,完全打开进口阀门,扩大管径、缩短管长。全打开进口阀门,扩大管径、缩短管长。 2 2、 检查:是否超大流量运行,泵运行工况位于大流量极限外,产生汽蚀。检查:是否超大流量运行,泵运行工况位于大流量极限外,产生汽蚀。措施:关小阀门减小流量。提高进口压力,进口倒灌或加前置泵。措施:关小阀门减小流量。提高进口压力,进口倒灌或加前置泵。3 3、 检查:泵运行工况是否位于最小流量极限外,产生叶轮内再循环和强迫脱流,检查:泵运行工况是否位于最小流量极限外

38、,产生叶轮内再循环和强迫脱流,引起振动。引起振动。措施:加大流量,或增加旁通管路。措施:加大流量,或增加旁通管路。4 4、 检查:介质中是否存有大量气体、气泡。进水管路是否密封不好而吸入空气。检查:介质中是否存有大量气体、气泡。进水管路是否密封不好而吸入空气。轴封填料环水封是否不良而漏入空气。轴封填料环水封是否不良而漏入空气。措施:改善进水管路密封状况。拧紧法兰螺栓,更换密封垫,更换不良管路。改善吸措施:改善进水管路密封状况。拧紧法兰螺栓,更换密封垫,更换不良管路。改善吸入室的密封状况。安装排气阀。入室的密封状况。安装排气阀。5 5、 检查:吸水管路在水池中的位置是否不当,淹没深度是否不够而吸

39、入空气。进检查:吸水管路在水池中的位置是否不当,淹没深度是否不够而吸入空气。进水管路设计是否不当,引起泵入口处的流速不均,产生旋涡。水管路设计是否不当,引起泵入口处的流速不均,产生旋涡。措施:改善吸水管路在水池中的状况。改善进水管路的设计安装。措施:改善吸水管路在水池中的状况。改善进水管路的设计安装。6 6、 检查:进出管路的流速是否太高,引起噪音。检查:进出管路的流速是否太高,引起噪音。措施:选用较大的进出管路,降低流速。措施:选用较大的进出管路,降低流速。647 7、 检查:转动部件是否不平衡量过大,引起振动。检查:转动部件是否不平衡量过大,引起振动。措施:重新平衡转动部件。措施:重新平衡

40、转动部件。8 8、 检查:轴承螺母是否未拧紧,泵本体是否受到不应有外力,叶轮与口环等零件检查:轴承螺母是否未拧紧,泵本体是否受到不应有外力,叶轮与口环等零件是否碰擦。是否碰擦。措施:拧紧轴承螺母,或检查管路联接确保泵不受外力,避免叶轮与其它件碰擦。措施:拧紧轴承螺母,或检查管路联接确保泵不受外力,避免叶轮与其它件碰擦。 9 9、 检查:轴承是否损坏。检查:轴承是否损坏。措施:更换轴承。措施:更换轴承。 1010、 检查:泵内是否存有异物。检查:泵内是否存有异物。措施:清除泵内异物。措施:清除泵内异物。 1111、 检查:机组泵和电机轴中心是否在一直线。联轴器弹性圈是否磨损损坏。检查:机组泵和电

41、机轴中心是否在一直线。联轴器弹性圈是否磨损损坏。措施:调整泵与电机的对中性措施:调整泵与电机的对中性, ,在电机脚垫合适的垫片。更换联轴器弹性圈。在电机脚垫合适的垫片。更换联轴器弹性圈。 1212、 检查:是否基础刚性差,管路共振。泵及管路是否与地面直接连接,使振动及检查:是否基础刚性差,管路共振。泵及管路是否与地面直接连接,使振动及噪音更易传到泵房外。噪音更易传到泵房外。措施:加强基础刚性,重新调整管路连接。管路与泵进出口法兰采用柔性连接,泵底措施:加强基础刚性,重新调整管路连接。管路与泵进出口法兰采用柔性连接,泵底座加装隔振器或隔振垫。管路吊装支架加装隔振器。泵、管路包覆隔声层。座加装隔振

42、器或隔振垫。管路吊装支架加装隔振器。泵、管路包覆隔声层。 1313、检查:地脚螺栓松动。、检查:地脚螺栓松动。措施:拧紧地脚螺栓。措施:拧紧地脚螺栓。 1414、检查:循环供水系统故障。、检查:循环供水系统故障。措施:加大管路或排除故障。措施:加大管路或排除故障。 1515、检查:并联运行系统故障,阀门窜气。、检查:并联运行系统故障,阀门窜气。 措施:关紧阀门或正确布设进口管路。措施:关紧阀门或正确布设进口管路。 65四、四、泵中开面漏水泵中开面漏水1 1、 检查:出厂时间较久,纸垫是否受潮或干裂。检查:出厂时间较久,纸垫是否受潮或干裂。措施:更换新纸垫。措施:更换新纸垫。2 2、 检查:纸垫

43、尺寸不密合,装配时未压平。检查:纸垫尺寸不密合,装配时未压平。措施:拆开重装合适纸垫。措施:拆开重装合适纸垫。3 3、 检查:运输、装卸过程受到撞击。检查:运输、装卸过程受到撞击。措施:检查零件是否受损,若有必要更新受损零件。措施:检查零件是否受损,若有必要更新受损零件。4 4、 检查:中开面拉紧螺栓松动。检查:中开面拉紧螺栓松动。措施:紧固中开面拉紧螺栓螺母。措施:紧固中开面拉紧螺栓螺母。5 5、 检查:泵本体受到不应有外力。检查:泵本体受到不应有外力。措施:合理安装以使泵本体不承受任何外力,泵进出口法兰与管路可采用柔性连接。措施:合理安装以使泵本体不承受任何外力,泵进出口法兰与管路可采用柔

44、性连接。 66五、五、轴承温度过高、噪音大轴承温度过高、噪音大1 1、检查:轴承是否缺油,油太多或油质太差。、检查:轴承是否缺油,油太多或油质太差。措施:清理、增加、减少或更换润滑油脂。措施:清理、增加、减少或更换润滑油脂。2 2、 检查:轴承润滑油脂是否污染有异物。检查:轴承润滑油脂是否污染有异物。措施:清洗轴承,重加润滑油脂。措施:清洗轴承,重加润滑油脂。3 3、检查:轴承是否进水而损坏(轴套、检查:轴承是否进水而损坏(轴套O O型密封圈密封不良)。型密封圈密封不良)。措施:更换轴承。修正轴套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措施:更换轴承。修正轴套槽表面的光洁度,选用合适的O O型密封圈,重新安

45、装轴套型密封圈,重新安装轴套O O型密封圈。型密封圈。4 4、检查:轴承外圆与轴承腔的间隙是否过大,轴承走外圆。、检查:轴承外圆与轴承腔的间隙是否过大,轴承走外圆。措施:在轴承外圆均匀三点处涂圆柱固特胶。严重时,更换轴承及轴承体。措施:在轴承外圆均匀三点处涂圆柱固特胶。严重时,更换轴承及轴承体。5 5、检查:轴承架、滚珠是否已受损。、检查:轴承架、滚珠是否已受损。措施:更换轴承。措施:更换轴承。6 6、检查:泵与电机中心是否偏差太大,泵轴受到不应有外力。、检查:泵与电机中心是否偏差太大,泵轴受到不应有外力。措施:调整泵与电机的对中性措施:调整泵与电机的对中性, ,在电机脚垫合适的垫片。在电机脚

46、垫合适的垫片。7 7、检查:转子不平衡。、检查:转子不平衡。措施:清理或平衡转子。措施:清理或平衡转子。67六、六、电机故障,过载、消耗功率大、噪音大电机故障,过载、消耗功率大、噪音大 1 1、 检查:电机转速是否太高检查:电机转速是否太高, ,选用电机级数不对。选用电机级数不对。措施:更换正确电机。措施:更换正确电机。2 2、 检查:电机是否两相运行。检查:电机是否两相运行。措施:重新正确接线。措施:重新正确接线。3 3、 检查:泵的运行工况是否远远偏离设计工况,泵出口压力是否低于铭检查:泵的运行工况是否远远偏离设计工况,泵出口压力是否低于铭牌规定,在大流量之外运行。牌规定,在大流量之外运行

47、。措施:通过关小出口闸阀调整运行工况点到铭牌规定范围。措施:通过关小出口闸阀调整运行工况点到铭牌规定范围。4 4、 检查:泵内是否有异物缠绕。检查:泵内是否有异物缠绕。措施:清除异物。措施:清除异物。5 5、 检查:介质比重或粘度是否超过规定。检查:介质比重或粘度是否超过规定。措施:切割叶轮,更换电机。措施:切割叶轮,更换电机。6 6、 检查:轴承外圆与轴承腔的间隙是否过大,轴承走外圆。检查:轴承外圆与轴承腔的间隙是否过大,轴承走外圆。措施:在轴承外圆均匀三点处涂圆柱固特胶。严重时,更换轴承及电机端盖。措施:在轴承外圆均匀三点处涂圆柱固特胶。严重时,更换轴承及电机端盖。7 7、 检查:轴承架、

48、滚珠是否已受损。检查:轴承架、滚珠是否已受损。措施:更换轴承。措施:更换轴承。8 8、 检查:电机是否因电磁性能不好而产生噪音。检查:电机是否因电磁性能不好而产生噪音。措施:更换电机。措施:更换电机。9 9、 检查:叶轮过大。检查:叶轮过大。措施:切割、更换叶轮。措施:切割、更换叶轮。1010、 检查:进口压力低于合同值。检查:进口压力低于合同值。措施:调整工况点,通过节流增加进口压力。措施:调整工况点,通过节流增加进口压力。1111、 检查:填料压得过紧。检查:填料压得过紧。措施:调正填料压盖。措施:调正填料压盖。68七、七、泵流量、压力不符合要求泵流量、压力不符合要求1 1、 检查:关死出口阀门,压力相差较大。泵旋转方向是否与规定的方向相反。泵检查:关死出口阀门,压力相差较大。泵旋转方向是否与规定的方向相反。泵的转速是否正确。配用电机的极数是否正确。电源周波数是否正确。的转速是否正确。配用电机的极数是否正确。电源周波数是否正确。措施:更换电机的两根接线,改变电机旋向。配用正确极数的电机。调整电源周波数。措施:更换电机的两根接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