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_第1页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_第2页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_第3页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_第4页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募基金And私募基金目录目录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概述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概述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都属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特点是四权分立、信息透明、风险分担是否公开募集是否公开募集私募基金:私募基金: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集合投资:按出资方式分为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和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我国一般为前者

2、按投资标的分为阳光私募(股票)、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私募风险投资基金(VC)主要特征对比主要特征对比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发行对象发行对象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面向特定投资者面向特定投资者募集方式募集方式 公开发售公开发售非公开发售非公开发售投资者人数投资者人数较多(较多(200200人以上)人以上)较少(较少(5050人以下)人以下)投资金额投资金额10001000元元100100万元万元募集规模募集规模1 1亿以上亿以上几千万到几千万到1 1亿亿法律约束法律约束遵守基金法律和法规的约束,接遵守基金法律和法规的约束,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受监

3、管部门的监管运作上相对更加灵活,收到的运作上相对更加灵活,收到的限制和约束较少限制和约束较少投资标的和运作投资标的和运作要求较严格要求较严格更加灵活,可以投资衍生金融更加灵活,可以投资衍生金融产品进行买空卖空交易产品进行买空卖空交易风险和收益风险和收益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投资者多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多为风险厌恶型)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投资者多为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多为风险偏好型)公募基金经理激励机制公募基金经理激励机制 酬劳分配(显性激励)。酬劳分配(显性激励)。固定薪酬加奖金,其中固定薪酬是根本,薪酬据其所管理基金的基金管理费的一定比率计提。 职业声誉和

4、优效排名(隐形激励)。职业声誉和优效排名(隐形激励)。包括明星经理入选,升职加薪、以及对证券会基金监管部门对全国所有基金进行业绩的排序,并对不同成长效果赋予不同的等级等 持基激励机制(创新)。持基激励机制(创新)。基金公司给予基金经理本旗下基金的一部分份额代替管理费的提成作为嘉奖,并且这部分基金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3年或5年)是不能进行申购或赎回。(华宝兴业07年首推)私募基金经理激励私募基金经理激励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 有限合伙人虽然投入99的资金但只能分得80左右的利润,基金经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虽然只投入1的资金,但能分得20左右的利润。此外,基金经理人每年还能从已缴纳或已投资的基金中

5、提取2.5左右的管理费,用作日常开支。 私募基金经理的薪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管理费;另一部分是可变的业绩报酬“携带收益”。计算管理费的比例一般在1.5一3之间。“携带收益”的数额一般是风险投资收益的20左右。 声誉约束机制。声誉约束机制。私募基金经理的声誉在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私募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只有投资成功,才能进行下一周期的投资。监管主体监管主体 公募基金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多头分散监管时期。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国家计委、财政部、体改委等多方参与。由于没有法规对各自权限作出明确划分,这导致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出现盲区、叠区,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 第二

6、阶段:1992-1997年1992年国务院设立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其中证券委为证券市场的主管机构,证监会为具体执行机构。这个时期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权监管; 第三阶段是1997-至今, 1997年8月有,证监会和证券委合并为国务院直属单位,同时将央行的证券监管移交证监会统一行使,地方证券监管机构改组为证监会派出机构,由证监会垂直领导。至此,我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正式形成。 私募基金 从监管主体上看,银监会和证监会是阳光私募的最主要的两大监管主体,而在实践中,保监会有时也会与之有关。原因是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架构主要按金融机构主体性质而非金融行为的性质

7、予以划分适用法律适用法律 公募基金 信托法、公司法为基本法律 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法律 阳光私募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与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规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行为; 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和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规范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银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规范了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公募基金 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缺少诸如美国证券交易法、投资顾问法、投资者保护法等的配套法律体系。 法律

8、条文粗糙: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条文衔接不够紧密,规范的内容和范围都非常有限,而且其中条文多为原则化的表述,缺乏对实际操作的指导。 市场准入制度的不合理限制:1.市场准入门槛太高;2.权力寻租的滋生;3.监管成本过高。 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1.信息披露不全面;2.信息披露滞后;3.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有效性不足。 自律监管形式化。 政府监管执法能力有待加强:1.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薄弱;2.监管权力相对分散;3.证监会法律地位不高。 基金持有人权利救济机制的欠缺。阳光私幕 法律规定不详尽 行政千预色彩浓厚,市场化、规范化程度低 私募基金资金募集方式规定不明确,给各种非法资

9、金提供了便利 私募基金进入门槛高,偏重保护大型金融机构目录目录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公募发展历史公募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01998-2000,基金规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额,基金规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额分别为分别为100100亿、亿、510510亿、亿、610610亿。亿。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012001年,引入开放式基金,基金规模有所扩大年,引入开放式基金,基金规模有所扩大,达到,达到809809亿。亿

10、。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02-20062002-2006,规模扩张达到巅峰,规模扩张达到巅峰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20072007至今,基金发展规模波动发展。至今,基金发展规模波动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公募基金规模 回顾过去十年,整个基金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回顾过去十年,整个基金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基金公司从基金公司从20012001年的年的1414只增长到目前的只增长到目前的6161只只 基金数目从基金数目从20012001年的年的5959只到现在的只到现在的746746只只 基金的在管资产也从基金的在管资产也从20012001年时的年时的837837亿增长到了亿增长到了20112011年

11、的年的25564.3225564.32亿元亿元公募基金规模公募基金规模基金公司数目大幅增加基金公司数目大幅增加平均每年递平均每年递增增4 4到到5 5家家公募基金规模公募基金规模173.60%184.23%基金净值和基金份额年度变化统计基金净值和基金份额年度变化统计资产规模前十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前十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公司( (亿元亿元) )总资产总资产基金资产净值基金资产净值( (亿元亿元) )管理基金数管理基金数( (个个)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376.822305.6425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599.321570.0922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

12、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508.361483.120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245.051207.521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126.561109.9422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5.13992.4313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915.22902.0818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74.24754.0616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30.9722.6515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85.08556.1916公募基金的发展公募基金的发展 基金前景广阔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13、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巨大发展空间。阶段,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巨大发展空间。 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会促进资本市场向深度和广度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会促进资本市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为公募基金业得发展提供基础。展,从而为公募基金业得发展提供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为公募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公募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目录目录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中国阳光私

14、募的发展概况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阳光私募发展历史阳光私募发展历史 第一只阳光私募第一只阳光私募-深国投深国投赤子之心赤子之心 时间:时间:20042004年年 当时被称为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当时被称为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 投资顾问投资总监:赵丹阳投资顾问投资总监:赵丹阳 运作模式:运作模式:迅速壮大时期迅速壮大时期 2007年年国内一些著名私募像上海从容、深圳金钟、上海重阳、深圳武当、国内一些著名私募像上海从容、深圳金钟、上海重阳、深圳武当、深圳星石、上海博颐、上海尚雅都成立于深圳星石、上海博颐、上海尚雅都成

15、立于20072007年年阳光私募现状阳光私募现状 截至2012-12-15,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私募产品状态正常和结束的产品共1521只,其中存续中的结构化私募信托产品394只,已经结束的结构化私募信托产品247只;存续中的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产品共788只,结束的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产品92只。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产生了一批像朱雀、重阳、凯石、尚雅这样优秀的私募基金公司; 像云南信托、华宝信托这样的拥有自主管理团队的信托公司; 以及像私募排排网、国金证券、阿尔法基金研究中心等一批提供阳光私募基金评级机构。阳光私募基金发展趋势阳光私募基金发展趋势 1. 商业银行将成为私募基

16、金发行的主要渠道。 2. 创新型阳光私募产品将成为市场新宠。 3. 信托中的信托( TOT ) 的发行方式将得到市场认可。 4. 专业的私募基金销售和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私募发行规模私募发行规模 10 10 年全年我国阳光私募产品共发行511.62 511.62 亿元,相比09 09 年增长66.6%66.6%。03-10 03-10 年七年我国阳光私募发行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49%49%。私募业绩私募业绩VS公募业绩公募业绩目录目录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私募与公募的年收益率统计对比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阳光私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中国公募的发展概况公募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公募

17、和私募的基本特征对比一对多业务一对多业务 “一对多”业务可谓公募中的私募,是公募在高端理财市场的重大突破,一面世就与阳光私募争夺高端客户资源。 中国高端理财市场份额巨大,私募并未因此感到实质性的竞争压力。而投资人对“一对多”业务的认识也经历了由狂热到理性的回归。 高风险、高回报高风险、高回报54.44%27.19%-12.51%-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阳光私募一对多沪深30020132013年阳光私募和一对多前十名平均收益率年阳光私募和一对多前十名平均收益率来源: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23.23%-5.11%-12.51%-25.00%-20.00%-15.00%-10.00%-5.00%0.00%阳光私募一对多沪深30020132013年阳光私募和一对多后十名平均业绩比较年阳光私募和一对多后十名平均业绩比较来源: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业绩差异原因分析业绩差异原因分析基金经理激励机制。私募产品一般收取20%超额业绩费。当私募基金产生盈利时私募基金管理人会提取其中的20%作为回报。公募基金则没有业绩报酬。私募产品追求绝对正收益:私募基金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