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设计分享_第1页
可控硅设计分享_第2页
可控硅设计分享_第3页
可控硅设计分享_第4页
可控硅设计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门极带阻灵敏型单向可控硅、门极灵敏型单向可控硅、标准型单向可控硅,标准型双向可控硅、四象限双向可控硅、洗衣机专用双向可控硅、高结温双向可控硅、瞬态抑制型双向可控硅电力电子可控硅模块芯片、电力电子可控硅模块组件可控硅可控硅可控硅等效结构:双向可控硅:互补的两个三级管所形成的正反馈可以在G极电压去掉时不影响导通单向可控硅:可控硅I-V曲线双向可控硅单向可控硅对于一个可控硅,主要看其对于一个可控硅,主要看其5个参数:个参数:额定平均电流、维持电流、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正向阻断峰值电压、反向阻断峰值电压分享1:双向可控硅1,2引脚是否可以调换?案例1:该电路能否将灯点亮?案例2:该电路负载通断不受M

2、OC3021控制?分享2:理解可控硅的“象限”1、为何需要有“象限”这个概念?“象限”通用命名法?2、MT2+Igt+1MT2+Igt-2MT2-Igt-3MT2-Igt-4不同象限可控硅可靠性探究分享3:双向可控硅从导通到关断的条件?1、单独撤去控制极电压?2、MT1,MT2电流小于导通维持电流?分享4:可控硅驱动电流IgtJST24ABTA16分享5:一个改进型的可控硅例子总结:可控硅设计十条黄金规则1.为了导通闸流管(或双向可控硅),必须有门极电流IGT ,直至负载电流达到IL 。这条件必须满足,并按可能遇到的最低温度考虑。2.要断开(切换)闸流管(或双向可控硅),负载电流必须IH, 并

3、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使能回复至截止状态。在可能的最高运行温度下必须满足上述条件。3. 设计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时,只要有可能,就要避开3+象限(WT2-,+)。4. 为减少杂波吸收,门极连线长度降至最低。返回线直接连至MT1(或阴极)。若用硬线,用螺旋双线或屏蔽线。门极和MT1 间加电阻1k或更小。高频旁路电容和门极间串接电阻。另一解决办法,选用H 系列低灵敏度双向可控硅。5. 若dVD/dt 或dVCOM/dt 可能引起问题,在MT1 和MT2 间加入RC 缓冲电路。若高dICOM/dt 可能引起问题,加入一几mH 的电感和负载串联。另一种解决办法,采用Hi-Com 双向可控硅。6. 假如双向可控硅的VDRM 在严重的、异常的电源瞬间过程中有可能被超出,采用下列措施之一:负载上串联电感量为几H 的不饱和电感,以限制dIT/dt;用MOV 跨接于电源,并在电源侧增加滤波电路。7. 选用好的门极触发电路,避开3+象限工况,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双向可控硅的dIT/dt 承受能力。8. 若双向可控硅的dIT/dt 有可能被超出,负载上最好串联一个几H 的无铁芯电感或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另一种解决办法:对电阻性负载采用零电压导通。9. 器件固定到散热器时,避免让双向可控硅受到应力。固定,然后焊接引线。不要把铆钉芯轴放在器件接口片一侧。10.为了长期可靠工作,应保证Rth j-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