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复习单元知识体系单元复习攻略复习本单元,要准确把握工业文明的崛起以及受工业文明影响后中国近代化的曲折进程;明确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由孤立到联系加强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进而树立正确的全球观;要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对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商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原始积累、洋务企业、不缠足运动等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形成知识框架,是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工业文明的进程、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等,均可用此方法构建。复习本单元知识,

2、应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个性和共性的归纳。两次工业革命就其发生的前提条件、进程及影响来看,既有具体的不同点,也有规律性的知识可寻。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两次工业革命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既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不同特点有较充分的认识,又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共性进行总结,从而强化了对知识的把握,并可以以此类推到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过程中复习本单元知识要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1520世纪初的近代时期,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工业化。但是,

3、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国现代化进程起步于鸦片战争之后。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转化为近代社会。下面用表格说明中国现代化讲程。单元专题归纳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

4、义萌芽发展,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货币,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不同国家地区的贸易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同时也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最早走上这一道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也开始了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先后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进行殖民争夺,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同时,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中国的近代化曲折发展(18951949年)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

5、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作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影响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三座大山的重压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在困境中艰难发展交通和通讯的近代化背景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和通讯;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力图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表现铁路交通: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成为中国

6、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近代水运:1872年轮船招商局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但发展艰难航空业:起步于1918年;1920年后的几年获得较快发展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1911年初具规模电讯: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有线电报)的开端,此后发展迅速;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民国时期发展迅速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背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表现服装、发型、食品、住房、报纸杂志、电影等革新或兴起;婚姻、丧葬、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 3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 概况: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

7、等条约获取的经济、政治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和自然经济瓦解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洋务官办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并在19世纪末有了初步发展,20世纪初进入“黄金时期”,但以后日渐萎缩,艰难发展。 特征:从工业化进程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超前,民用工业滞后。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形成官僚垄断局面,民用工业发展缓慢。从工业化布局看: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而偏远内地及农村仍滞留于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冲击通商口岸的结果。从工业化结构看: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面

8、粉、纺织业较发达,但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建立起民族工业体系。从产生条件看:“先天不足”,缺乏西方工业化所具备的资本原始积累条件,且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艰难。 影响: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成分,促进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得到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4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生活 表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首先在通商口岸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

9、化和更新。传统的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亦随之变革,并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城乡。铁路、轮船、电报、电话传入中国,交通通讯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征: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过程中既存在着新旧冲突,又存在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但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影响: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推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单元能力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观察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

10、路B图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C图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D图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答案:B解析:本题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导入,着重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有关史实的记忆与理解能力。A项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CD两项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B项中“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表述错误。2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受到严重冲击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时

11、中国正处于明朝中期,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故选C。3十七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 A战争 B商业 C文化 D外交答案:B解析:这种垄断地理信息的做法是出于维护自身的商业垄断地位的考虑,故答案为B。4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

12、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答案:C解析:工业文明的扩展是在工业革命后才开始的,不是哥伦布带来的影响,故答案为C。5“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 D非洲成为了廉价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答案:D解析:上述材料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原来的掠夺殖民地、贩卖黑人奴隶变为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需求。因此答案为D。6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

13、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伴随着英国的殖民侵略,给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进步。但不能因此判定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建设性的。B、D结论无法根据材料得出。7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

1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的曼彻斯特在工业革命开始后人口迅速增加的史实,反映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8 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 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15、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答案:C解析:该笑话说明了在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因此它所体现的是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故答案应选择C项。9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导致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 ( )年 代18421844184618481850185218541856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磅)969230517914461574250,410012216A、鸦片输入的减少 B、自然经济的解体C、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 D、5的低关税率答案:C解析:要注意“1844年”这一关键信息,英国输华货物的猛增主要源于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0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

16、1921年创作)中,描写了他见到童年的小伙伴闰土。闰土在谈到他的生活时说:“非常难。第6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的农村()军阀割据,战乱不息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 苛捐杂税繁多,农民入不敷出 自然经济完全破产,商品经济得到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中所提到闰土为生活所迫把农产品挑去卖的情况,不属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因此排除项答案为D。11观察右图,从中能够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A民国政府大力倡导公共机关一律使用国货B一战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

17、暂的春天C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动力D中国民族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并占据国际市场答案:C解析:注意图片中的文字是:特等飞鸡火柴,图片两边文字为“口吞宇宙足踏环球”,中间图案为公鸡口衔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帜。寓意很明显,这就是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12根据漫画灾星图内容判断,这幅漫画应作于 ( )A清政府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大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 D 从漫画的对联中的字句“卖国内战”“蒋宋孔陈”“垄断独占”等可以看出是指四大家族垄断资本,蒋介石政府企图依靠美国发动内战。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3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

18、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答案:B解析:2为19世纪末,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3为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十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官僚资本的压榨,日本的军事侵略,美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萎缩。答案为B

19、。14右图所示是民国时期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 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 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A B C D 答案:D解析:通过民国时期烟灰缸上的陶瓷广告,可以了解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过宣传实业的爱国思潮,而这也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段历史。通过这种新颖的广告形式也反映出中国的商标发展状况和陶瓷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故四个选项都可以证明,选D。15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l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台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开

20、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 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严重,经济萧条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A B C D答案:B解析:三四十年代碉楼兴建减少还当时的政治经济局面密切相关。是当时存在的政治经济状况,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应为。16“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得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这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

21、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并把新房装潢成欧美风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的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并经常观看胡蝶,阮玲玉等影星主演的国产影片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有轨电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京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答案:D解析:ABC所述现象在四十年代的上海能够实现,但四十却没有上海电视台,因此答案为D。17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

22、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剧变的见证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答案:A解析:账本本身是对普通市民生活的一种记载,它并不能见证政治的剧变,也体现不出跨入了小康社会以及中国已经逐步走向了市场经济。而普通家庭工资水平的增长却能说明社会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答案为A。18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

23、饰着舶来的服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精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的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见当时的摩登人物们恨不能把自己的黑眼珠也变成洋人的那样,可见是一种崇洋媚外的现象。192010年将要举行的中国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与举办年份的数字巧妙组合,三个人形,既代表三口之家,也代表“你”、“我”、“他”及全人类,表达了中国人民把这届世博会办成具人文思想、属于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据此判断,下列图

24、片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 ( ) A B C D答案:D解析:D图中左上角的三个组成三口之家,是一个世字,下面的是数字2010正好是上海世博会召开的时间,下面是中国上海。20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 旗袍 中山装 京剧 里弄住宅A B C D答案:C解析:京剧属于“国粹”艺术,不是中西交融的产物。排除项,故答案为C。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

25、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材料二 17世纪时的荷兰舰队 荷兰东印度公司材料三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小国大业解说词材料四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民利益发生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摘自英荷战争材料五 英国东印度公司 黑奴贸易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荷兰的殖民活动。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26、识,分析17世纪的荷兰成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原因。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原因。答案:罪恶:掠夺殖民地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和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扩张。荷兰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积极开展海上贸易活动,建立商业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商业、金融业发达。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参与黑奴贸易,获得了巨大财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力增强。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2从中国

27、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年代(年)合计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国人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1872-1894)1754889353468796%1916196331%10328000573%第二时期(1895-1913)6852234234639080141%862946913%136101315346%材料二:中国近代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年份指数 指数增长额189018941001895189914

28、84819001904205571905190928580191019143647919151919437731920192465021319251929839189材料三:中国近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品种 年份 农产品手工产品机器产品18831568182619101684141881930451306197请回答:材料一中的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说明了什么?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出口贸易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哪些特点?答案:形成: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从19世纪60、70年代起,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为“自强”而开办军事工业,为“求富”兴办了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