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陕西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综述_第1页
2016陕西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综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陕西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史记载 : 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 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 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 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 例子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 以达到去 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成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之邦,最重服坤,“衣食住”,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

2、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雜、中 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然而, 在当代中国, 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趋式微。最简单例子便是, 当我们被 要求“着正装”的时候, 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 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 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民族服饰, 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 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 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 不少国家都拥有 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尤为重视。相比之下, 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 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外交官 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险重的外交场合, 穿西 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所幸的是, 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 然兴起。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 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 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 探 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 “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

4、们在重 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 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 便于普及。 更重要的是, 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 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大詹盛世,并放自 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责;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选自周飞亚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有删改)1. 下列关于“饰服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民族服饰,既是个人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也是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 体现,但我们似乎对它不

5、够重视。B. 自古以来, 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 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历经几千年的 发展,可谓博大精深。C. 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可以打造成国家的一张文化名片,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都有 自己的“国服”,“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D. 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等经典的中华服饰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然而在当代 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渐衰微。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我国是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我们通常说“衣食住行”,可见自古以 来人们总是对“衣”特别重视。B. 我们通常不把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看作“正装”,而把

6、西服看作“正装”, 连外交官们也穿起了西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缺憾。C. 许多国家的人们认为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显得过于随便,是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而我国一些人却崇洋媚外,唯西服是穿,这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D.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国人认为中山装已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 于是渐渐不穿中山装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论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还是北魏孝文帝的“革衣服之制”,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与我国几千年来服饰文化的传承并不矛盾。B. 宽袍敞襟之衣,体现自由不羁;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而具有中国范儿的“国

7、服”, 将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C“国服”不仅在设计上加入了中国元素,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因而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D.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探讨的话题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不容小觑。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汉卿,字元杰,仪封人。正德六年进士。授魏甚知县,征拜刑科给事中。尝陈杜彳_储积、慎刑狱三事,深切时弊,不报。武宗将南巡,偕同官伏阙谏。世宗嗣位,从巡抚李铎言,发帑金二十万优恤宣府军民。以汉卿言,并发十三万之大同。

8、屡 迁户科都给事中。嘉靖元年冬,与同官上言:“陛下轸念畿辅庄田之害,遣官会勘。敕自正 德以后投献及额外侵占者,尽以给民。王言一布,天下孰不诵陛下之仁!近者给事中夏言、 御史樊继祖、主事张希尹勘上涿州薰皮厂、安州鹰房草场,诏旨留用。所司执奏,迄不肯从, 非所以全大信、昭至公也。皮厂起于马永成,鹰房创于谷大用,皆夺民业为乎。今马俊、赵 霦恃籓邸旧恩,妄求免革,是复蹈永成、大用故辙也。乞尽还之民,而严罪俊、霦,为欺罔 者戒。”后父陈万言请营新第, 既又乞庄田,内官吴勋等请督苏州织造, 汉卿皆极谏。不纳。 应天诸府大旱,帝将鬻淮、浙余盐及所没产,易银振之。汉卿言:“易银缓,非发帑金不可。” 帝为发银十

9、五万。未几,复偕同官言:“今天下一岁之供,不给一岁之用,加其水旱频仍, 物力殚屈。陛下方躬行节俭,而中官梁栋等奏营造缺珠宝,是欲括户部之银也。梁政等又以 蠲免三分之数欲行京仓拨补是欲耗太仓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_郡邑小民将安取哉?今东南洊饥,民至骨肉相食,而搜括之令频行,臣等窃以为不可。” 报闻。已,又劾席书振济乖方,乞遣官往勘,正其欺罔罪。帝方眷书甚,驿召为礼部尚书, 不罪也。初,兴献帝议加皇号,汉卿力争,至是,又倡众伏阙。两受杖,斥为民。二十年,言官邢如 默、贾准等会荐天下遗贤,及汉卿,终不召。(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注】港(jian):屡次,接连。4. 下列对文中

10、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 /欲行京仓拨补/是欲耗太仓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 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B. 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 /欲行京仓拨补/是欲耗太仓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部 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C. 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 /欲行京仓拨补/是欲耗太仓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部 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D. 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欲行京仓 /拨补是欲/耗太仓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 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11、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进士”是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给事中”为加官,秦时始置。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明 朝所设的给事中,有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的权力,与御史互为补充。C.“畿辅” 畿,京畿;辅,如同汉代的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指京都 周围附近的地区。D.“未几”表示时间很短。古代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还有:立、遽、少时、少顷、俄顷、 寻、久之、既而、须臾等。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嘉靖年间,张汉卿与同僚一起上书, 对皇帝下令从正德以后接受进献和额外侵占的田地, 全部

12、要还给百姓这件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B. 张汉卿曾极力向皇帝进谏, 反对为皇后的父亲陈万言修建新宅第, 又反对太监吴勋等担 任苏州织造,但皇帝并没有采纳。C. 应天等府发生旱灾,皇帝打算出售淮、浙两地剩余的盐以及所罚没的产业,换得银两赈 灾。张汉卿却认为卖东西换得银两太慢了,要赶紧从国库中拨银赈济。D. 张汉卿曾因席书赈灾违规而上疏弹劾他,请求派遣官员前往调查,治他欺君罔上之罪。 皇上却非常眷顾席书,不仅没有治罪,还让张汉卿担任礼部尚书。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1尝陈杜侥幸、广储积、慎刑狱三事,深切时弊,不报。2所司执奏,迄不肯从,非所以全大信昭至公也。(二)古代诗歌阅

13、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李正封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注】李正封,字中护,陇西(今甘肃临洮)人。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历官司历官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监察御史。写,同“泻”。8与李白望庐山瀑布相比,两首诗歌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答:_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答:_(三)名篇名句补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

14、人告别时吟唱“_ ,_”。借月引发别离之情。(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_ ,_”,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3 )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_ , 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题。(25 分)匆匆过客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一一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

15、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 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 求援的呼唤。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一一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 人!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一一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 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

16、售票口:正好!803 次和 802 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滚回单位。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 次的队伍后面。我终于把一张 802 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 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 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 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

17、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 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您不要奇怪, ”他说, “我是买到了一张 803 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 我第

18、二次 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 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 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 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 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一刹那间, 他们谁也不说话了。 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 像大理石 雕塑一般美丽。此刻, 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 站在班主任的面前。那青年妇女说: “同志, 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 802 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 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 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

19、, 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 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 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 然后弯 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 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 您啦!”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 纷纷扬扬地飘落着。 街道上一片寂 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小

20、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小说开头的景物 描写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心情和故事结局。B.在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描写了“我”、男青年、青 年妇女的不同心理,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C. 男青年因为最后一张票和青年妇女发生了争执, 又被小女孩误解, 腮帮子抽动, 泪花子 在眼里直转,都表现出他既懊恼又委屈的心理。D.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老人买车票的故事,表现了素不相识的人 之间存有大爱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E 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

21、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2)小说以买票场景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3)小说中男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25 分)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 年 10 月 5 日,从球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中国女科学家获得 2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理由是

22、她发现了青蒿素, 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 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的华人科学家。10 月6 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 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 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 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 青 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在诺贝尔奖之前, 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 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 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屠呦呦 1930 年 12 月

23、30 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 立志 探索它的奥秘。 1951 年, 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 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 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 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 大学毕业 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 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 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 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 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但她心无 旁骛, 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 蒿素, 是她最杰出的成就

24、。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 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 数 10 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 2 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 纪 60 年代初, 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 当时正值美越交战, 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 80 多万人。 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 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 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 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寻找有效的新

25、结构类型化合物, 但一直未能如愿。 我国从 1967 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 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 但是, 通过对数千 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 年, 39 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 640 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 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 200 多种中药的 380 多个提取物的筛选, 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 但大量实验发现, 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她又系统查阅文献, 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

26、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 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 东晋名医葛 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 这段记载, 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 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 于是她改用乙醇冷 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 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 190 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 抑制率达到 100%。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2015 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

27、,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 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相关链接:12011 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中说道:“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 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 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2015 年 12 月 7 日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屠呦呦在演讲辞中说道:“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

28、5 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32015 年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说道:上世纪 60 年代,根除疟疾的努力以失败告终,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当时,屠呦呦转而求助于中医药学,以应对抗疟疾新疗法的挑战。然而,实验结果并不一致,所以,屠呦呦又重新翻看了古中医书籍,并发现了线索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这美好的期待既是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鸣叫,吃着青草,又有小鹿象征人才,父母希望女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之意。B. 疟疾是璀璨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万人被它夺去生命

29、。许多国家的科学 家都在努力研究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C.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 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D. 本人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 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E.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这个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一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0、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本文进行概括分析。(6 分)(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本,联系现 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 分)第n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1“什么样的人很快乐?能接受快乐信息的人很快乐”女作家_ ,诠释了她的快乐观。2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让国人看到了一位睿智的领导人形象。3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设计师要对相关情况了如指掌,只有这样,在客户面前才可以,贏得信任。A. 侃侃而谈娓娓而谈款款而谈B. 娓娓而谈款款而谈侃侃而谈C. 娓娓而谈侃

31、侃而谈款款而谈D. 侃侃而谈款款而谈娓娓而谈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 2015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100 元纸币增加了防伪性能较高的光彩光变数字、光变镂空开窗 安全线、磁性全埋安全线等,并提升了人像水印等防伪性能。B. 北京时间 12 月 17 日,亚冠联赛冠军广州恒大队将在横滨国际综合体育场与欧冠联赛冠军已塞罗那队展开了 2015 年 FIFA 世俱杯一场半决赛的争夺。C.巴黎气候大会与会各国专家通过交流一致认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D.在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来自全世界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2、 2000 多位嘉宾,围绕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15. 填入下面-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如何如何让“国家”里的感情共鸣与信仰共识变得顺理成章,应当成为广大青年的时代共识。_ ,与国家进步的同频共振倒成了偶然。 当很多人还常常抱怨“国不如外,此不及彼”时,却忘了一个民族从独立走向复兴的阵痛与艰辛,更忽视了“与其说得好不如干得好”的朴素道理。A. 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残酷的竞争,让一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B. 竞争使得大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充满高压力,让一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C. 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33、,造就了快节奏的生活、 高压力的工作、残酷的竞争D. 些人无暇停下来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竞争使得大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充满髙压力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在各种气象突害中,台风、洪水等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早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

34、,后果不堪设想。17. 下面为绿色出行而设计的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6 分)答:18.写作(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台湾作家侯文咏在不乖中说道:“那时候我并不明白,不听话的人,长大一样会 有前途一一差别只是,听话有听话的前途,不听话有不听话的前途。”读了侯文咏的这句话, 你有怎样的感想?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参考答案2f ”沖护華为,兀申害林.VftW#* ftfttflft-tf(斗匕*WL址佑匚Mw*aa+立中 Mzci 工丄匹齐-.* tUDA+#,就的

35、女化之* *5- A,一甲三審.军最雄平髯了- D熄屋让曜孑审仔乳矚之 1U7 *1 1*量止哦赵社偿陽草*旷大 Mt. MMmHWV. !训申豊耐*t *里上茨令弁号世.(召昭诵裁.H* m S XR2#1 ? 1工醫旳彥电协規泊 t#,全舟曲肯哥坝.选车是熄彙痒空伟尢的侶聲,跑示卒赢旳瓷匸的务琏耳.(化.斷皆-打吝眾 大总巧 2号审丈:张/即*字元卅 j. e?Kwiftt#g*.护大譬督駅索、澳蹟喷艸利當三特.说崔切 勺盯社法筲聊窝”亨卜浅羚貝愴.忸 t 余皓住帯遐*住牝醫静 尽丄材总七帝AX.*t苗杀 si世廂*哺从逼 it孚译的止议, 从忙澤中 tt対一卜巧需白整忧抻虹 m穴畔 匕内

36、为抿滾擲弟理 45LI 起嬴国庠中茨忖十二万辯言輾斜太飼 ft耳艮.聯衣扑 i星户科當常宇申ft 嫌阮澤琴養.fcflft -猊也室帝上我说;碎下菲藹摘优愿抵 W 边圧田的玻害 T 令从正 II 单而越蓝挨豈虑駄初寿悴 禄心的出地.tffSJiwnn, 于的谥竹 蠶勺,K卜囉小料请聂 T 的匕 Ki 去日 松事申厦酿 鑫史貫世乩 主学鞭樁丿伽蟻上肘灯*蚩卅 Qg 如 袍臨冃惭叭主存的官吏打 h 盘上味.至今不悴听軀.遠不最円廉關全儒大的怙整,靶耶举窝 的孟正的沁咏皮厂思却于马永戌皐嗚站创予尋大两松是检寻百处的产业If鹰 的.亂节吗使.超营世样祥王附於的旧凰非甘地催娥變竦璽基堆匹埃歸永直,备大

37、悄和日谢占求把送耳严业全邹还绘厲 It.弁卫建仿址和我 軽泳 H 孔吿弋 I: Rj 宜ftlpU J. 倉化的卓力曲 r 审 W第*啊玄“打肄世审裁艮嗔帘川轨少二.見上苣旳.0人*M“入11* uarxr-MwntAf. w 人殳州弘为 z 二的 Qvtf.ii.w;-十“詡 Knr 比州倉防出.MMfii 的 a 令疥怜臣了 心“ UR不止* Q ii丿* 乂上 f 零-鼻审 “何備15 为初便家上 2 衣上 ilMXBWK :“怜 RtffftjB杠.力反對.KM.:次隻*昆斥为怏.E 謂二十上 fl19邙斤冷人丫佯州詢田喩 Z 人.*鍛何&弐*“覽占代*戰御虑亠U 必卑为主.UXAr2JA 的竹怡台比.石豪.古剁飞綁童幽必一惧捕 更命 iK 磴女络G 为上.炉 a*5aaM.矗圧 令保的乞术手圧摺曲了声山的“駅伟就2分建首尙拧发了作召 MTth 贵. Kaz(2 分)*- 名旬名 SU1;(#)i -瞬不*曲檢制 mncitaaM蠢人戏 NW 不筌 2 办便拆人而*H 好人也V另全性 Q 于乱徂不术縄追于ill候.g 口I(?5)给3分.胳E恰”苦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