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最新现代文阅读按新考纲编写 人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最新现代文阅读按新考纲编写 人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最新现代文阅读按新考纲编写 人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最新现代文阅读按新考纲编写 人教版_第4页
高考语文最新现代文阅读按新考纲编写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最新现代文阅读按新考纲编写20064(一)雨季心思杨机臣 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 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唯不缺雨。 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

2、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了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昏。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

3、。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这些年雨水确实太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噹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

4、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觉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雨声。1 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答:隔着窗棂看院子下雨的乐趣。 白天下雨时人们睡觉的惬意。 雨夜里人们睡得比平日更香。2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答:表达作者希望下雨但不要下太多的雨(或:希望风调雨顺)的愿望。特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匀整对称;语言简洁形象。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

5、quot;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答:因为缺雨干旱,危害极大,所以"盼望"着雨声;因为"二楞子忘关太阳能水箱"的滴水声,不是真正的雨声,所以又害怕那浪费水的"雨声"再次出现。4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阅读下面的句子,请分别说出省略号在句中所蕴含的意思。 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 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答: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产生了不同声响(或省略号表示还有多种声音);写渐入梦乡后的沉寂(或省略号表示

6、"我"一晚不醒,突出时间延续);写"滴水声"不断(或省略号表示"滴水声"时间之长久,或"我"对水白流一晚的痛惜)。5将第自然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衡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

7、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答:雨季心思的雨,清爽畅快(或:畅快淋漓;气势磅礴等);春的雨,细密绵绵(或:悄无声息;绵绵不断等)。 从描写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 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答: 相同点:都从视觉(直接或正面)写雨的各种形态(形状)。 不同点:本文第自然段从听觉(直接或正面)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声响(声音);从过程写雨的变化。春从侧面(间接

8、)写春雨的作用。 请另选一个描写对象(如"风"或"云"等),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式写一个句子。 (雨水)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答:仿写举例:风吹过湖面,湖水泛起了涟漪;(风)吹过稻田,稻穗摇摆着腰肢;(风)吹过草原,绿草泛起了波浪;(风)吹过山林,掀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二)生命的暗示欧阳斌 清凉的秋雨送来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

9、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

10、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涉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

11、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

12、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 。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

13、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答:一要珍惜生命,二要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2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答: 深谙:深刻了解(

14、或明白、知道、懂得)(大意正确即可) 3阅读本文第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钟声提醒人们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大意正确即可)4阅读本文第段文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答:痛苦的煎熬;快乐的享受(或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渺小的存在;伟大的结晶(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5研读本文第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

15、中是很多的。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答:答案示例:海伦·凯勒在失聪、失明、失语的情况下,没有绝望,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作家、教育家。 文天祥被俘后,不屈从威逼利诱,宁死不降,从容就义。(所补写的内容必须符合文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6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然后续写一个句子。答: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

16、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三)令人惊奇生物钢 大家对影片蜘蛛侠里的主人公借助自己"吐"出的丝飞檐走壁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吧,其实科学家早就对蜘蛛丝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仿生学理论研制出"生物钢",它是一种由蜘蛛丝蛋白仿制的生物材料,其学名是"人造基因蜘蛛丝"。因为这种人造基因蜘蛛丝的硬度比钢还大4-5倍,所以被称为"生物钢"。"生物钢"最大的优点是既坚硬又柔软无比,集坚韧与结实于一身,因而在军事上有广泛的用途。 众所周知,蜘蛛网可以粘住苍蝇、蚊子等飞虫。这些飞虫一旦被蜘蛛

17、网"俘获",任凭它们如何挣扎一般是难以逃脱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蜘蛛丝的强度比人们想像得要大,同样直径的蜘蛛丝和钢丝相比,蜘蛛丝的强度是钢丝的4-5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蜘蛛丝里一共有7种蛋白,其中牵丝蛋白强度最大。它的强度是钢材的5倍,可塑性比钢材高30%,抗冲击能量吸收系数是钢材的50倍,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复合材料和装甲材料,如防弹背心、航空航天设备用的重量轻、强度高的复合结构材料等。用牵丝蛋白纺织出来的防弹衣将把弹头或弹片击入士兵体内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牵丝蛋白纤维还可在医疗上做代用肌腱和韧带,因为其强度是肌腱组织的20倍,而弹性却大的多。 1999年5月美国在世界上首

18、次培育出羊奶里含有牵丝蛋白的转基因绵羊,并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人造蜘蛛牵丝。当时,美国麻省的"国家陆军生物化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将蜘蛛身上抽取的蜘蛛丝基因植入山羊体内,使山羊奶含有蜘蛛蛋白,然后经过特殊的"纺线程序"。把山羊奶中的蜘蛛丝蛋白纺成"人造基因蜘蛛丝"。美国的研究人员称,他们研制出的"生物钢"有蚕丝的质感,有光泽,弹性极强,可被广泛地用来制造手术用缝合线、柔软的防弹衣、装甲防护材料以及极不易磨损的衣物等。美国的研究人员期望进一步用蛋白质工程方法修饰牵丝蛋白基因,以生产更高性能的"生物钢&

19、quot;,甚至用人造纤维增强的"生物钢"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防弹背心、降落伞和装甲防护材料。 美国陆军的纳蒂克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以生长在佛罗里达州和拉丁美洲的金色球蜘蛛所吐丝的结构为基础,正在研究用生物遗传工程的方法制造蜘蛛网式织品的技术。他们的方法是先从蜘蛛体内分离出蜘蛛丝基因,并将其移植到一种能大量快速繁殖的细菌(如大肠杆菌)体内,制造出蜘蛛丝蛋白质溶液,再通过发酵的方法大量生产。加拿大和德国已找到了控制蜘蛛丝的基因,并运用基因技术使蜘蛛吐出至少7种不同的丝。若能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蜘蛛的基因重组,建构成"工程菌"来生产"生物钢",则

20、有可能向实用化迈出重要一步。1. 文章标题是"令人惊奇生物钢",阅读全文,说说"生物钢"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地方?答:既坚硬又柔软无比,集坚韧与结实于一身。2. 文章开头从影片蜘蛛侠写起,有什么作用?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生物钢"。3.文章第段中作者是怎样说明蜘蛛丝强度大这一特点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蜘蛛丝与钢丝比较,说明了蜘蛛丝强度大的特点。4.发挥联想想像,你认为"生物钢"在实际生活中能做些什么?在科研方面还有哪些用途?答:答案举例将蜘蛛身上抽取的蜘蛛丝基因植入山

21、羊体内,使山羊奶含有蜘蛛蛋白,然后经过特殊的"纺线程序",把山羊奶中的蜘蛛丝蛋白纺成"人造基因蜘蛛丝";从蜘蛛体内分离出蜘蛛丝基因,并将其移植到能大量快速繁殖的细菌(如大肠杆菌)体内,制造出蜘蛛丝蛋白质溶液,再通过发酵的方法生产;将不同类型的蜘蛛的基因重组,建构成"工程菌"来生产"生物钢";进一步用蛋白质工程方法修饰牵丝蛋白基因,以生产更高性能的"生物钢",甚至用人造纤维增强的"生物钢"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防弹背心、降落伞和装甲防护材料;大量生产;向实用化迈进。 (四)作物在太

22、空中"修炼" 植物在太空中能否顺利生长呢? 在太空失重等多种环境影响下,许多被送上天的植物,特别是种子会发生一系列神奇微妙的变化。太空实验证明,根的生长方向取决于重力,苗的生长方向则决定于重力和阳光。根会因没有重力丧失了向地性而旋转180°向空间伸展,而它的叶细胞分裂则大为加速,细胞核则体积变大。向日葵在超重情况下,其向日运动明显减慢。相反,在失重情况下,向日运动则加快。 在太空中曾试种过芹菜、胡萝卜、小麦、洋葱、绿豆、松苗、烟草、郁金香等多种植物,发现太空小麦的成熟比地面加快43天。1996年12月,俄罗斯和美国经过合作,成功地在"和平"号空

23、间站暖棚里培养并收获了第一批太空小麦,在这只有900平方厘米的"麦田"里收获了150多穗小麦。这批墨西哥矮小型杂交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只有97天。 失重环境还会影响植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地面上的植物80%的能量用于茎的生长,而在太空的植物几乎没有茎,但叶子繁茂,果实丰硕。同时植物由于受失重影响,改变了根向地和茎背地的生长习性,但是,这些植物返回地球后,又恢复了原有的生长习性。这说明失重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有可逆性。 更为神奇的是,植物种子受失重等因素的影响,遗传性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为了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我国早在1987年就开始了对辣椒、苹果、西瓜以及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进

24、行太空"修炼"试验。天上走一趟,就是不一样。这些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逗留5-15天。逗留时间越长,种子基因变异程度越大。种子经过太空"修炼"返回地面,与未经"修炼"的种子相比,出现令人惊奇的增产、优质效果。太空辣椒比一般辣椒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单个平均重量从一般种植的90克提高到160克,有的可达300-400克,成为同类产品中的"大哥大"。亩产可达4000-5000千克,比对照组增产1倍以上;病情指数减轻55%左右,可食性物质提高25%,维生素含量提高20%。 同样,太空芦笋比一般的芦笋的出笋率高34%,苹

25、果的个体平均重量增加15%,品质也有所提高。西红柿平均产量增加20%以上,病情指数减轻417%。人参组织培养基进入太空培植实验,10天后发现人参在太空的生长量已相当于地球上1个月的生长量。1题目中"修炼"一词可用哪个双音节词替换?作者为什么不使用可替换的词语?答:变异(或变化、优化、诱变)。"修炼"本指道家修身养性、练功练丹等(本意),这里的"修炼"一词含有"提升"、"打造成精品"的意思(语境意)。用修炼一词说明了作物通过太空旅行,其性能变得更优更好,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作用)。2 阅读全

26、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说明太空作物神奇微妙的变化的?答:生理结构变化(叶细胞分裂加速,细胞核体积变大),生长周期加快,生理功能变异,遗传性状变化。3作者是怎样说明"植物种子受失重等因素的影响,遗传性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请简要分析。答: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辣椒、芦笋、苹果等例子,通过太空品种与一般品种对比,具体说明了种子经太空"修炼"后,遗传性发生了变化。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太空辣椒比一般辣椒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单个平均重量从一般种植的90克提高到160克,有的可达300-400克,成为同类产品中的"大哥

27、大"。答:"可达"一词突出了太空辣椒个头之大,说明了种子经太空"修炼"后遗传性发生变化,基因产生了变异。 5作物由于脱离地球的重力环境进入太空,导致自身的优化发展。所谓"环境改变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生活经历中的具体事情或他人事例谈谈你的看法。答:同意。能结合自身经历或他人事例,围绕良好环境对自身进步的作用来谈,言之成理即可。或不同意。能结合自身经历或他人事例,谈自己或他人与不良环境抗争,仍然保持良好品德和锐意进取的意思也可。 美文共赏 (1)人生的冰河刘墉 去年秋天,看着景物逐渐萧条,特别去买了两盆长青树,放在窗

28、前。 "能不能让这两棵树,就在盆里长?"我问花匠。 "可以!但是冬天一定要在地上挖个洞,把树连盆一起埋进去,春天再挖出来。" 我没有照他的意思做,觉得太没道理了。心想:"我只要按时浇水,又有什么问题?" 只是,冬没过完,我的树已经被冰雪冻死。 想了许久,我终于明白了。 长在北国的树木,之所以能熬过冬寒,不但因为冬天还有微微的阳光,更由于大地可以供给它们不断的暖意。 花匠叫我把花种下去,就是为了接受"大地暖意"的保护。 北极虽冷,在冰山下的水里,鱼儿照样游动;南极虽冷,但在大地深处,仍然有火山的熔岩滚动。 我们总以为世界的温暖全来自阳光,实际脚下的大地,更有着令人惊异的热力。 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实际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是我们熬过冰雪,获得重生的力量。 天没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许多花,能钻出冰雪绽放。 人情不暖,内心先暖,所以我们能在尘世,做一剂清流。 (2)时 光马德 一颗露珠,在草叶上只驻留一个清晨,却在晨曦里留下了晶莹剔透的一抹光彩;一朵小花,有时候开过午后,却把一段清香播撒给周围的土地。有时候,你所做的事情,没必要一定惊天动地。一件小事,只要你全身心地去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