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本】】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_第1页
【【小学部编本】】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_第2页
【【小学部编本】】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_第3页
【【小学部编本】】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_第4页
【【小学部编本】】教育部审定版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试题库资料1. 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2、 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4、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 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是教学重点2、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是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 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方法: “导-读-悟- 写”四步教学法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 ( 用两则消息导入)俗话说: 足不出户, 能知天下事。 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

2、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生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而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哪种类型的报刊文章?生答:新闻、消息 、通讯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那什么是新闻(消息)呢?消息的概念1. 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2.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体3. 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消息, 新闻学认为, 消息的对新进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最新变动的报道。二、读(读教材例文,了解消息的结构)请大家翻开课本, 认真阅读这一则消息。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一则消息来分析一下消息的结构。分析新闻结构 :标题

3、、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倒金字塔结构 : 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 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三、悟(读教材例文,感悟消息的特点)结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消息分析消息的特点。1、时效性 :在最 快 的时间内报道所发生的最新的事情。(释题)2、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

4、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3、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 道过。4、明确性:简明、扼要。报道事实,突出重点,不全面深入分析。四,写,结合课文分析以下题目第一部分:1、常识填写。(2分)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 和 。消息的主要特点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 , “胜利南渡”点明了 (2分)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5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2分)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

5、溃退。摧枯拉朽: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 无斗志,纷纷溃退。丕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 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6、请写也该消息的导语。(2分) 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下面是毛泽东流传 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3分)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6、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第二部分:(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8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

7、有什么作用?( 3 分)9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2 分)10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分)经营:11 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2 分)12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2 分) 13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 3 分)(参考答案:1、标题、导语、主体;用事实说话2、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渡江已取得胜利3、依次为:时间:二十一日;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敌我双方;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4、比喻腐朽势力

8、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5、加点词语用语简洁,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不到”突出时间短,“即已”说明人数多,两个词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6、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7、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8、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9. 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

9、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10 本义经手管理,此为经心营造。11.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12. 我大军 30 万昨日渡过长江。 13.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感悟与启示言之成理成文即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听读、默读、朗读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1 .自我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渡江战役的背景材料。2 .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收集校园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

10、(2分钟)(由时代背景入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 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 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 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1 .你从朗读中听出了哪些信息?(理清新闻六要素)(学生探究回答)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11、中国而发起渡 江作战。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 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 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 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 .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三、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8分钟)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怎样处理才能读好 这则新闻?(讨论、交流)明确:朗读时应庄重,平稳,略带喜色,标题要读出气势;语速不宜过快,也不 宜过慢;要注意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之间及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停顿。关 键在于把握节奏,并作好如下处理。“冲

12、破” “横渡” “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胜利的豪 情。“封锁” “控制” “切断” “歼灭” “击溃”应干脆利落的重读,读出 自豪和胜利的喜悦。“不料” “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2、学生两两之间对读与互评。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情感和气 势。3、推荐2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这两位同学的仪态、表情及朗 读质量进行评析,提出建设性意见.欢迎下载试题库资料!小学试题库资料4、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应一段话,其余部分为主

13、体)教师组织讨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6、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7、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

14、电头。四、咬文嚼字,体会新闻特点(5分钟)1 .思考:把标题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或“人民解放军几路大 军横渡长江”行不行?(真实)(准确)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渡江线役胜利了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及时)2 .找语言因素进一步体会新闻的特点。电头(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及时、准确)数字与地名的组合(准确)板书:新闻的特点- 真实、及时、准确五、合作探究,质疑释疑(10分钟)1 .预设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可能有:课文主体部分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写得最详?那个层次写得最 简略?这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可结合渡江战役示意图指出三路大军渡江的 起讫点及

15、进军情况)2 .在探究释疑的基础上,适时揭示背景。(1)明确文章依次报道了中、西、东三路大军的战况,其中东线写得最详。首先敌 人投入兵力多,“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其次,“此处敌军 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 直接关系到包围敌军, 解放南京。欢迎下载试题库资料!对中路军所遇敌情写得简略。因为重大的国内外新闻,往往具有连续性, 因此不宜孤立地一篇一篇去读。在毛泽东同志亲自写的这条消息之前, 还有多条 消息报道大军渡江的。其中有一条主要报道了中路军战况,所以写得简略。三路大军之间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内容上的衔接(在写到 西路军时,中间又插上一句

16、“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将二者衔接起来)(2)背景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二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六、结束语(5分钟)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把我们带到了二 十世纪40

17、年代炮火连天的日子。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 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成长在和平环境中的新一代人,无疑是一次战争的洗礼。止匕外,这则新闻气势磅 礴,语言简明准确,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今天 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 野,提高认识水平七、作业(同学们回家完成)请同学们每人写一则消息,要求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要素。内容不限。 字数在200 300之间。校本研修过程在舁 厅P研修活动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你的反思与改进讲述详细,分析合理,能抓住新闻的六在今后的语文课个要素和五大结构进行讲解,但所讲内堂中,应该尽量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校容过多、过繁。教学时间安排不当,给做到精、简,给予1本研修活动中得到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未能充分地调学生充足的讨论意见和改进内容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以便于学生接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紧扣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应该留出给予学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只是在文章的主体分析时,不够清楚,生独立、自主、探2学结果等教学问题,速度过快,给予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究的时间。有哪些反思和改进的时间少。建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1、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讨论较少。学生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