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共5页)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共5页)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共5页)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共5页)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隋朝末年,有位官员欲将粮食通过大运河从余杭转运到洛阳,其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     B.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C.江南河邗沟永济渠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 A.安史之乱是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C.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2、 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3.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4.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5.从如图的图表中分析出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

3、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6.如图是一尊珍藏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高僧坐像,1980年,该塑像曾回中国“探亲”,你知道这位高僧是谁()A.惠能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7.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是() A.唐代 曲辕犁 B.汉代 水排  C.唐代 筒车 &#

4、160;D.唐代 纺车8.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北宋9.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曾建立过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A.耶律德光  B.柴荣    C.元昊    D.朱温10.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A.地方行政机构   

5、;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11.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宋朝12.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  B.福建泉州 

6、0;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13.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B.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C.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   D.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4.下列宋朝时期的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搭配中,错误的是() A.东京-开封 B.临安-南京 C.兴庆-银川 D.中都-北京15.课外活动小组将举办“我最喜爱的古代名将”故事会,洋洋最喜欢南宋抗金名将,因此,到时他会为大家讲述的人物是() A.孙武 

7、60;  B.卫青    C.岳飞    D.韩信16.如图中的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A.灭亡西夏和金 B.统一了中国 C.建立了元朝 D.统一蒙古各部17.山西民间有“六郎站在雁门关,一箭射到大青山(位于内蒙古)”的传说。下列对这一传说的理解,说法最合理的是() A.杨六郎勇武过人,这种传说完全可能发生 B.当时与杨六郎发生冲突的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 C.历史传说多虚拟夸张,不可作为历史研究资料 D.传说虽有夸张,但可以推测出北宋与北方民族处于战争状态

8、18.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秦桧谋害岳飞 C.王彦抗金            D.卫青抗击匈奴19.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

9、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 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南北朝时期20.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宋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南北朝时期流芳千古的书画艺术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1.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

10、,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郑成功   B.岳飞    C.张骞    D.戚继光22.明朝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23.明朝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明成祖加强军权的措

11、施有() 废除宰相执行削藩政策设立内阁设立东厂。 A.  B.   C.   D.24.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封锁沿海港口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2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

12、明朝时设“都司”“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辖,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了治理。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的有()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设立伊犁将军。 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唐末的皇帝都是昏庸之辈,生活上极端奢侈,只管游乐挥霍,官僚们又贪污受贿成风,政治黑暗。由于对藩镇和边疆各族的支出,官僚机构膨胀以及统治集团生活奢侈等原因,致

13、使府库空虚。为了维持统治集团的需要,政府对人民不断加税,一些地主又把赋税以各种形式转嫁到农民头上,加之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至唐朝末年,已出现”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锥之地的局面。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大宗十三年(859)十二月,浙东农民在裘莆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之后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转战南北,历时十年,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力量。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填A,违背以上材料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横线中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填C (1)唐朝后期政治黑暗,政府空虚 _ (2)唐朝末年人民无以为生,纷纷爆发起义。 _ (

14、3)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_ (4)唐朝末年起义被镇压后割据势力进一步扩大。 _ (5)907年,朱全忠建立后梁,定都汴梁。 _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运河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15、160;          皮日休汴河怀古(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2)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按英文字母A、B、C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写出A、B两地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A          现在地名:      .B       现在地名: 

16、60;    .C       .(3)请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评价大运河的作用.28.材料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二:如图是“宣政院印戳”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材料二中的宣政院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29.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7、0;  -北宋材料二:“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30.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下图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

18、有何变化? (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答案】1.D    2.D    3.D    4.B    5.A    6.B    7.C    8.A    9.C    10.B 

19、0;  11.D    12.C    13.B    14.B    15.C    16.D    17.D    18.B    19.C    20.A    21.A&#

20、160;   22.B    23.B    24.C    25.B    26.A;A;B;C;C 27. (1)隋炀帝(2)A 余杭  现在地名:杭州             B 涿郡  现在地名:北京 

21、            C 洛阳                        (3)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8.(1)据材料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可知,材料说明了元朝疆域辽

22、阔 (2)据材料“宣政院印戳”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元朝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材料二中的宣政院印戳,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故答案为: (1)现象:元朝疆域辽阔 (2)朝代:元朝影响: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9.(1)据“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最能说明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据材料中“渺茫无际,天水一色”“唯以指南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