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苏州高新区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高新区 2019-2019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2019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 2019.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 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3 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答题必须答在答题

2、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 (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 4 分)j n()工xi ()想浮光lu ()影无精打cai()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 4 分)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 “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 秀美的 山庄得以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心慰,更令今天的游客赞叹不已,流恋忘返。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优扬,虎丘塔的雄恣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 分 ) 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春风不度玉门关。 (

3、王之涣 ) 欲将轻骑逐,。 (卢纶塞下曲)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 ,死即举大名耳, ! (司马迁陈涉世家 ) ,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关雎)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蒹葭)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 ( 5 分)(1)格列佛游记中,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的旁边还有一个小人国 不来夫斯库, 两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 2分)(2)格列佛第一次出游, 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办法来选拔官员的?并请简要叙说如何利用这种方法选拔官员?( 3 分)5 阅读下面的材料, 然后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 3分)某翻译家在( 文艺报上撰

4、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 “中国” ,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 “英国 ”为什么不译作 “阴国 ”? “美国 ”不译作 “紊国 ”? “德国 ”为什么不译作 “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 “英雄 ”的 “英”、 “美丽 ”的 “美”、 “道德 ”的 “德”、 法律”的 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合有褒贬意义。第二部分 (44 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 题。水皆

5、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2 分) (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第4页/共12页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 卜者知其指意( 陈涉世家 )C蝉则千转不穷D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7 下列景物所体现的意境与 “急湍

6、甚箭, 猛浪若奔 ”不一致的是哪一项?( 2 分) ( )A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记承天寺夜游 )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C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D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8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泉水叮咚、鸟鸣嘤嘤、蝉鸣婉转、猿啼不断的天籁之声,是为了表明山中的热闹景象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 2 分)9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这与富春江的景致有什么内在关系?( 2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10 题。永之氓成善游

7、。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日: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 ” 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注】氓:老百姓。绝:渡。寻常:寻,古代八尺;常,两个八尺。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1-13 题。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

8、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 “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 “我怕伤胃, 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 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9、 ”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 “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 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11 读小说要学会从人物的外在表现上揣摩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 文中划线句的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 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10、 ”这句话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活动?请以父亲的口吻描摹出来。 ( 3 分)12 选文中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 她怕花钱。 ”和故乡 里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 递过纸包米, 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 请老爷”都使用了迟疑”一词,你如何理解这里的两个 “迟疑 ”? (2 分)13优秀文学作品一般不会出现无关紧要的闲笔。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很细致地描写两位太太吃牡蛎的动作? ( 2 分)阅读彭程的尺度一文,完成14 16 题。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 尺度。 几乎所有的领域

11、、 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 “不创造毋宁死” ,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 大到亨廷顿所说的 “文明的冲突”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雄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

12、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 “另类 ” ,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 “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歧点。”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更能窥见大美所在。 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这就接近了一个重 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美貌。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这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

13、,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 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看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的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14 作者为什么说 “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 ”? ( 2分)15 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联系原文分析其作用。( 3 分)16 结合全文, 简析你是如何理解 “尺度 ”与 “个性

14、 ” 的关系的。( 3 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 题。走近芦苇陈所巨 清寒的早晨,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 “芦苇荡 ” 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今年,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 ,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

15、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过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下越冬的小动物。生命的顽强在于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 但芦苇毕竟真的变老了, 一片褴褛, 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的无可奈何了呢? 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

16、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胜利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 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 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走进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

17、 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大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 一种解透人生、 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磐的过程,也是自 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 “我 ” 。也只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猛然地发现脚下的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

18、西,那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椎,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 大的阵势。 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选自陈所巨文集 )17联系上下文,理解第 段画线句,说说 “征服 ” 、 “改变 ”的是什么?芦苇生命之中 “最重要的 ” 、 “本质的 ”东西又是什么 ?( 4 分)18 第 段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来称呼芦苇? ( 2 分)19 第 段第一句说 “人生有太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