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1页
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2页
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3页
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白_,_。_,_。(1)将诗句补充完整。(2)用“/”划出诗的节奏。(3)理解古诗,填空。诗人的“   ”这句诗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诗人用“   ”这个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而且寓含了诗人的   。(怎样的情感?)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我知道的唐代诗人有_和_。2画出文中的比喻

2、句,它把_比喻成_,把_比喻成_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_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怜:   幽草:   春潮: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泊:   东吴:    

3、; 万里船:_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 春天。B. 夏天。忆 江 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忆江南:     谙:   蓝: 。3“能不忆江南?”是()。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4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 

4、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5本首词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的春,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_两个字看出来。6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的意思是:_。4. 读古诗,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

5、60;   、    句诗中可以看出。2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     、        、      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6、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5.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七言古诗是_诗人_在异乡_之作。( )A.唐;叶绍翁;触景生情B.南宋;叶绍翁;触景生情C.南宋;叶绍翁;兴致偶发(2)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_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_反衬出秋夜的_。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A.听觉形象;声音;喧闹B

7、.视觉形象;声音;寂静C.听觉形象;声音;寂静(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用“_”、“_”和“_”写出了秋意的_,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_。( )A.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凄凉B.梧叶、江上秋风、客情;清冷;凄凉C.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悠闲(4)儿童夜捉_,勾起诗人对_的回忆。诗歌流露出_之情。( )A.促织;家乡;留恋家乡B.促织;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C.促织;童年生活;留恋童年生活6. 阅读理解。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寒山:_生:_&

8、#160; 坐:_  红于:_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初秋。 B.深秋。 7. 阅读重点段落。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银牙。1选词填空。 潜水  打水仗第一句和第二句写的是孩子们(_)的情景,第三句写的是孩子们 (_)的情景。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填一填。(1)第一句用“刚下水的鸭群”来比喻_的孩子们,表现了孩子们的_心情。(2)第三句用“水葫芦”喻指一个_

9、的孩子,表现了这个孩子的_。3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1)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一定是不会潜水,呛着水了。(_)(2)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的机灵以及潜水时高兴的心情。(_)(3)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这时候显得很紧张,因为他怕有危险。(_)4针对“水葫芦”中的双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否定。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C.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特定的词语。8. 课内阅读我最棒。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1照

10、样子,写词语。例:清清爽爽_2填空。(1)诗中两个“斗笠”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第二个指_。 (2)诗中的“山花”指_。 (3)诗中表现孩子们高兴愉快的词语是_。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_9.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山 行远上寒山 斜,   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   

11、句诗中可以看出。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是按照由   及   的顺序来观察的。主要写了   .四种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10. 课外阅读我能行。孩子,别打小鸟孩子,你们的弹弓,再不要轻易地去打小鸟;孩子,你们的小手,别上树去掏鸟巢。它们也有亲爱的妈妈呀,还有给它们讲故事的姥姥;要是你们的妈妈没有了你们,她们将过怎样的生活!一只小鸟是一(   )浪花呀,在这绿色的海洋上欢跳;一只小鸟是一(   )歌曲呀,一(   )鸟叫可以卸下一身疲劳;一只小鸟是一(   )猎枪呀,捕捉害虫,劳苦

12、功高;你们不是爱吃苹果、蜜桃吗?多亏它们日夜捍卫着花苞!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弹_(_)_(_)2请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3小鸟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_4我们今后该怎么对待小鸟?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  句_代_,_。_,_。1默写古诗绝句2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_”,“江山丽”对“_”,“泥融”对“_”,“_” 对“鸳鸯”。3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1)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_)和(_)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A视觉   B嗅觉   C听觉(2)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_)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_)描写,表现出春

13、天的和谐宜人。A静态   B动态4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等景物。江山  太阳  花草  鸳鸯  春泥  春风  燕子  沙滩12.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宋·叶绍翁B.唐·杜牧C.宋·苏轼(2)诗中“坐”的意思是( )A.乘;搭B.背对着某一方向C.因为(3)“      ”应填的诗句是( )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深处有人家C.江上秋风动客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B.对祖国的热爱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13. 古诗阅读。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