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5自然段,完成115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
2、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1 语段的敌论点是:_;敌论据是_。2 联系上下文,第3段中的“这一点现象”指的是什么现象?3“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删去行不行?为什么?4上面语段批驳的方式是( ) A直接驳论点 B通过驳论据驳论点 C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 D间接反驳5 上面语段中的“他信力”具体是指_,“自欺力”具体是指_。6 上文在“他信力”和“自欺力”上加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 A表
3、引用 B表强调 C表特殊称谓 D表讽刺否定7、 文中“他信力”“自欺力”这两个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8与“玄虚之至”中“之”含义不同的是( )A多助之至 B辍耕之垄上 C古仁人之心 D吾欲之南海9 第2节中有人的“人”是_,“中国人”是指_;第5节中的“中国人”是指_ _,第4节中的“一条新生路”是指 _ _。10对文中“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
4、指一部分中国人。11指出对下列字词的分析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这“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和不敢公开的事。B“两年以前,我们总夸着“地大物博”,这“总”字表示自我炫耀、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C“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国联”,这“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一味”表示“暂时只”的意思。12第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关系是( )A第一段是作者概写敌论论据,为第二段归纳敌论论点提供依据。B第一段写御用文人的行为,第二段写他人的言论,揭露他们可耻的言行。C第一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揭露,第二段从
5、一个方面揭露,作者从四个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D第一段是敌论论据,第二段是敌论论点,作者准备从驳论据入手进而驳倒敌论论点,所以将其论据和论点一起端出。13、 第一段话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14、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15、 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9自然段,完成1630小题。“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6、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6、 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观点是_ _17、 “说中国诬蔑”一句指出敌方论证时犯了_的毛病。18、能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是什么?19、 文
7、段提到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哪些人?试举例说明。20、“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21、为什么“中国的脊梁”的牺牲不能为“人家所知道”?22、鲁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有什么现实意义?23、 如何理解第段中的“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和“筋骨和脊梁”?24、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 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2)这一类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3)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 所诓骗,却看看他的脊梁和筋骨。 A、排比 设问 借代 B、反复 设问 比喻
8、 C、反复 反问 借代 D、排比 反问 比喻25、通过论述,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6、“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7、 揣摩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中的“总”字和“那简直就是诬蔑”中“简直”两个副词的表达作用。28、上文在“正史”上加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A.表引用 B.表强调 C.表特殊称谓 D.表讽刺否定29、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
9、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30、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31.本文第1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32.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于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33.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 )A.只要.就. B.只.C.即使. D.虽.也.34.文中加点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 35.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事例并加以概述,(集体、个人皆可)36.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37. 课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什么妙处? 请结合课文 主要内容简要分析。38. 用论敌的论据来反收论敌的论点,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请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用驳论证直接批驳敌论的?39. 课文中加黑点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下面一句被删除的话有怎样的讽刺力量?试简要分析。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40. 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斯拉玻璃贴膜施工方案
- 2026届辽宁省大连高新区名校联盟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北片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外挂坐板外墙施工方案
- 市场策划工作总结报告
- 培训工作亮点总结
- 2026届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儿童托管服务政策解读
- 2026届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医院死亡报卡培训课件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京东集团招聘笔试指南与面试技巧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国际物流运输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芳华电影介绍模板课件
- 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