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下历史半期考试试题(共10页)_第1页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半期考试试题(共10页)_第2页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半期考试试题(共10页)_第3页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半期考试试题(共10页)_第4页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半期考试试题(共1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宜宾翠屏棠湖外语学校20162017学年(下)初2016级七年级半期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第卷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观察“举子看榜”图(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明代2.有人曾作诗称赞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诗中的“长策”是指图A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的基础 B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 C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的效忠 D善于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3. “1300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

2、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材料表明科举制度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禁锢了士人的思想C发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4.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说明该工程A.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B. 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C. 加强了南北的交通 D. 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5.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 B C D6. 后世对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C她很善

3、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图阅读下列三部文学作品(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7. 关于唐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唐朝是我们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共有作品5000多首B. 李白歌颂祖国,饱含积极进取的精神,被誉为“诗仙”C. 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贞观之治的历史,被称为“诗史”D.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被誉为“诗圣”8. 关于宋词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词在北宋初年出现,到南宋时发展到高峰 B. 苏轼是宋词的的杰出代表,是四川宜宾人C. 李清照的词反映了两宋之间的战乱与灾难 D. 辛弃疾是北宋人,其作品反映了抗金史实9. 关于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4、A.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文学越来越通俗化 B. 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最著名的喜剧作品C. 三大文学作品的发展都与市民阶层产生有关 D. 李白、苏轼、关汉卿是这三种艺术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3题10.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少数民族学会了耕种 B. 吐蕃人放弃了畜牧业C. 汉族人家家都会胡乐 D. 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11. 下列反映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耕文化的是A. 契丹人的石房子B. 契丹货币C. 西夏买牛契约D.契丹鸡冠壶12. 蒙古秘史记载:“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

5、劫财物”。结束这种局面的是A. 阿保机 B. 铁木真 C. 忽必烈 D. 阿骨打13. 从诗歌创作的背景来看,与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类似的是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黎14. 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发生在长安城的“悲”是A开皇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巾起义15.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 唐朝的宰相 B北宋的知州 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1

6、6. 宋真宗想让文武双全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羞”材料反映出宋朝A孝亲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传统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学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A秦桧 B赵匡胤 C赵匡义 D赵构18元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 政治腐败 B. 农民起义 C.外敌入侵 D. 内部动乱19.“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与材料有关的政权A. 是我国历史上第

7、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 西达西亚,东含朝鲜,南到南海,北及蒙古C. 为东西方文明的进一步交流创造了地域条件图D. 其疆域、经济、文明程度等方面都远超汉唐20.图人物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A. 具有开放的胸怀 B. 只注重佛教传播 C. 足迹遍布全世界 D.使者以僧人为主21. 图 是元朝交通路线图,与该图说法一致的是A. 在各条交通路线上布满了兵站,四通八达B. 元朝时,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C. 元朝时,陆上丝绸之路最远能到达波斯湾图D. 元朝时,从该路传入的科技文化有纸币等22. 下列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 隋文帝修建大运河 B. 毕 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C

8、. 唐玄宗创立科举制 D. 文成公主促进汉藏和睦23.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番 号 史 实 推 论A唐朝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朝商业繁荣B五代十国时期,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C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促进航海事业发展D明代考试采用“八股文”有利于教育的发展24.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三字经的这段文字涉及的朝代有A. 唐、北宋、辽、金、西夏、元 B. 北宋、辽、西夏、金、南宋、元C. 唐、北宋、金、辽、元、南宋 D. 辽、金、北宋、南宋、元、明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5. 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

9、王朝在加强君权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2分)材料二(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极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2)据材料二回答,为解决“君弱臣强”的问题,赵普的建议是什么?宋太祖又是如何做的?(8分)材料三“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3) 材料三反映了明太祖的什么政策?为了加

10、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和地方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4) 综上所述,从唐到明,我国封建中央政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26 从唐到宋,我国江南经济区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朝代  南 方 北 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唐朝43.2%56.8%北宋62.9%37.1%材料一 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宋代,复种技术得到推广,复种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利用率提高。唐宋时期,中原地区森林破坏严重,而南方植被相对完好,宋代北方气温降幅较大。(1) 根据材料一,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6分)

11、材料二 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丰收),天下足”。宋代海外贸易图(2)根据材料二,归纳“江南经济区”形成的表现。(6分)材料三 清明上河图(局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都市繁荣的具体表现。(6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 文明交流互鉴使各种文明创造的丰硕物质成果和宝贵精神财富不再被封闭在狭窄的区域和人群中,而能够为全人类所共享,由此拉近了人类之间的距离。中华文明在“西渐”中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样,独具特色与发展谱系的西方文明,则高扬科学与理性旗帜,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为我们带来新的

12、思维和科学技术文化。 商志晓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进步(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个观点,用隋唐、宋元时期的相关史实(各1例)进行说明。(8分)材料二 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存亡时间与两宋的关系辽契丹9161125与北宋,先交战不断,签定澶渊之盟后相对安定,交流频繁西夏党项10381227与北宋先交战不断,后维持长期和平金女真11151234与南宋战和不休,长期对峙(2) 以下信息,能从上表得出的,请在题后括号内画“”,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或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5分)A. 辽、西夏、金三个政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 )B. 辽、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耶律阿保机、元昊 ( )C. 相对辽和西夏,金政权存在的时间是最短的 ( )D. 辽、西夏、金三个政权都和两宋发生过战争 ( )E. 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