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二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安福二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安福二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安福二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安福二中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福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50分)1.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2.与宗法制应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3.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

2、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4据文献资料记载:宋时有州官田登,州境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宗法制度 B封建等级制度 C文官制度 D避讳制度5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

3、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6古代中国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古代雅典人也崇尚艺术,甚至为公民观看演出提供津贴。反映了两国A公民都喜爱艺术 B都注重礼乐教化C都注重礼仪 D都能自由欣赏音乐、歌舞 7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动和权利

4、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雅典公民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国家的所有官职 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担任公职,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可以领取“津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扩大到妇女和老人A B C D8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9.1854年,诺思科特特里威廉报告指出:“公共服务应由一批经过认真挑选获准进入其较低等级的年轻人来执行”。从此英

5、国政府设计了通过任职前严格考试制度来选拔合格的官员,这就是英国文官制度的开始。这一制度A源于中世纪英国到中国的考察 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公平性竞争C大大动摇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础 D把遴选精英与现代政治创新结合10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11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

6、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定下来。这种情况说明 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法国从法

7、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A. B. C. D.13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14凡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都不会失败,巴黎公社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以上表述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都错误15.18701911年,中国工人罢工斗争105次;1912

8、-1919年,工人罢工斗争130次。这反映了A无产阶级迅速壮大 B资本势力对工人的剥削、压迫不断加剧C外国侵略不断加剧 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16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 B C D17毛泽东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上指出:“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敌,并不为迟。”这是为了A 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 B 统

9、一部署百团大战 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组织实施战略反攻18如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美联合公报 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建交公报 C.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朝核六方会谈 D. 不结盟运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19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质疑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欧

10、洲是多极世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 B CD20.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1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

11、众的不满情绪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是A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实现工业化 D成立人民委员会22“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 D成立经互会23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C.加

12、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24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252009年7月4日,朝鲜连续发射7枚导弹。韩国舆论认为,从(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来看,发射导弹更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是对美国的挑衅。这表明A朝鲜是危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罪魁祸首B对抗仍然是当代国际

13、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C世界整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动荡仍然存在D朝鲜希望通过重启核计划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答题卡一选择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二、非选择题:(50分其中26题13分,27题10分,28题13分29题14分)26.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 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14、。(4分) 材料二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 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一一拿破仑法典(2) 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该法典有何影响? (4分) 材料三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 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 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

15、地注意了本国状况。一一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 指出其历史作用。(4分) (4)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分)27.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末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内阁小识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

16、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世界史资料材料四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

17、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中国史资料阅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2)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3)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英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2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

18、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9、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材料四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材料五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

20、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1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4分)(3)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2分)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2分)(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29.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制度的建设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